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性循环催乳素浓度和2型糖尿病风险》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8-11-19
  • 催乳素是一种多功能激素,在实验研究中涉及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稳态。然而,催乳素的循环浓度是否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仍然不确定。

    我们分析了护士健康研究(NHS)和NHSII中循环催乳素浓度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前瞻性关系,并进行了长达22年的随访。在基线血液采集中,8615名无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女性(NHS 1989-1990; NHSII 1996-1999)和998名NHS女性的一部分在2000 - 2002年期间提供第二份血液样本,使用免疫测定法测量总血浆催乳素。使用Nb2生物测定法在2478名妇女的子集中测量基线生物活性催乳素。使用Cox回归估计HR。结果在156,140人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699例2型糖尿病病例。总血浆催乳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比较最高四分位数的多变量HR为0.73(95%CI 0.55,0.95; ptrend = 0.02)。绝经状态和其他危险因素相似(关节> 0.70)。对性和生长激素,脂联素以及炎症和胰岛素标志物的额外调整没有显着改变结果。血浆生物活性催乳素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不显着强于总催乳素(HR比较极端四分位数,在2478名女性的子集??中为0.53对0.81,pdifference = 0.11)。总催乳素与2型糖尿病的反向关联在抽血后的前9年是显着的,但随时间线性减弱,而对于生物活性催乳素,反向关系在抽血后持续较长的随访时间。

    随访9至10年内,正常高循环总催乳素浓度与2型糖尿病风险较低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实验证据一致,表明在健康女性中,生物学正常范围内的催乳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关报告
  • 《2型糖尿病女性存在潜在的心脏风险》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8-18
    • 根据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隐性心脏损伤的可能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这项研究发表在《心血管磁共振杂志》上,是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最详细的调查之一,旨在揭示无心脏病症状人群的性别特异性风险模式。CMD是一种由心脏最小血管的血流受损引起的早期心脏损伤。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核磁共振扫描和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BRC)进行的四项研究的数据,发现46%的2型糖尿病女性有CMD的迹象,而男性只有26%。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莱斯特大学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教授格里·麦卡恩说:“我们发现了心脏病的早期预警信号,这些信号无法通过常规检查发现,而女性似乎受到的影响最大。”“这项研究的非凡之处在于,所有参与者都没有症状,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诊断出心脏问题,没有胸痛,也没有呼吸急促。”然而,扫描结果却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合著者、NIHR临床讲师Gaurav Gulsin补充说:“研究还发现,CMD的驱动因素因性别而异。在女性中,CMD与较高的体重(BMI)联系最为密切。然而,在男性中,高血压是更重要的因素。这表明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如何评估心血管风险,并且女性和男性都可以根据性别进行治疗。“这篇论文也标志着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莱斯特BRC的一个里程碑,展示了心血管、生活方式和糖尿病研究团队跨主题合作的力量,揭示了孤立不可能实现的复杂见解。”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不同专业的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尽早发现疾病,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这正是BRC成立的目的,”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莱斯特BRC主任、该出版物的合著者、糖尿病医学教授Melanie Davies CBE说。这些发现对未来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女性减肥和男性控制血压等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早期心脏损伤,早在其发展为心力衰竭之前,心力衰竭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
  • 《Nature | 遗传风险汇集的调控网络介导早期2型糖尿病》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08
    • 2023年12月4日,来自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的Marcela Brissova和医学中心的Alvin C. Powers,与密歇根大学计算医学与生物信息系的Stephen C. J. Parker合作,共同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Genetic risk converges on regulatory networks mediating early type 2 diabetes的文章。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是导致血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T2D的患病率与肥胖和年龄增加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疾病的发展与胰岛素分泌受损和β细胞缺陷有关。许多遗传变异会影响胰岛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但目前仍不清楚导致T2D胰岛功能障碍的原因:它可能涉及β细胞内在缺陷、 β细胞数量减少、全身信号或这些因素的组合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早期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β细胞的内在缺陷,这些缺陷可以划分到不同基因调控模块,模块中的遗传风险信号汇聚于转录因子RFX6介导的调控网络,导致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降低。群体遗传分析证明RFX6表达降低与T2D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通过多种分析的信息整合,探索疾病分子机制的方法为寻找疾病关键调控网络和致病基因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