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联网进入产业成熟期》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yxzhou
  • 发布时间:2018-06-29
  • 下一代互联网正在进入产业成熟期。日前,三大运营商联合阿里云宣布,将全面对外提供IPv6服务,并计划在2025年前助推我国互联网真正实现“IPv6 Only”(仅支持IPv6)。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大运营商将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指导文件,继续加大IPv6等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今年完成国家IPv6行动计划制定的相应任务,基本完成全网设备IPv6升级改造,全面开启网络IPv6能力,为未来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和产业成熟奠定基础。

    业内认为,三大运营商在加速IPv6部署的同时,联合阿里全面提供IPv6服务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我国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正式进入应用期,这将大大促进产业的成熟,并为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随着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和应用,我国还能够参与到互联网运营和关键资源的组织、分配,将获得重要的产业发展机遇和经济发展动能。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基础,IPv6最大的特点是拥有近乎无限多的地址空间,同时在抗干扰性、私密性和安全性方面优于上一代互联网协议,管理更便捷、成本更低。

    早在1998年,我国就展开了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随后三大运营商也启动了相关科研工作。近年来,我国在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大规模部署和应用也提上日程。2017年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从六方面落实IPv6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年末,全国移动互联网IPv6用户规模不少于5000万。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了解到,进入“十三五”后,三大运营商均制定了各自的计划,来推动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和应用。中国移动已完成多个省份的IPv6升级改造,实现了IPv6终端量产,并计划在年内实现2亿IPv6用户;中国电信计划在年内基本实现全网设备IPv6升级改造,全面开启网络IPv6能力;中国联通将在今年对城域网、骨干网、传送网、国际互联网等基础网络全面支持IPv6,实现骨干网/国际IPv6互联互通,实现业务/网络支撑系统、总部大数据平台、新增核心数据中心内系统支持IPv6。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IPv6是互联网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网络进入IPv6时代是全球网络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变革、信息基础设施快速演进升级的历史机遇。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IPv6试验和应用的国家,在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应用创新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已具备大规模部署的基础和条件。对此,我国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以创新应对挑战,加快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的规模部署和应用。

    邬贺铨认为,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我国目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他介绍,国际互联网有8000多个标准,在IPv4时代,我国只提了中文编码标准。但IPv6时代,我国跟发达国家同时起步,提出了100多个标准。可以说IPv6为我国互联网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创新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表示,以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地址的增加,新的网络环境、标准必然带来新的机会,尽管目前无法预测新的产业机会是什么,但一定会有新的服务、应用和产业出现。吴建平还预测,尽快部署IPv6,会带来产业更新换代,届时会产生出新的Facebook、亚马逊、BAT等巨头。

  • 原文来源:http://www.cinn.cn/headline/201806/t20180628_194603.html
相关报告
  • 《工业互联网2020年进入应用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15
    • 推进IPv6、窄带物联网等关键技术部署 工业互联网2020年进入应用期 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将进入智能化生产时代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等多个渠道获悉,2018年到2020年我国将根据《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发展和应用。 据悉,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在推动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在工业领域逐步部署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先进技术,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生产体系。 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将初步形成,有望建成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能够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级平台;到2020年,我国还将利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届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将初步显现。 据悉,我国将会率先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等企业推广相应的网络升级和技术应用,同时会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帮助企业形成一系列具备联网、计算、优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流程。业内普遍认为,一旦工业互联网技术得以快速应用,上述产业将顺利进入智能化生产时代。 工信部解读文件显示,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人、机器、车间、企业等主体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要素泛在互联的基础,是工业智能化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国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017年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等多个制造业和互联网领域的政策文件中,也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应用,做出了更加细致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还会同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经信部门,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对华为、腾讯、华制智能等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相关企业在场景、数据、产品、算法、服务等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 据知情人士透露,下一阶段国务院等权威机构将会展开一系列专项调研,并有望将相关企业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推广。 目前,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和经济发展新趋势已是全球共识。市场咨询机构Yole Development预测,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使用的专门传感器预计超过300亿件;工业互联网接入机器设备数量将爆炸式增长,2015年接入规模为26亿件,到2021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亿件,实现高达25%的年复合增长率。 于2012年率先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的美国GE公司预测,未来工业互联网有望影响46%(约32.3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市场空间也同样巨大,据工信部和相关权威机构估计,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将为制造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巨大的发展动力。
  • 《聚焦“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生态是关键》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5-11
    •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引领着高新技术创新,而且推动着工业转型升级,新型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融合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 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互联网+”行动已经广泛开展,数字经济可以说无处不在,互联网连接着众生万物,已经无所不包。 由于互联网蓬勃发展,对IP位置的需求越来越大,全球IPv4的位置据说在2011年2月份已经分配完毕了,试想全球人口如今已经超过74亿,网民大约占了51.7%,我国的网民数量会更高,更不论不计其数的网络设备和物理单元。 因此,原有的IPv4的3亿位置已经捉襟见肘,而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2的128次方个位置,几乎可以不受限制的提供IP地址,同时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更方便、快捷的网络管理和更优良的服务质量,可以说实现IPv6是贯彻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中国的基础性、资源性工程。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5-10年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构建了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联网,为加速信息化进程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对于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加速信息化进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网副总裁,党委常委,董事申江婴表示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除了要加快推进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还需要汇聚产业链各环节动力,加快打造繁荣IPv6产业生态。 一是强化典型应用拉动,网络和应用的关系如同道路和车辆,需要协同发展,IPv6应用仍是目前最大的短板,IPv6的应用种类,应用数量,应用品质离用户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国网络用户规模相比还很不相称,面对修路与造车的阶段性矛盾,我们需要将典型应用改造和特色应用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特别是加强用户多,使用广的头部网站应用IPv6升级,创新与示范,推动IPv6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不断强化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拉动作用,实现网络与应用的协同推进。 二是自主创新驱动,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是我们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突出优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单靠市场和金钱是换不来的,对于先进技术我们既要善于引进,更要善于原创,IPv6规模部署是互联网技术产业分配的一次全面升级,我们要把握好最重大契机,大力提升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端发展水平,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 三是强化市场要素推动,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需要网络应用终端安全等并驾齐驱,就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作用,激发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以商用增量带动市场总量,大力促进下一代互联网与经济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形成合作共赢的商业生态。新华网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以及具有强大创新实力的互联网文化企业,始终密切关注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加快从IPv4到IPv6的升级改造,并积极布局以下一代互联网为支撑的互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领域,推进科技与传媒的深度融合。未来,新华网愿意与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产业界合作伙伴一道加速推进IPv6行动计划,汇聚各方动力,加快打造强大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 正是基于以上现状,“第二届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建设及应用峰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不仅交流了各地区各行业在网络、终端、网站IPv6的升级经验,还推广先进成熟的IPv6升级方案,探索快速推进IPv6部署的路径和方法。 “IPv6百人汇”的第一次会议也确定了近期的工作计划。 相信,峰会的召开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继续通过助力“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切实有效地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