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的延迟引用影响》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于彰淇
  • 发布时间:2024-01-19
  • 摘要:跨学科研究日益推动创新,是未来突破的关键投入。然而,跨学科研究达到最高引用影响的时间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使用论文达到引用峰值的时间来量化引用动态,并考察其与论文跨学科性的关系。使用跨越37年的大规模出版物数据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学科论文在单个论文层面和集体层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延迟引用影响,因为高度跨学科的论文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引用峰值和半引用。这种关系在不同的科学学科和时间段中几乎是普遍的。此外,我们研究了这种延迟影响背后的潜在力量,发现这种影响超出了马太效应(即富人越富效应)。尽管团队规模和内容惯例与引用延迟有一定关系,但它们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影响。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究管理人员和资助机构应该意识到跨学科科学的这一普遍特征,这可能会产生广泛的政策影响。
相关报告
  • 《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跨学科使用意愿联动效应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黄雨馨
    • 发布时间:2023-10-10
    • 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跨学科使用意愿联动效应研究 杨志刚 / 郑禧潓 / 刘竟 / 卢章平 / 苏文成 图书情报工作.2023 Vol.67 (15): 94-104. 摘要: [目的/意义] 在学科交叉合作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跨学科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为图书情报学的跨学科研究和学科影响力提升提供更广泛、深刻的思路,对促进学科交叉合作,解决科研迫切需求和社会重大实际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以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跨学科使用意愿为主题,以认知-情感-意动为理论基础,构建图书情报学方法理论跨学科使用意愿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得出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构成,并探求其组成机理。[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图书情报学科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跨学科使用意愿是多因共致的结果,使用fsQCA研究方法得出了三条组态路径并概括为:学科知识——创新协同型组态、学科知识——社群协同型组态、学科知识——交叉基础驱动型组态。基于对组态路径联动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与解析,对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现实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知识体系转型升级;立足“信息资源管理”守正创新,提升学科吸引力;积极推动跨学科合作,增强学科影响力;发挥信息交流支持作用,强化学科社群感知力。
  • 《牛津大学出版社将推出新的跨学科研究资源,为全球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华宁
    • 发布时间:2024-01-11
    •   牛津大学出版社(OUP)将推出《牛津交叉学科》(Oxford Intersections)这一新资源,该资源以一个复杂的全球主题为中心,结合了多个学科的原创性研究。   《牛津交叉学科》将于 2024 年推出,首批出版的6个学科包括:语境中的种族主义、社会和文化中的人工智能、地点与空间、社交媒体、边界、粮食安全。   之所以选择这些主题,是因为跨学科研究在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应对世界上最复杂、最紧迫的环境、文化、政治和心理挑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超出了单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范围。   《牛津交叉学科》的形式也将促进学术界之间的联系。每本作品都将由一位总编辑负责组织和协调一个由世界领先的跨学科学者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多元化团队。新的研究成果将被迅速整合到每本《牛津交叉学科》中,满足了读者和用户不断变化的内容需求,通过跨学科连接最高质量的原创研究,聚焦紧迫的全球话题,缩小科学研究与现实影响之间的差距,尽快将新成果推向全球广大读者。   通过出版《牛津交叉学科》,OUP正在应对研究人员工作方式的变化,开展跨学科合作,并寻求在学术界之外产生影响。《牛津交叉学科》将在牛津学术出版平台(Oxford Academic)在线发布,大大提高了研究内容的可发现性和用户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