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通过技术鉴定》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01-09
  •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近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来自电力、光学等领域的专家,对我国首台“高可靠 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 ”进行技术鉴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为代表的行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形成全系列光学电流互感器成套装备,代表领域内国际最高技术水平,对实现领域内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光纤电流互感器及其核心光电器件主要依赖进口,并且由于其面临极端低温、外部振动、强电磁干扰等复杂严酷的运行环境,故障率居高不下,多次导致直流闭锁及临停,成为制约直流工程可靠运行的难题。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郭贤珊表示,“光纤电流互感器无油无气、安全环保、响应速度快、动态范围大,已成为电流测量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电力系统尤其是直流输电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运行故障现状,中国电科院、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组成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突破光纤电流互感器偏振光学解析方法和扰动机理、波片一体化传感光纤研制工艺、核心光电器件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法、运行状态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等核心难题。最终,成功研制出首台100%全国产化的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实现温度、抗振性能等环境耐候性和可靠性关键指标的全面提升,并在±800kV青南换流站成功挂网运行,标志着我国彻底解决了光学电流测量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在此过程中,项目团队累计发布标准19项,取得发明专利46项,发表论文专著49篇,获软件著作权17项。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 电子技术应用-AET << .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57768
相关报告
  • 《首台国内最大容量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投运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4
    • 海上风电核心技术及应用获新进展。2021年12月31日,记者从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变)获悉,其自主研制的首台国内最大容量10兆瓦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日前在三峡能源福建长乐海上风电项目现场一次投运成功。据悉,这是我国首台实现并网运行的国产化10兆瓦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其投运成功打破了国外在大功率海上风机市场的垄断,也意味着我国海上风电迈入平价上网时代。 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安装于风机塔筒内,塔筒空间有限、散热差。同时,海上高盐高腐蚀环境下,大型风机运行负荷频繁变化,对变压器小型化、散热、防腐及安全可靠性等要求更高。 近年来,为提升海上风电输变电设备国产化、自主化能力,衡变全面启动海上风电输变电设备研发工作,专项开发海岛型预制舱式变电站技术、风机内置塔筒变压器及开关柜、海上升压平台输变电设备关键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海上风电输变电技术,实现关键一次设备的集成和工程运用。2019年,衡变研发团队启动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研制项目,采用船舶防腐工艺技术、高燃点的环保型合成酯油以及H级绝缘,实现塔筒变压器关键技术突破。最终成型装备,一次性通过全部型式实验,经专家现场联合评审,认为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一种全屏蔽高压隔离型电压互感器”获中国专利金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9
    • 7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周峰等人申请的“一种全屏蔽高压隔离型电压互感器”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国家高电压标准装置是测量高电压的标尺,代表国家高电压的最高测量能力。而高电压高精度测量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自主研发高精度的国家高电压标准装置迫在眉睫。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从2009年组建互感器技术攻关团队,在绝缘结构、电磁场屏蔽效能、高精度测量方法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发明了最优比例常数绝缘间隙同轴构型,破解了大尺寸间隙与精密测量互为约束难题;提出了互感器分布参数抑制与补偿方法,实现了对泄漏电流的高效抑制;填补了高电位跨越下高准确度隔离互感器的技术空白,推动建立了我国1kV—1000kV国家最高标准装置;摆脱了高精度标准装置受制于人的困境,为电力、铁路、航天等各行业高电压测量提供了准确量值。 目前,依托该专利装置,我国已完成全部特高压工程的互感器现场交接试验,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和校准可靠性提高。同时,该专利相关技术成果已出口至德国、土耳其等国家,并作为其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在欧洲、亚洲等区域开展海外工程的现场校准,标志着我国电测量技术全面进入国际领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