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西尼罗河病毒》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8-30
  • 对德国东北部西尼罗河病毒的初步爆发评估:今年年底首例病例于7月中旬发现,与去年(2019年7月3日)报告的首例病例几乎完全相同的时间发生了2例禽鸟病例。

相关报告
  • 《2020年欧洲的西尼罗河病毒—马科和禽类爆发,2020年9月10日更新》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10-31
    • 2020年9月3日,德国公共卫生当局报告了该传播季节期间德国首次出现人类自发性西尼罗河病毒(WNV)感染。 9月10日,有进一步的人类WNV感染报告。莱比锡(7)、迈森(1)和柏林(1)总共报告了9例。进一步疑似的病例正在调查中。自2020年7月以来,德国已经记录了鸟类中的病毒传播,与2019年类似。在2020年之前,尚未通过TESSy和ADNS分别报告人类WNV感染和禽类爆发,到目前为止,目前尚无此报告。在地图上和监视地图集中都有标识。自2020年传播季节开始以来,已报告在马科中爆发了60次疫情。西班牙(51例,包括塞维利亚省29例)、意大利(6例)、法国(1例)、葡萄牙(1例)和德国(1例)通过ADNS报告了这些疫情,没有通过ADNS报告禽类间爆发疫情。
  • 《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候鸟携带西尼罗热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 编译者: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5-06-16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风险预警与阻断技术团队通过开发一种针对候鸟携带西尼罗热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研究了迁徙鸟类的西尼罗河病毒携带情况,为迁徙候鸟携带病毒的监测提供了可行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 西尼罗河病毒是黄病毒科的一种蚊媒病毒,通过蚊子-候鸟-蚊子循环传播,是重要的全球流行传染病之一。尽管候鸟在西尼罗河病毒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候鸟携带该病毒的监测仍较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候鸟属于野生动物,不易进行捕获或处置。因此难以大规模收集候鸟的组织样本进行病毒分离或检测,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候鸟西尼罗河病毒的检测方法对该病毒的流行监测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该团队开发的创新性扩增子检测方法,用于精准检测候鸟粪便样本中西尼罗热病毒的携带状况。研究人员利用西尼罗热病毒全长基因组质粒对该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并运用这种扩增子检测技术,对2023~2024年期间在新疆玛纳斯湖、博斯腾湖、青格达湖以及乌拉泊水库采集的候鸟粪便样品进行了全面检测,结果显示,候鸟粪便中西尼罗热病毒核酸的阳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