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订单64亿 海目星激光高增长法则》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4-27
  • 若叠加其2021年底约48亿元(含税)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在手订单,海目星激光动力电池领域的在手订单已达到64亿元。
    4月25日,海目星激光公告,今年2月7日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陆续收到中创新航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约13.6亿元,中标项目包括装配段设备及生产线等。
    此前一个月,海目星激光还收到了来自亿纬锂能的超4亿元锂电设备订单。2022年前4月,其已经拿到了近18亿锂电设备订单。
    3月19日,海目星激光宣布,自今年1月27日至3月21日收到亿纬动力及控股子公司亿纬林洋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4.33亿元,中标项目包括亿纬激光模切机、组装线、装配段等。
    若叠加其2021年底约48亿元(含税)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在手订单,海目星激光动力电池领域的在手订单已达到64亿元。
    2021年下游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产能扩张提速,推动锂电设备需求水涨船高。
    从业绩表现可窥一二,2021年锂电设备上市公司中,海目星激光、大族激光、利元亨、先导智能、金银河等营收、净利润均保持亮眼增速。
    其中,2021年,海目星激光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49.1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39.61%。截至目前,其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在手订单达64亿元。
    2022年市场热情不减,锂电设备需求订单加速释放。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8起锂电设备订单涉及金额已超32亿元。
    GGII数据,中国2021年锂电生产设备需求同比增长100.3%,达575亿元。其中,锂电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预计2025年锂电激光设备需求有望达到220亿元。
    TWh时代方向确定,动力电池扩产潮涌动。预计2022年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规划产能将达1TWh,绝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中国,或将带动国内关键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至接近800亿元;2022-2025年新增锂电设备市场需求有望超3000亿元。
    业内一致的判断是,2022年锂电设备市场不缺订单,而动力电池扩产潮是锂电设备企业真正拼技术、拼实力的时候,如何高质高效完成交付,保障设备的稳定性、一致性,对设备企业而言是极大考验。
    来自海目星激光董事长赵盛宇博士的判断是,面向产业规模化,快速成长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更短的产品上市时间、更高的质量和稼动率、持续不断的降本压力成为当前装备企业的四大挑战。
    基于此,海目星激光正在跨越产能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的三大核心阶段,直面锂电设备领域更大挑战。
    产能升级上,海目星常州生产基地已开启全面投产,江门基地已建成并7亿启动扩产,目前已形成在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区的产能布局;技术升级上,研发实现前瞻性及体系化,以数字化设计与虚拟调试降低调试周期;管理升级上,运营环节实现数字化精益制造。

相关报告
  • 《Aixtron的订单在第一季度增长了20%,受3D激光和数据通信激光器的MOCVD系统的推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8-05-05
    • 2018年第一季度,位于德国的Herzogenrath的沉积设备制造商Aixtron SE收入为6,240万欧元,比上一季度的5,410万欧元同比增长了15%,比年初的5360万欧元增长了15%,这是受了用于制造激光器的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系统金属需求的推动,如3D感测中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以及用于光学数据通信应用的激光器。 具体而言,设备收入为5,080万欧元,比一年前的4,350万欧元增长17%(占总收入的81%)。同时,备件和服务的收入从去年的1010万欧元增长到1160万欧元,增长了15%。 总裁兼博士的 Bernd Schulte说:“我们已经对我们的技术组合进行了成功的重新定位,并且现在拥有耐用和专注的产品组合的在持续增长,例如特种LED,激光器和电力电子设备。”
  • 《募资超11亿 国产光纤激光器龙头锐科激光成功上市 为华工、海目星主要供应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7
    • 2018年6月25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简称锐科激光,股票代码:300747.SZ)上市敲钟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标志着锐科激光开启了资本之路,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锐科激光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成和销售。主营业务包括为激光制造装备集成商提供各类光纤激光器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和定制化产品。锐科激光已经连续两年出货量超过1万台,与深圳市创鑫激光、深圳市杰普特光电等厂商一起,是中国国产光纤激光器的三大核心供应商。 锐科激光的产品主要是激光加工和增材制造装备核心部件的工业激光器,为国内光纤激光器的领头企业,用了11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对国产光纤激光器领域各项空白的填补。锐科激光拥有国内一流的光纤激光器研发团队,核心管理层中三人是国家"相关人才计划"专家。在触摸与显示行业里,激光蚀刻机、激光切割机重要供应商华工激光、海目星激光,就是锐科激光的前五大重要客户之一。 实际上,锐科激光最早由海外从事过光纤激光器技术的相关工作的创始人、现任副董事长闫大鹏与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工激光")分别出资3000万元,合作创立,当时名字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原器件及激光器在中国的国产化和产业化研究。闫大鹏当时作为中组部的"相关人才计划"专家,回到国内进行创业。 2010年,锐科激光几款型号的光纤激光器研制成功、技术取得较大突破之时,航天三江看中公司的技术和发展前景,在锐科核心团队的支持下,从锐科激光原有的股东手中收购股份并对其进行增资,华工激光持股比例也由最初的50%下降至3.22%,为锐科激光开拓其它激光设备厂商客户扫除了障碍,锐科激光也开始走向实现光纤激光器的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道路。11年来,锐科激光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25W脉冲光纤激光器产品,第一台100W、1000W、4000W、6000W和10000W连续光纤激光器产品并形成批量化生产,成为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光纤激光器及核心器件研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锐科激光本次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3,2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中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及研发与应用工程中心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11,915.43万元。 锐科激光表示,目前我国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及中高功率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主要是由于国内缺乏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及中高功率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必需的关键元器件生产技术。目前全球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仍以欧美IPG公司、Coherent公司、Trumpf公司和nLight公司等知名光纤激光器企业为主导,产品价格和附加值相对较高,其中IPG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我国在半导体激光的输出光束整型、光纤耦合和封装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能够为中小功率光纤激光器提供泵浦源,但所用的半导体激光芯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同时,光纤激光器使用的特种光纤(如增益光纤以及相匹配的被动光纤)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开发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元器件生产技术、完善国内大功率光纤激光器产业链、实现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元器件的自主可控尤为必要。 锐科激光认为,随着功率的提升,光纤激光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与中小功率光纤激光器相比呈几何级增加,公司现有的研发和试验条件、检测手段等已无法满足大功率光纤激光器产品试验、验证、测试的需要。锐科激光作为我国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的先行者,实施中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及研发与应用工程中心项目,是公司自身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需要。 锐科激光的本次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中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及研发与应用工程中心项目,将促进我国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泵浦源、大功率光纤无源器件、半导体激光芯片及特种光纤的国产化,提升公司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和中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所需的泵浦源、大功率光纤无源器件的研发和生产水平,并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制造成本,增强公司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及中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国际竞争力。 光纤激光器具有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体积小巧等优势。近年来,随着光纤激光技术的发展和下游行业需求的增加,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传统制造、汽车生产、重工制造等行业正越来越多的使用光纤激光器;同时,医疗美容、通信和航空航天领域也开始使用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是焊接、切割、3D打印、深雕刻、表面清洗、精细微加工等激光加工工艺的核心部件,在激光焊接、熔覆和增材制造等领域作为新一代激光光源有逐步取代传统的固体激光器和二氧化碳激光器的趋势。近年来,激光加工工艺在智能手机制造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激光器也开始在智能手机各个加工环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智能手机的触摸与显示器件为例,自从苹果把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应用在手机上之后,电容触摸屏的高灵敏与高透过率两大优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物理键盘和电阻式触摸屏两大产品,从手机行业应用上拉下马来。电容触摸屏产品从苹果大规模采用到完全普及到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但由于受专利以及设备的限制,中国的电容触摸屏市场和生产厂商,在经过了多轮的技术与市场试错后,最后还是选择了专利期满的原始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模式--GFF双层独立传感器电容触摸屏。 在促使中国GFF电容触摸屏行业快速发展,并形成全球最大规模产能的背后,激光加工工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其中激光切割下料、激光线路蚀刻两个工艺,为解决行业加工产能提升、产品性能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激光加工工艺在触摸屏行业的应用经验积累,也促进了国产激光器与激光设备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中,随着国产激光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升级,除了触摸屏加工外,越来越多的零组件生产都开始采用激光加工方式,如常见的元器件激光打标、结构件的激光切割/雕刻/焊接、软硬线路板的激光切割/蚀刻/焊锡、显示器件的异形激光切割/辅材剥离/线路激光蚀刻与修复、半导体芯片的激光蚀刻加工/晶圆激光切割等等,激光加工工艺可以说已经深入到了智能手机制造的各个核心工序环节。 锐科激光表示,下一步目标是实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前三,全力推进"一二三"建设工程,即:建设一个国际一流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和应用研发中心;建设两个国际先进的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和高亮度半导体激光器工艺与测试实验平台;建设三条光纤激光器相关现代化柔性生产线,最终实现核心技术和产品完全自主可控。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2015年开始取代欧洲,首次成为全球激光器最大的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增长至28亿美元左右,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29%。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实施,我国正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以高速列车、大飞机、海洋装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改变世界产业格局,给国内大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