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食物网中汞的生物放大作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7-05-17
  • 本研究借助预测工具和东北楚科奇海(NECS)的大型新数据集,确定了汞的生物放大作用在北极地区的区域差异和后续的潜在变化。

    研究发现,在NECS食物网底端,浮游植物(20-µm目数)中总汞(THg)的浓度范围为干重4~42 ng/g,一定程度上根据藻类生物量和水温的不同而变化。尽管浮游动物的THG浓度(150-µm目数)与浮游植物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浮游动物中的毫米汞柱(MMHg)观测量(4.3±0.7ng/g)是浮游植物(<1.5ng/g)中的3倍。随营养水平(TL)的增加,汞浓度提高了大约150倍,% MMHg从浮游植物观测量的<10%上升到浮游动物的肌肉组织中的>85%(279 ng/g,TL 4.5)。在浮游植物和10余种浮游动物的肌肉组织中,MMHg的营养放大斜率(TMS)(log10 [MMHg] = m(δ15N)+ b;其中m= TMS)为0.23±0.02(SE)。

    NECS与加拿大北极东部其他三项研究(平均TMS = 0.24±0.0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然而,NECS生物群中MMHg的所有数据均低于整合四项研究的最佳拟合线值。 ANCOVA的研究结果表明,统计学差异(p = 0.001)截距值(b),并非TMS,最好地解释了对于同一物种,NECS(b = -1.85)的生物群中MMHg浓度比来自加拿大北极东部(b = -1.29)高 2倍。北极地区MMHg生物累积的后续变化可能会通过改变TMS和截距两者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影响其生物放大作用。截距更有可能与溶解汞的产率和浓度有关,而TMS可能会由于产率和食物供应量的波动而对不断变化的增长率作出反应。在任一种情况下,截距或TMS的微小变化与可预测的顶端捕食者MMHg浓度的骤增或骤减变化情况相一致。

    (傅圆圆 编译)

相关报告
  • 《Nature | 捕食者集群死亡事件通过营养解耦重构食物网》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22
    • 2024年1月17日,阿肯色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Predator mass mortality events restructure food webs through trophic decoupling的文章。 捕食者在构建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捕食者数量减小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捕食者大规模死亡事件(MME)——快速大规模死亡——现在是人类世时代的象征。由于其罕见且不可预测的性质,我们对MME如何立即影响生态系统缺乏了解。过去的捕食者清除研究可能不足以理解MME的生态后果,因为在自然界中,死去的捕食者会就地分解并产生资源脉冲,这可能会通过暂时提高生产力来改变随之而来的生态系统动态。 该研究通过实验在三营养淡水湖食物网中诱导MME,并报告了与捕食者减少或资源脉冲不同的生态动态,但这可以从理论中预测。MME导致了多样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社区的扩散,这是由于自上而下的捕食者控制减弱和捕食者分解导致的自下而上效应增强。与单纯的捕食者清除相比,MME后初级生产的增加抑制了消费者社区的反应。因此,MMEs产生的生物量动力学与未受干扰系统的生物量动力学最相似,表明它们可能是自然界中的隐秘扰动。这些生物量动态导致了营养脱钩,捕食者对初级生产者的间接有益作用丧失了,后来成为直接的自下而上效应,在集约化食草动物中刺激初级生产。这些结果揭示了MMEs的生态特征,并证明了预测随着全球变化加剧而产生的新型生态动态的可行性。
  • 《PNAS:微生物是深海生态系统中的主要食物来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7-13
    • 在黑暗的深海热液系统里,大量的海底微生物能够将化学物质转化为能量,供应深海生物在没有阳光的世界里生存,甚至是茁壮成长。然而,直到现在,测量海底微生物群里的生产力、氧化化学物质的速度以及它们产生碳的数量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主导的一项最新研究揭露了微生物生态系统惊人的生产力,在深海环境中微生物对食物链上层的生物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人员估计,每天全球深海热液系统微生物群落能够产生4000吨有机碳,这与200头蓝鲸产生的碳量相当,为几乎没有碳存量的深海环境下其它生物提供了重要食物和能量来源。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2018年6月11日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热液喷口的微生物依靠化学合成的能量生存和生长,然后又返过来担当食物链最底端的供给者,为其它生物提供可以消耗的碳源。为了测量海底微生物群落的生产力,研究人员利用等压气密取样器(IGTs)在东太平洋隆起处一个被称为Crab Spa的热液喷口处收集了含有微生物的流体样本,该容器可以保持微生物生存的深海极端压力,防止流体里面的溶解气体泄露。实验室里,在保持着与深海环境相同的压力和温度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通过在样本中加入硝酸盐、氢气和氧气等化学物质,以测量微生物消耗特定化学物质的速率,以及它们如何有效地将其转化为生物质,这是决定微生物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参数。为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分析方法,即纳米稳定性同位素质谱技术(NanoSIMS),结果表明一种被称为Campylobacteria的微生物,之前被称为Epsilonproteobacteria,是主要的碳生产者,而且部分微生物在几小时内数量增长了一倍,表明深海热液喷口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海底生物圈。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测量其他热液喷口处的微生物生产力,以改进本次研究中的评估数据。 (张灿影 编译)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情报网网站:http://marine.whlib.ac.cn 机构网站:http://www.whlib.ac.cn/ 邮箱:marine@mail.whlib.ac.cn 电话:027-8719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