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倍受关注,而常规的分析技术往往具有费事、繁琐、污染环境等缺点,因此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新型技术无疑成为了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发现太赫兹辐射对人体完全无害,可穿透纺织品和塑料,能够被很多药品吸收,对分析有机材料也很有帮助。为此,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佛利玆·哈伯研究所(Fritz Haber Institute of the Max Planck Society)的科学家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太赫兹辐射发射器。有了此发射器,使用有效、优价的工具检测食品和药品安全将很快成为现实。
此新型发射器能产生从1—30太赫兹所有波频的太赫兹辐射。辐射源的能源来自一个袖珍飞秒激光发射器,每秒发射8000万束超短激光,类似于太阳能电池的辐射发射器。它比之前的辐射源更加节能,便于操作且制造成本更低,是第一个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生产整个宽频太赫兹辐射源的工具。由于宽频太赫兹辐射能够覆盖大量物质,其分析结果更有意义,因此该工具对食品药品的检查极为有益。
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发射器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发射器不仅使用电流的电荷,还利用了电子自旋。电子自旋是电子的磁特性,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它使电流在磁性金属和无磁性金属中有不一样的表现。
新型太赫兹辐射发射器使得获取用于食品和药品安全检测的太赫兹辐射源将不再困难,预计它将很快在食品医药业得到广泛运用。
(编译 李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