《3条迁徙路线只剩1条 全球95%白鹤在鄱阳湖区越冬》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2-01
  • 新华社南昌1月26日电(记者陈毓珊、程迪)最近一次同步调查显示,在鄱阳湖区越冬的白鹤约有3440只。国际鹤类基金会专家称,全球白鹤总数约为3600只,意味着95%以上白鹤在鄱阳湖区越冬。

      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党支部书记涂晓斌介绍,1月9日至11日,江西省开展了鄱阳湖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这是江西连续18年在鄱阳湖区开展水鸟同步调查,白鹤数量呈稳中有升态势。

      白鹤原有东、中、西3条迁徙路线。在鄱阳湖区越冬的白鹤属于东部迁徙路线,从西伯利亚东北的繁殖地南飞,途经俄罗斯远东和中国北方。

      中部和西部迁徙路线都是从西伯利亚西部繁殖地开始,向南穿过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西部迁徙路线沿着里海西海岸,到达伊朗,而中部迁徙路线则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到达印度。

      国际鹤类基金会副主席吉姆·哈里斯说,过去20年里,中部和西部种群几乎灭绝,目前发现的白鹤均为东部种群。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记载,世界上15种鹤类中,白鹤数量不是最少的,但却被列为极危物种,濒危等级是最高的。“美洲鹤只有470多只,只被列为濒危物种。”吉姆·哈里斯说,白鹤虽然数量更多,但迁徙路线单一,所以濒危等级最高。

      国际鹤类基金会长江项目专员金杰锋分析,中、西两条迁徙路线白鹤几乎灭绝,主要是战乱、盗猎导致其栖息地丧失。反之,东部白鹤种群稳定则是因为栖息地环境良好。

      1980年科研人员在鄱阳湖发现91只白鹤,1981年又在永修吴城镇的湖面发现更大白鹤群。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刘观华说,湖区完善了林业部门、村民小组、民间爱鸟人士等组成的护鸟巡查体系。当地爱鸟、护鸟意识深入人心。

      入冬以来,位于鄱阳湖畔的南昌五星垦殖场的一片藕田里,时常有白鹤在这里驻足觅食,最高峰约1200只。来自海内外的爱鸟人士发起“留住白鹤”众筹活动,筹集资金约200万元,建起了首个民间白鹤保护小区。

      活动发起人之一周海燕介绍,“五星白鹤保护小区”建成近500亩藕田觅食区,以及科研、爱鸟教育基地和观光拍摄区等设施,已投放藕种7.5万公斤。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也是亚洲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平均每年在鄱阳湖越冬的水鸟为50多万只。

相关报告
  • 《首次全程跟踪鄱阳湖区越冬候鸟 江西绘制小天鹅迁徙路线与分布图》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2-01
    • 生态良好的鄱阳湖湿地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候鸟越冬地,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只候鸟前来越冬,因此,摸清候鸟迁徙规律对沿线候鸟保护意义重大。上周,通过卫星跟踪器定位记录,我省首次实现小天鹅迁徙路线全程跟踪,绘制出小天鹅个体的迁徙路线及其在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的空间分布图。 2015年1月,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局联合江西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对鄱阳湖区越冬小天鹅进行卫星定位跟踪研究,至今已跟踪了22只小天鹅个体。其中,跟踪18号个体667天,获得15570个定位记录,记录了该个体从鄱阳湖到西伯利亚的两次完整迁徙路线。 江西师范大学课题组负责人李言阔副教授向记者介绍,在我国分布的小天鹅为bewickii亚种,在俄罗斯东部繁殖,经蒙古国、中国北方地区到达朝鲜半岛、日本和我国长江流域、广东省和台湾地区越冬,其全球种群数量约为30万只。长江中下游是小天鹅的重要越冬地,越冬种群数量曾达92000只,主要分布在我省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安徽升金湖和上海崇明东滩。其中,鄱阳湖是小天鹅东亚迁徙种群数量最多的越冬地。 据介绍,每年的5-8月份是小天鹅的繁殖期,而西伯利亚苔原带是小天鹅的主要繁殖地,此外,我国内蒙古也是其重要的繁殖地。事实上,在2003-2015年的冬季,李言阔和他的团队在整个鄱阳湖区90多个子湖泊进行了小天鹅越冬种群同步调查,即在同一日期,定点、同步对湖区小天鹅进行种群统计。其中2013年监测到越冬小天鹅115710只,是监测期间种群数量的最大值;2004年监测到27016只,是其种群数量的最小值。 李言阔说,通过对小天鹅迁徙空间分布图的分析,可以发现,小天鹅的迁徙停歇地分布较多较广,但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地区。 “对小天鹅的迁徙进行全程跟踪,有利于把握其迁徙生态规律,从而为迁徙路线沿线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意义十分重大。”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局的涂晓斌说。 除了对小天鹅进行卫星定位跟踪研究,李言阔在去年1月起,对鸿雁进行了类似研究,计划4年完成。对于未来的研究计划,李言阔有3个想法,其一是对猛禽的迁徙进行研究,其二是研究遂川鸟道的候鸟迁徙规律,还有就是对鄱阳湖区其他的越冬候鸟进行研究。 (记者徐黎明 实习生陈思琪) (责编:帅筠、毛思远) 2018年01月30日07:53 来源:江西日报
  • 《鄱阳湖越冬候鸟数量达入冬以来峰值》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2-01
    • 本报讯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飞抵鄱阳湖越冬栖息的候鸟数量有60多万只,达到入冬以来峰值,进入最佳观鸟期。 随着越冬候鸟数量剧增,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迎来了越冬候鸟的观鸟热,数以万计的候鸟在鄱阳湖觅食栖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观鸟拍照。鄱阳湖保护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鄱阳湖越冬候鸟数量达到入冬以来的峰值,包括大雁、小天鹅、鸿雁、白鹤、灰鹤、东方白鹳等63种候鸟。据测算,今冬到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和种类均高于近6年的平均值。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被誉为“候鸟天堂”。每年占世界总数95%以上的白鹤、50%的白枕鹤、60%的鸿雁都在鄱阳湖区越冬。(徐红波) 2018-01-31 11:06:10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