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法在巴西投资新建大型控释肥料生产工厂》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2-12
  • 近日,以色列海法化学工业公司(Haifa Group)在巴西乌贝兰迪亚(Uberlandia)建设年产6000吨的控释肥料新工厂,计划在5年内将产能扩大到2万吨,最终达到每年3万吨。

    ″当我们看到市场潜力时,我们就会投入巨资。乌贝兰迪亚工厂将是海法公司在巴西扩张的关键。如今,巴西已跻身我们的十大市场之一。通过此次扩张,我们的目标是将其列入前五名。″海法公司首席执行官莫蒂·莱文(Motti Levin)在落成典礼上说。

    一直以来,海法公司专注于特种肥料市场。根据巴西植物营养技术协会(ABISOLO)的数据,过去十年,巴西特种肥料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21%。

    据悉,乌贝兰迪亚工厂将从法国进口60%的原材料,其余40%的原材料在巴西当地采购。工厂将专门生产用于水果、蔬菜、咖啡和玉米等作物的控释肥料,这种肥料可以在一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调节养分的释放。

    海法公司南美地区执行董事朱莉安娜·费尔德曼(Giuliana Feldman)指出,尽管有了新工厂,但由于需求持续存在,巴西对化肥进口的依赖短期内不会减少。不过,据她估计,使用海法公司特种肥料的农民至少可以降低30%的肥料成本。


  • 原文来源: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4013.htm
相关报告
  • 《中国新型缓控释肥料市场现状及其应用》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11-27
    •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占农业生产总支出的 50%。 在粮食作物中, 粮食生产的55%归功于化肥的使用,但是高施肥水平导致了较低的化肥利用率,中国的氮肥利用率仅为30% - 50%,钾肥为35% -50%,磷肥为10% - 25%。氮肥利用率低主要原因为氮肥易挥发、硝化和反硝化等,国外氮肥利用率达到50% - 55%。作物经多次施肥,肥料在根际作物周围积累,从而造成植物根系细胞破坏,形成盐害,破坏了土壤结构,使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同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缓控释肥料一方面可以减缓旱地作物因肥料施用过多,导致土壤板结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协调作物养分的供给,有效地减缓养分释放速度。实践证明,缓控释肥料可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减少肥料的施用次数,促进农药和肥料使用零増长。 全球缓控释肥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已成为缓控释肥最大应用市场 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 IFA)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肥料市值为1556亿美元,而中国肥料市值为570亿美元,占全球肥料市场的37%,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肥料应用市场。报告预计,2018/2019 年世界肥料需求将适度增长,而中国的氮肥和磷肥消费将达到拐点。预计需求将同比增长0. 8%,达到189 Mt,而全球控释肥在未来几年里仍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据全球智库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控释肥市场为15.6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6.29%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4年底达到21.1 - 39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仍将是控释肥最大的市场,整个地区占全球控释肥料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预计在整个预测期内仍将是利润最丰厚的地区。就消费量而言,中国是亚太地区最主要的控释肥消费国,缓控,释肥的使用量占全球使用总量的46%,其次是日本和东盟。从产品类别来看,控释肥分为树脂包衣氮磷钾肥、树脂包衣尿素、硫包衣尿素及包衣微量元素等。其中,2015年硫包衣尿素的需求量为140万吨,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50万吨。从应用作物来看,谷物仍然是控释肥最重要的应用作物,因为它们是亚太新兴经济体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增加、政策支持,通过有效利用化肥来增加产量,这些因素有望进一步推动这些作物对控释肥的需求。 中国新型肥料快速发展 缓控释肥成主要发展方向 资料显示,过去十年,中国的新型肥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从事各类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达2000多家,占到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30%,产业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年产值超过160亿元。新型肥料正成为中国肥料市场的主力军。从类别上来看,目前中国的新型肥料主要分为功能性肥料、缓控释肥料、商品有机肥肥料、微生物肥料和水溶性肥料等五大类。据统计,2017年中国新型肥料总产量为3700 - 4100万吨,应用面积达10亿亩左右,其中缓控释肥的产量为100 - 1200万吨/年 (主要是添加缓控释肥的复合肥,如果按照纯品来计算,估计在300 - 360万吨),占中国新型肥料总产量的27%。缓控释肥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省时、省工的新型肥料,历经十年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缓控释肥将是实现中国化肥零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方面尤为明显。长效肥料用在根际施肥才更能把握肥料的利用率。目前常规肥料仍强调大面积的表面撒施,对于老龄化的劳动力的工作负担极重。尤其是山地施肥更为不便。新型复合肥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大量减少了劳动成本,转嫁回农户手里即是增收。因此,未来的中国新型肥料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保守估计,未来十年缓控释肥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 - 15%之间,到2025年,中国缓控释肥产量将达到755- 1126万吨,产值约211 - 315亿元。对于化肥行业自身,传统的氮肥、磷肥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效益低下,亟须进行产品升级,而缓控释肥鉴于其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毫无疑问是氮肥、磷肥等传统肥料创新的重要途径。目前,相当一批氮肥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缓控释肥生产线。此外,近些年来,以金正大等为代表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主动与上游氮肥、磷肥企业开展产能合作,向上游企业输出技术、品牌、渠道、服务,加大了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步伐。相信,中国的缓控释肥市场将日趋成熟,并成为海内外缓控释肥竞争的主战场。
  • 《巴西制造,全球扩张!生物肥料Vorax,全球应用突破2000万公顷》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2-05
    • Vorax是Rovensa Next在巴西开发,于2019年在全球推出的生物肥料,目前应用面积已达到2000万公顷。该产品以品牌名Biimore和Quikon出口到欧洲以及超过20个国家。 Vorax采用100%巴西技术开发,最初作为氨基酸肥料开发,其原料此前是从食品工业副产品中获取。因其使多种作物产量提高20%而受到研究人员和农民的关注。 Rovensa Next巴西分公司称,其耗费三年时间开发初始配方,又花费三年时间开发出成熟的产品(2013年),另花费五年时间,在2018年底获得巴西农业、畜牧业和供应部 (MAPA)生物肥料登记,是该国登记的首个生物肥料产品。 Rovensa Next巴西供应和运营总监Rafael Leiria Nunes回忆道:″我们经过多年努力才整理出一份足够完善的登记档案,确保获得登记。当时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证明产品带来的益处与生物肥料相符。″ Nunes指出,他们测试了各种浓度和配方,并进行了数百次田间试验和研究,出版了硕士和博士论文。最近的一项研究甚至登上了《分子组学》(Molecular Omics)杂志的封面,这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科学期刊之一。去年利用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了豆类植物在用Vorax处理后应对胁迫的机制,这一领域仍未被全球科学家广泛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施用该生物肥料后,豆类植物中特定代谢物的浓度增加,这与提升对光照不足或缺水等不利条件的耐受性有关。 代谢物是低分子量的物质,可分为初级和次级两类。初级代谢物包括氨基酸、酶、维生素和有机酸(Vorax中的活性成分),而次级代谢物与抗癌、抗生素和抗寄生特性有关。Rovensa Next的生物肥料使用独特细菌菌株发酵有机植物基质来生产。Nunes表示,考虑到Vorax在过去五年中不断扩大应用,产品转向使用有机植物基质。这确保了种植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化学残留,从而消除了欧洲等要求苛刻市场(如针对出口的巴西水果和咖啡市场)的贸易壁垒风险。 Rovensa Next巴西总监指出,Vorax在植物生理方面作用机制独特,即使在低剂量下也能发挥功效,仅需几毫升就可以处理几公顷的农田。目前,Vorax推荐用于十种作物,平均用量为30毫升/公顷,根据品种不同,最高可达100毫升/公顷。该剂量比传统刺激剂低10到40倍。 Vorax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其包装,标签上有全息图,完全由可循环材料制成,与Campo Limpo合作开发。Campo Limpo是巴西国家空包装处理研究所 (INPEV) 运营的逆向物流部门。该组织的数据显示,与生产新包装相比,像Vorax这样的可循环包装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了70%。Vorax有助于公司实现ESG目标,也满足社会对先进农业投入品在效率、效果、环境和人类健康保护方面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