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油田特殊项目测井完成率创新高》

  • 来源专题:油气成藏评价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5-28
  • 冀东油田特殊项目测井完成率创新高。 冀东油田特殊项目测井完成率创新高。 2018/05/23 信息来源: 中国石油报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杨军通讯员喻智勇张文静) 截至5月21日, 冀东油田今年已完成特殊项目测井12井次, 完成率92.31%, 同比提高8.98个百分点, 创近年来新高。 冀东油田不断强化测井施工的现场监管, 加强现场组织协调, 狠抓重点井、重点测井项目, 超前介入测井施工, 明确施工难点和风险管控重点, 做好井眼维护工作。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有效落实, 保障了特殊测井项目有效实施 针对不同区块的特点、冀东油田成立各区块联合监督小组、充分发挥现场督促作用、实现钻、录、测监督一体化; 现场监督期间、抓好通井、短起下、井眼清洁等措施落实、提高测井前井眼准备效果; 测井期间、优化仪器下井方案、保障测井施工有序衔接、全方位为测井施工保驾护航。 近年来, 冀东油田依托科研攻关, 针对特殊测井施工工艺, 不断完善现场施工作业措施, 保障了现场施工效果。

相关报告
  • 《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调整井破纪录创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5
    • 近日获悉,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2021年调整井研究申报井位较上年同比增长29%,投产井数同比增长8%,年增油当量同比增长21%,并创下114万工时无可记录事故的优异成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不仅实现了调整井计划产量目标翻番,调整井申报井数、实施井数、投产井数和年增油气等多项纪录均被打破,为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全年产量历史性突破2000万方贡献了力量。 调整井是南海东部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法宝”之一。2021年初,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围绕调整井四个“一批”、三个“早”、二个“最大化”和一个“推进”的工作思路,控安全风险,解作业难题,补资源短板,压茬推进调整井作业,保障全年目标完成。 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积极实行调整井井位研究一批、审查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策略,聚焦老油田开发后期挖潜技术难题,坚持“聚焦难点,潜心研究,整体申报”,在稠油小井距挖潜、底水油藏边部弱井控区、双特高后期井间剩余油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2021年全部井位目标在第一季度就完成了申报,为后续钻完井、采办留足时间窗。 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生产作业部按照“早启动、早准备、早实施”的三早原则准备,同时明确核心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根据产量贡献大小,作业难易,滚动制订发布调整井作业计划,打通各作业节点。通过探索环评备案制和创新推动水基钻井液重复利用、规避渔业产卵期等方式提前调整井投产进度。 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及国产化工具应用,在创新驱动下,定向井导向工具、随钻测井工具、一次多层压裂充填防砂工具和电泵机组等一系列国产工具成功实现应用。同时,项目组紧密围绕“两提一降”目标,开展总监区块承包,“一井一策”,实现钻前协调、作业实施、钻后分析总结的闭环管理。作业计划一月一滚动,重难点井的实施以党员承包井模式开展,有力提升了调整井全年作业质量和效率。其中,恩平油田提速20.86%,平均机械钻速高达49.08米/小时,生产时效高达96.68%,累计节省工期66天。全年调整井2500米当量井深钻井周期、完井周期、钻井成本再创近5年最好纪录,实现了南海东部油田调整井作业质量效益新突破。
  • 《冀东油田形成密集丛式大斜度钻井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4
    • 3月1日,记者从冀东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获悉,科研人员围绕油田密集丛式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瓶颈,积极开展科研攻关,钻井技术指标不断被刷新。 井眼轨道设计创国内新高。科研人员创新形成以轨道自寻优技术为核心的井眼轨道整体防碰设计新方法。南堡1-3人工岛实现了243口超大丛式井组的安全钻进,钻井数量和密度均创国内最高纪录。 井眼延伸能力突破极限。科研人员研究出摩阻扭矩预测技术,实现大斜度井不同工况条件下全井筒的动态摩阻扭矩预测分析;发明以降摩减扭、井眼清洁及高效润滑等经济适用的关键工具和产品,密集丛式大斜度井井眼延伸能力由3000米延伸至5000米以内。 安全优快钻井提速提效。科研人员研制适用于强非均质地层混合布齿PDC钻头与大斜度井定向钻进牙轮-PDC复合钻头等系列高效钻头,创新形成稳定井壁的微纳米强封堵技术、水基钻井液自由水控制技术,实现密集丛式大斜度井玄武岩、硬脆性泥页岩等复杂岩性地层的安全优快钻进,机械钻速同比提高25%以上,钻井周期同比缩短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