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石化成功开发大中空聚乙烯产品》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5-25
  • 5月5日,抚顺石化公司对大中空容器聚乙烯专用料新产品FHM8255A,开展用户数据收集、指标分析。这标志着这个公司一次开发成功钛系高端大中空容器聚乙烯专用料,同时成功完成国产自主知识产权钛系催化剂首次工业化应用试验,对填补国内催化剂空白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石油高密度聚乙烯高端化产品开发打开了通道。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物流行业的技术升级,用于生产包装容器的聚乙烯树脂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大于150升用于化学品、食品和药品等包装的大中空专用容器聚乙烯专用料,国内市场需求量每年在50万吨以上。但受催化剂和生产技术等因素限制,目前国内企业均利用外国相关专利技术和催化剂进行生产,尚未有企业能够使用国产钛系催化剂生产,特别是高洁净大中空容器聚乙烯专用树脂长期依赖进口。

      正因如此,抚顺石化与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深度合作,对其开发的钛系催化剂——PLE-01在抚顺石化35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上进行工业化应用试验,生产大中空容器聚乙烯专用料FHM8255A,并一次获得成功。

      由于公司35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第一次改变原有催化剂体系,使用聚合活性达到3万单位的钛系催化剂。为保证一次开发成功,该公司做足准备工作,成立攻关小组,从催化剂性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讨论分析影响转产的关键问题,与石化院共同确定生产方案。为保证生产平稳,针对反应无法有效控制等难点,制定了详细的退守方案,并利用检修前管材料生产末期转产FHM8255A新产品。

      因催化剂活性高,对反应器出料稳定控制造成一定困难。试生产中,高密装置严格控制反应器温度等关键参数,实时调节生产指数,通过优化催化剂投料时间、精准调整聚合控制等措施减少过渡料的产生。经过70个小时的试生产,钛系PLE-01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工艺适用性,加料顺畅,活性释放过程平稳,粉料干燥过程良好,催化剂聚合活性达到预定的条件以上。

      试产结束后,公司立即将FHM8255A产品送至华北某知名吹塑企业进行试用,用户对产品加工过程的顺畅性、单桶重量、壁厚均匀性和3.5米跌落试验指标均表示满意。

相关报告
  • 《抚顺石化新建乙烯项目开工》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7-27
    • 近日,抚顺石化公司新建20万吨/年溶液法聚乙烯装置开工仪式在乙烯部成功举办。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力斌,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文智,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经理宋运通,公司高级专家于臣义,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晓峰,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留军,公司本部各部门领导、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组成员、各参建单位项目负责人共计230余人参加开工仪式。 新建20万吨/年溶液法聚乙烯装置是公司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公司着力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任,肩负着做强高端新材料产业、锻造核心竞争优势的使命,对于公司聚焦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迈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该装置总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采用中国石油首个自主研发的20万吨/年溶液法聚乙烯工艺技术包,该工艺包由抚顺石化公司和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标志着我们在聚乙烯核心工艺领域实现了重要的自主创新突破。
  • 《吉林石化氯磺化聚乙烯新品填补国内空白》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27
    • 5月20日,吉林石化氯磺化聚乙烯新牌号产品CSM4014、CSM2910完成工业实验原料模式验证,各项性能满足要求,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的现状,也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据了解,氯磺化聚乙烯CSM4014牌号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等领域,CSM2910牌号产品可用于生产超薄橡胶布材、橡胶手套等制品,以及部分涂料、胶黏剂等液态橡胶制品。  “CSM4014具有较高的溶解性能,不用硫化就能直接溶解到有机溶剂中,下游企业可以不用购买硫化设备直接生产,给他们带来很多方便;CSM2910和其他传统牌号产品相比,压延性和溶解性更好。”电石厂氯磺化聚乙烯车间主任姜城介绍。  新产品正式投产后,将更好地满足市场客户需求,同时为企业研发出更多高端化、定制化新产品做好了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