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龙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7-15
  • 山西建龙近日完成了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标志着其在碳减排领域的重要突破。该项目利用企业自有锅炉烟气,通过化学吸收法实现高效二氧化碳捕集,解决了低浓度烟气捕集能耗高、设备腐蚀等问题。山西建龙与大连化工设计院、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改良型胺法工艺相比传统PSA法显著节省了资源消耗。项目捕集效率超过90%,每年减少约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配套建设的提纯装置将产品纯度提升至99.5%以上。投运后,二氧化碳产品将用于炼钢工序,形成闭环产业链,预计年创经济效益900余万元,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并带动周边二氧化碳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未来,山西建龙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714/1451010.s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02
    • 记者从中国海油集团获悉,1日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约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当日,中国海油集团宣布,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每年封存量达30万吨,总计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钻采平台,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80米,同时开发恩平15-1、恩平10-2两个油田,高峰日产原油近5000吨。 中国海油恩平油田总经理万年辉说,此次和二氧化碳回注井同时投用的还有恩平15-1油田的高含二氧化碳原油生产井。这样的井在平台上共有4口,所产生伴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海油自主研发制造出我国海上首套二氧化碳封存装置,自主设计实施我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创新应用7项国内首创技术、取得发明专利6项,敲开了中国海洋碳封存宝库的大门。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表示,中国海域地壳稳定性好、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地层圈闭多,具备封存二氧化碳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 以此为基础,中国海油已经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罐车、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珠江口盆地海域进行封存。
  •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临近 国内最大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即将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随着第一个履约期的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持续放量,相关市场正在被激活。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五大发电集团中,中国大唐和中国华电已完成全部重点排放单位缺口配额交易,交易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42.14元和43.21元。 在江苏的泰州电厂,国内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它的规模达到了5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之后将广泛应用到油田驱油和化工等领域。而作为二氧化碳的重要需求方,中国石化将在胜利油田和江苏油田建设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提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