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唐电网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验收监管暂行办法》出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5
  • 2021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印发《京津唐电网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验收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网华北分部,国网北京市、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京津唐电网各有关发电企业:

    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全面提升华北区域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消纳能力,促进华北区域新能源发展和高效利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改能源规〔2018〕1575号)、《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8〕36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519号)有关要求,华北能源监管局经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京津唐电网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验收监管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各发电企业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并积极配合做好机组灵活性能力验收及认定工作。

    二、各电网企业要结合电网运行实际,统筹安排发电企业灵活性改造验收计划,并做好验收结果的应用工作。

    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华北能源监管局、相关省(市)政府能源(电力)主管部门报告。

    《京津唐电网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验收监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8〕36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519号)有关要求,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结合京津唐电网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灵活性改造,是指燃煤发电机组在保证发电设备安全、涉网性能和环保排放合格条件下,通过对机组设备进行改造或新建其他辅助设备的方式,纯凝运行时实现出力下限不高于35%额定容量,出力上限保持100%额定容量运行;供热机组在保证供热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出力下限不高于40%额定容量,出力上限不低于85%额定容量运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京津唐电网燃煤发电机组。未经灵活性改造但需进行灵活性能力验收的燃煤发电机组参照执行。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 发电企业是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责任主体,负责相关验收的组织与协调以及灵活性运行的安全管理,确保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安全性、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

    第五条 国网华北分部,国网北京市、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负责火电灵活性改造验收计划安排,负责应用验收结果。

    第六条 华北能源监管局会同地方政府能源(电力)主管部门负责对验收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三章 技术要求

    第七条 机组灵活性运行除满足《GB/T 31464 电网运行准则》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一)调峰能力要求。改造后机组纯凝运行出力下限不高于35%额定容量,出力上限保持100%额定容量;热电机组在供热期运行时出力下限不高于40%额定容量,出力上限不低于85%额定容量。

    (二)安全稳定性要求。改造后机组应具有在出力上下限范围内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锅炉燃烧稳定,机组主、辅助设备运行正常,运行参数都在安全范围内。机组自控系统正常投入。机组保护系统正常工作。

    (三)AGC(自动发电控制)投运要求。改造后机组应保证在最低出力至额定出力(Pe)范围内,AGC功能全程正常投入,即机组应在AGC控制方式下参与调峰,满足机组调峰运行期间AGC性能要求,具体包括:

    1.调节速率。考虑深度调峰机组负荷调节范围的差异,不同类型机组的AGC调节速率不低于下表要求。

    2.响应时间。50%Pe及以上的AGC响应时间应小于60秒;50%Pe以下AGC响应时间应小于常规调节时的125%,即响应时间应小于75秒。

    3.调节精度。50%Pe及以上的AGC调节精度应小于机组额定功率的1%;50%Pe以下AGC调节精度应小于常规调节时的125%,即调节精度应小于机组额定功率的1.25%。

    (四)AVC(自动电压控制)投运要求。改造后机组AVC应能保持正常功能。

    (五)进相要求。改造后机组应能在进相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且最大吸收无功数值上不小于额定有功功率的33%。

    (六)发电机调速系统要求。

    1.机组在深度调峰运行工况下,一次调频应持续投入。参与一次调频的调频负荷变化幅度上限不低于下表要求。

    2.一次调频动态指标、转速不等率与常规调节方式相同:一次调频的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2秒;一次调频的稳定时间应小于60秒;一次调频负荷响应速度满足:达到75%目标负荷的时间应不大于15秒,达到90%目标负荷的时间应不大于30秒;一次调频转速不等率应为4%~5%。

    3.机组在深度调峰运行工况下,开展调速系统参数实测与建模试验。

    (七)环保要求。改造后机组粉尘、NOx、氨逃逸、SO2等污染物排放指标应满足相关要求。

    (八)运行经济性要求。尽可能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禁止为降低出力采取直接外排有用能等非经济运行方式。同时核算改造后机组调峰运行边际成本。

    (九)供热机组供热能力要求。机组灵活性运行期间,机组应能保证发电企业实际供热需求。

    (十)发电机励磁系统(含PSS)要求。改造后机组励磁系统(含PSS)性能应保证在所有运行工况下满足标准GB/T7409.3、DL/T843的要求。PSS功能应全程正常投入,性能要求与50%额定功率以上运行工况一致。

    (十一)上下限连续运行能力要求。开展24小时连续运行能力试验,原则上包含负荷下限至少6小时、负荷上限6小时和跟随电网调度12小时。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八条 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后应进行验收。对于凝汽式发电、热电联产方式的发电机组,应分别履行验收程序,不同方式下相同的试验与验证项目不重复进行。

    通过灵活性能力验收的发电机组,再次通过技术改造、运行优化等技术方法提高了灵活性,发电企业需要重新履行验收程序。

    第九条 发电企业应委托具有电力工程调试单位能力证书(电源工程类特级调试单位、电网工程类特级调试单位)、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发电机组灵活性能力验证试验与评价。

    第十条 发电企业提前5个工作日向电力调度机构提交验收试验申请,第三方机构按照技术方案开展工作,负责相关技术文件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审核,进行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第十一条 通过验收的发电机组,发电企业应在相关试验报告完成后20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验收报告,及时向华北能源监管局和地方政府能源(电力)主管部门报告,并抄送有关电网企业。报告应附验收试验技术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

    根据需要,依据发电机组灵活性能力验收结果、发电涉网性能指标、发电企业提供的相关佐证材料等,华北能源监管局会同地方政府能源(电力)主管部门适时组织技术论证并开展现场或非现场检查。对发电企业、第三方试验单位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文件、资料等违反规定等行为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将视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华北能源监管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11431.shtml
相关报告
  • 《重磅!山东能源监管办印发《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13
    • 国际能源网/风电头条(微信号:wind-2005s)获悉,8月11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下发关于公开征求《山东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该细则适用于山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的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的发电机组及独立新型储能。省级以下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的发电机组及独立新型储能参照本细则执行。 在进入商业运营条件中,文件指出,风力发电项目按《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GB/T31997)要求完成整套启动试运。 发电机组应在项目完成启动试运工作后3个月内(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应当在并网后6个月内)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或按规定变更许可事项,分批投产的发电项目应分批申请。符合许可豁免政策的机组除外。 届时未具备商业运营条件的,属并网主体自身原因的,从具备商业运营条件时间点起进入商业运营,不属并网主体自身原因的,从完成整套设备启动试运行时间点起进入商业运营。 代理购电市场化采购平均价指同类型机组代理购电市场化结算均价。同类型机组指火电(燃煤、燃气)、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独立新型储能等电源类型。 政策原文如下: 关于公开征求《山东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山东发电机组和独立新型储能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办法>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3〕48号),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办组织起草了《山东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于2023年9月12日(星期二)前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将意见建议反馈至我办市场监管处。 电子邮箱:scjgc@cnea.gov.cn 传 真:0531-67800757 附件:山东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pdf
  • 《河南进一步加强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管理和辅助服务管理有关事项!》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9-10
    •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能监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发电机组 并网运行管理和辅助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参与“两个细则”实施范围。当前参与我省“两个细则”管理的并网主体为全省统调燃煤电厂、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和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等。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自并网发电之日起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分摊,自完成整套启动试运行时间点起正式纳入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范畴,参与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考核、补偿和分摊。统调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和独立新型储能自首台机组或逆变器并网发电之日起纳入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 详情如下: 关于进一步加强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管理和辅助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家电投、国家能源、 华润电力、华晨电力河南公司,豫能控股公司,有关发电企业及新型储能企业: 为加快构建我省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按照国家能源局《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和《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办法》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电力运行实际,经征求意见,在我省现有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管理和辅助服务管理(以下简称“两个细则”)基础上,对有关工作事项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明确参与“两个细则”实施范围。当前参与我省“两个细则”管理的并网主体为全省统调燃煤电厂、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和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等。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自并网发电之日起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分摊,自完成整套启动试运行时间点起正式纳入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范畴,参与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考核、补偿和分摊。统调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和独立新型储能自首台机组或逆变器并网发电之日起纳入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 二、加强发电并网运行管理。在迎峰度夏度冬重点保供关键时期(1月、7月、8月、12月),发电企业的日发电计划曲线、发电能力考核、非停时长考核等按照正常时期的双倍考核,非停次数考核系数按一类非停计算。结合当前我省发电运行状况和电力系统发展需要,自2025年1月起,推动开展燃煤机组AGC功能考核,AGC月投运率初期暂按90%,AGC性能指标考核电量按华中区域细则规定的70%执行,后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及独立新型储能在进入商业运营前,并网运行考核和分摊辅助服务费按2倍执行,分摊标准不超过当月调试期电费收入的10%。 三、强化发电辅助服务管理。电力调度机构要遵循“按需调用”原则,合理调用并网主体辅助服务,发电企业和新型储能要加强运维管理,确保提供符合规定和标准要求的辅助服务。结合我省电力运行实际,当前有偿辅助服务暂开展有偿无功服务、有偿一次调频服务补偿。根据电网安全运行需要,有偿无功补偿设置电压警戒范围,在母线电压超出警戒范围时,按规则对无功增量给予补偿。发电企业建设或改造调相机,在调相工况下提供有偿无功服务的,补偿标准暂定为15元/MVarh。 四、加强费用管理和结算。两个细则考核和补偿按月统计,实行月清月结,并网运行考核费用和辅助服务补偿费用由参与主体按照当月上网电量比例进行返还和分摊。 电力交易 中心负责出具发电企业相关费用结算单,省电力公司健全完善由电力调度、交易、营销、财务等部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两个细则”考核、补偿和分摊费用信息公开公示,有关费用按照规定随同发电企业上网电费一并结算。 五、强化信息报送和披露。电力调度机构和电力交易机构要按照要求做好“两个细则”考核补偿等信息披露。在每日17:30 前,电力调度机构披露前一日补偿及考核信息,在每月10日前,电力调度机构应公示上月补偿考核及分摊返还费用等统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应于每月25日前将最终结算结果发至电力交易中心和有关部门,同时报送河南能源能监办。 请河南省电力公司和各并网主体认真落实本通知要求,协同做好“两个细则”实施。我省原有“两个细则”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照本通知要求执行。 河南能源监管办 2024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