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迎最长禁渔期:十年禁渔,方才有鱼》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3-23
  • 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范围和时间通知,宣布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根据《通知》,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生种质资源保护区外的自然水域,最迟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禁止使用10年,禁止生产性捕捞自然渔业资源。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这条浩瀚的河流可养鱼424种,珍稀鱼类183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七大河流之一。父亲曾对我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乘长江船时,到处都能看到江豚,江豚就像一头小猪。当时,他并没有把这当作自己的本意,因为当时,江豚只是一个普通的物种,与珍稀保护物种并不接近,但对现场的描述还是让我着迷。1992年我第一次到长江时,也看到河豚在船边翻滚跳跃,不过只看到了几只。不过,根据2018年长江淡水江豚科研成果,目前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有1012头(2006年为1800头)。 为什么?近几十年来,在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越来越严重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干涸和捕鱼。他们已开始采取“电毒爆炸”、“死角网”等非法作业方式捕鱼。最后,形成了“资源越抓越少,生态越抓越差,渔民越抓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天生的体质指数已经达到了最差的“无鱼”水平。因此,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刻不容缓。 但为什么突然禁捕要花这么长时间呢?在此之前,长江每年都会禁止捕鱼。是三个月吗?专家解释说,以四条大鱼为例,它们通常需要四年时间才能繁殖和生长。十年的禁渔令将允许它们繁殖两三代,这样它们的数量就可以恢复,它们的个体也可以变得越来越大,从而生产出优质的鱼。然而,在过去的三个月里,鱼的生长不足以捕获三天。7月1日开渔后,近3个月的养殖成果在几天内全部被“绝种网”捕捞出来,鱼群仍无法生长。 也有一些人担心长江禁渔是否会导致鱼价长期上涨?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太关注禁止捕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长江渔业资源年平均捕捞量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现在我们吃的大部分鱼都是由人工鱼塘提供的。然而,养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在多代繁殖后必然退化。为了提高种群数量,必须补充优质野生亲鱼。长江是鱼类的自然种质资源库。如果我们不保护长江的基因库,将来连最常见的四种鱼都吃不下。 长江已经很久没有鱼了!事实上,其他河流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比如钱塘江是一条保护得很好的河流,但俗话说“大潮蒙蒙时,墨鱼就会出现”,现在就很难见到了。

相关报告
  • 《长江十年禁渔 影响你今年吃鱼吗?》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3-17
    • 近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20年1月1日0时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全线和重要支流最迟于2021年1月1日0时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上一期我们关注了鱼类物种(稿件链接:《2020年了,灭绝的鱼类比飞鸟走兽还多》),这一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长江禁渔会对人有什么影响吗? 此前长江每年也设置过禁渔期,期限为三个月,这次超长10年禁渔期,那些好吃的清蒸鱼、水煮鱼、烧烤鱼、糖醋鱼......会变少吗? 答案是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近年来,长江流域每年的捕捞量已不足10万吨,约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量的0.32%,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 实际上,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生物完整性指数已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近日发布研究,估计2005-2010年“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灭绝。而6300公里长江,由于环境污染、酷鱼滥捕等原因受到冲击的鱼类还不只这一种。 根据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15年)数据显示,全国内陆地区长江水系内陆鱼类受威胁物种最多,长江上游和长江中下游分别有79种和28种鱼类为受威胁物种。 其实,咱吃鱼真不靠长江,国人日常在市场里买到的鱼绝大多数都是由人工养殖提供的。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年发布的报告数据,中国自1991年以来人工养殖食用鱼类产量一直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产量之和,是世界上养殖食用鱼类主产国。 中国人养鱼规模有多大呢? 201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57.66万吨,其中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量比例为77.3:22.7;养殖产量4991.06万吨,同比增长1.73%,捕捞产量1466.60万吨,同比降低4.73%。人工养殖的鱼类产量在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中是绝对主力。 此外,2016年时,中国水产养殖产量49244千吨,捕捞产量17564千吨,养殖和捕捞呈现“一升一降”的趋势。 这些隐藏在近海、池塘、湖泊、水库、河沟里的水产养殖场规模庞大,给国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产品。 从养殖面积来看,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189.52千公顷,相当于1亿个标准足球场面积(0.7公顷)。其中,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面积比例为28.4:71.6。 到2018年,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已达到77.3%,而这一数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4年仅为16.8%。与此同时,水产品总产量也由1949年的52.4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6457.66万吨,增长了122.2倍。 产量增多,尝“鲜”的国人越来越多。到2018年,国人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28千克,人均水产品消费量11.5千克, 《平凡的世界》的故事中,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的双水村,田海民夫妻办起养鱼场,给了全村每家几条鱼,引起“轰动”――村里绝大部分人没吃过鱼。如今,中国有能力通过水产养殖生产的鱼满足国人需要,鱼类食品已成为中国百姓蛋白质摄入的重要来源。这也是长江禁渔十年的底气。
  • 《无视“十年禁渔” 非法捕捞长江鱼》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2-30
    • ,昭通水富市法院公开宣判了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名被告人被判处拘役,还被判令以增殖放流修复水域生态的方式共同出资投放鱼苗至金沙江流域。同时,案件为昭通贯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起到了普法警示作用。   案例   5人非法捕鱼后落网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长江“十年禁渔”既是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   早在2019年12月31日,水富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实施长江禁渔有关事项的通告,对水富市行政区域内金沙江江段(包括向家坝电站库区水域)、横江江段、中湖滩溪等长江重要支流流域实施禁渔,严格规定禁渔期从2020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止,旨在有效打击和震慑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   可是,仍然有人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据水富市检察院通报:   2020年8月19日凌晨零时,被告人李某、刘某、杨某、李某某(系未成年人,另案处理)到水富市辖区向家坝电站出水口使用被告人凌某提供的禁用刺网进行捕捞,在捕捞过程中遇到同样在此处非法捕捞的被告人凌某,凌某捕捞到中华沙鳅(本地名叫“玄鱼子”)20余尾后离开现场,被告人李某、刘某、杨某最终捕捞到长薄鳅(本地名叫“花鳅”)2尾,黄颡鱼(本地名叫“黄辣丁”)8尾,中华沙鳅28尾、红鱼3尾、蛇鮑(本地名“船丁子”)2尾、黄石爬鯡(本地名“石巴子”) 54尾,被水富警方当场查获。   2020年8月上旬,被告人曹某某到水富市辖区横江流城、向家坝电站库区水域使用禁用刺网捕捞到“玄鱼子”100余条。同月19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曹某某又到向家坝电站出水口使用禁用刺网,捕捞到“黄辣丁”14尾、“玄鱼子”83尾和“红鱼”1尾,被水富警方当场查获。   处罚   被判拘役并买鱼苗放流   12月23日,水富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两起案件。水富市检察院指控,被告李某、曹某某等5人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破坏了向家坝电站库区等水域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影响了自然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渔业资源破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触犯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应当追究相应刑事责任和侵权责任。   庭审刚结束,水富市相关部门向在场群众举行了以案释法的普法宣传活动,呼吁大家共同贯彻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守护大家的母亲河。普法宣传活动结束后,水富法院当庭宣判,对这两起案件的5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拘役,判令5名被告人以增殖放流修复的方式投放鱼苗至金沙江流域,修复其非法捕捞行为造成的生态影响和渔业损失,这也是水富市检察院首次办理的两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一审宣判后,李某、曹某某等5名被告人当庭认罪认罚,当场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出资购买了包括土风、黄金鲫、子鲢3个品种的516尾鱼苗,在水富市公、检、法等部门工作人员监督下,在300多名在场群众见证下,将出资购买的鱼苗全部增殖放流到金沙江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