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拆分Windows和设备部门 聚焦云+人工智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03
  •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向所有员工发送的电邮中透露,微软的组织架构正发生重大变化。由于营收增长乏力,Windows和设备部门(Windows and Devices Group)正被拆解,主管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on)即将离职。他自2013年起就开始领导微软的Windows业务。

    纳德拉在邮件中指出,迈尔森正在“微软之外寻找职业生涯的下一个篇章”。迈尔森表示,他将留在微软数月来帮助此次重组。

    微软将成立“体验和设备”部门(Experiences & Devices org)和“云与人工智能”平台(Cloud + AI Platform),分别由执行副总裁拉杰什·贾哈(Rajesh Jha)和斯科特·格思里(Scott Guthrie)领导。Windows和设备部门的部分职员将归入新创立的两个工程部门。具体来说,设备业务(包括Surface系列产品)以及Windows的新功能开发业务归入前者。而Windows的平台技术归入后者,这类技术允许微软的合作商在这一平台上打造自己的设备、应用和服务。这一新部门还将涵盖混合现实业务(包括微软的Hololens设备及其人工智能业务)。

    贾哈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微软工作。2006年以来,他一直领导着Office以及后来的Office 365的开发和工程团队。格思里自1997年起供职于微软,主管过微软的一些企业软件、工具和云团队。

    执行副总裁哈里·舒姆(Harry Shum)继续领导2016年创立的人工智能与研究部门(AI & Research),不过该部门略有精简。

    微软此前的几个关键部门分别是Windows和设备、Office、云和企业、人工智能与研究以及游戏。今天的调整令这一布局发生了极大改变,不过游戏部门并未受影响。微软收购的LinkedIn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运营,也未受影响。

    纳德拉指出,这些举措是微软聚焦“智能云和智能边缘”的目标的一部分。

    在电子邮件中,纳德拉告诉员工,他们“需要推动自己以超越康威定律”。以计算机程序员梅尔文·康威(Melvin Conway)命名的康威法则指出:“设计系统的组织,其产生的设计和架构等价于组织间的沟通结构”。

    1997年,微软收购了迈尔森的公司Interse,自此他进入微软工作,当时他主管Exchange团队。在主持Windows Phone业务后,他在2013年被任命为Windows团队主管,后来又成为Windows和设备部门主管。该部门的业务包括Windows、Surface、Xbox、Windows Server以及HoloLens。过去几年,他一直是微软高级领导团队(Senior Leadership)的一员。

    不管怎么演变,微软的商标一直是一扇窗户。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大量用户。但这次架构重组使微软更加专注于云服务。纳德拉让微软把重点放在了增长最多的领域。而Windows将成为公司的一分子,不再像过去那样是焦点。

    在公共云市场中,Azure仅次于亚马逊的AWS云服务。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司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在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拥有34%的份额,而Azure的市场份额为13%,高于谷歌和IBM的云产品。

    Gartner分析师埃德·安德森(Ed Anders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点不再是Windows,而是云业务。

相关报告
  • 《聚焦军事领域 发力人工智能》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1-27
    •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理念、生活方式和探索方向,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和发展,也将对未来战争作战样式、作战空间和作战手段产生深远影响。各主要国家在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同时,也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   俄罗斯——   突出军用优先   注重实战检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俄罗斯已将人工智能列入优先发展领域,以此促进军事现代化和智能化,争夺战略制高点。   俄罗斯先后出台了《2018~2025年国家武器装备计划》《2030年前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等战略规划,组建国家人工智能中心、机器人技术发展中心等,用以开展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俄军目前在陆海空各个作战域内,都开发和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拥有了相当规模的无人作战力量。   陆上拥有以“天王星”系列和“平台-M”“阿尔戈”等型号为代表的无人战车。空中拥有遂行侦察、指挥和通信中继任务的“石榴”-4、“超光速粒子”近程无人机,“海鹰”-10、“前哨”等中型无人机。水下在役“大键琴”-1R大型、“马尔林-350”小型、“视野-600”微小型无人潜航器等,特别是“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可携带200万吨TNT当量的核战斗部。   从2015年开始,俄军在各军区和舰队组建战斗机器人连,大量列装机器人,不断组织人工智能演练。此外,俄军加快作战理论研究和新型装备系统研发,并在叙利亚和乌克兰东部战场进行实战检验,为无人作战系统的研发改进提供可靠依据。在2016年初的叙利亚军事行动中,俄军首次使用6台“平台-M”履带式无人战车和4部“暗语”轮式无人侦察车参与进攻并占领敌方阵地,开创了地面无人装备从辅战走向主战的实战先例。   当前,俄军正加紧将人工智能系统与无人机、导弹等相结合,以应对未来的智能化战争时代。   美国——   制定长期规划   强化技术引领   美军一直注重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布局,具有明晰的发展战略、具体的战术模式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2000年开始,美国防部就通过定期更新无人装备发展战略与路线图,加强无人装备与技术发展的顶层规划。   2014年,美国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为关键支撑技术的“第三次抵消战略”。2016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布报告《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提出了美国优先发展的人工智能七大战略方向和两方面建议。美国军方相继制定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规划、重点项目设想、技术标准规范,着力构建研发生产和作战运用体系,推动智能导弹、无人自主空中加油等项目的部署。   目前,美军现役无人装备仍主要采取遥控或预编程方式进行控制,预计未来将在无人装备自主性、有人-无人协同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美军还希望通过进一步开发神经技术,在未来战场上使作战人员能够与系统进行思想交互,最终实现人工智能系统的意识连接和类人化思考。   随着一系列新型作战概念和相关军事应用项目的部署,美国正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向武器装备系统和无人作战体系的转化进程,以抵消对手作战能力,维持绝对军事优势,维护其全球霸权。   英德以——   推进资源融合   各辟发展路径   英国把人工智能战略定性为国家重点战略,并制定了“高校为源、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注重与世界顶级高校和成熟的公司合作,探索在未来战场上保持军事优势的途径。2018年9月,英国宣称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名为“智人”的人工智能军事机器人,能够扫描城市战场,发现隐藏敌人,并将信息发送给士兵。   作为传统的工业强国,德国将人工智能视为维持德国竞争力、保障德国未来的关键。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德国,于2018年发布了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战略》,计划2025年前在联邦层面投入约30亿欧元,打造“人工智能德国制造”品牌。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方面,德国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德军已经大批量装备具有智能化信息感知与处理能力的数字化系统,德国空军的“台风”战斗机,已成功实现与遥控载具的互联互通,可同时领受和执行作战任务。   以色列国土狭小、周边形势复杂,强烈的不安全感是促使其发展人工智能的强大动力,而深度军民融合,则为以军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提供了先进技术、充裕资金和高水平人才。其国家级人工智能计划——军队和希伯来大学合作的“塔楼”计划,就为以色列国防军提升智能化水平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   如今以色列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军用无人机出口国,出口量约占全球的60%,其中,“赫尔墨斯”“云雀”等无人机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近期在亚阿战争中令人关注的阿塞拜疆无人机,不少就是从以色列引进的。以色列“守护者”无人车,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控的自主式无人车。以海军则装备有“保护者”“黄貂鱼”“海鸥”等多型无人水面艇,其中“海鸥”无人水面艇可执行反潜、反水雷、反蛙人等多样化任务。
  • 《微软将发布安全人工智能产品,帮助客户追踪黑客》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4-03-15
    •       微软公司计划在4月1日发布人工智能工具,帮助网络安全工作者制作可疑事件的摘要,并找出黑客用来掩盖其意图的狡猾方法。大约一年前,微软推出了Copilot for Security,此后一直在企业客户中试用。微软安全营销副总裁Andrew Conway表示,测试公司包括英国石油公司(BP Plc)和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目前拥有“数百家合作伙伴和客户”。客户将根据使用情况支付费用,就像他们使用该公司的Azure云服务一样。       安全Copilot是微软正在进行的努力的一部分,该努力旨在为其主要产品线注入合作伙伴OpenAI的人工智能工具,并说服企业客户购买订阅。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生成内容和合成公司数据,但它也会犯一些代价高昂或令人尴尬的错误。由于计算机安全是如此关键,风险如此之高,康威表示:“这家软件巨头对这款Copilot格外小心。该软件将OpenAI模型的强大功能与微软收集的大量安全特定信息相结合。考虑到用例的严重性,我们正在做很多事情来解决(风险),包括寻求对产品及其不足之处的持续反馈。尽管如此,今天安全仍然是一个安全产品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地方。这就是这个领域的本质。”       Copilot与微软的所有安全和隐私软件配合使用,提供了一个助手窗格,可以生成摘要并回答问题。例如,该公司的一个安全程序已经收集了各种安全警报,并将相关警报合并为一个事件。现在,当用户点击每个事件时,Copilot可以总结数据并编写报告,这通常是一个耗时的过程。通常在攻击过程中,黑客会使用复杂的编程脚本来混淆他们试图做的事情,使其更难跟踪。Copilot旨在解释攻击者的目的。       Conway说,该软件将使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工作者能够胜任更复杂的任务,并帮助新员工更快地掌握速度,补充他们的技能。微软表示,在测试中,新的安全人员的表现快了26%,准确率提高了35%。这很有帮助,因为网络安全行业正遭受长期劳动力短缺的困扰。       微软表示,人工智能程序还可以连接到竞争对手的安全软件,而不仅仅是微软的。英国石油公司负责网络防御的副总裁奇普·卡尔霍恩表示,20至30名员工一直在测试Copilot。他说,设置它只需要点击一两次,但他的安全专业人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真正习惯使用这个工具。他的团队中的一些成员正在使用Copilot来寻找威胁,依靠人工智能快速扫描大量数据和警报,寻找安全漏洞的证据。更有经验的分析师可以向工具提问——用简单的英语加上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安全语言。例如,分析师可以要求提供证据,证明黑客正在使用“陆上谋生技术”通过英国石油公司的系统,这种攻击使用网络自己的工具来躲避安全防御。这种入侵在与俄罗斯和中国有关的黑客中很受欢迎。      卡尔霍恩说:“坏人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也必须更快,所以像这样的工具真的对我们有帮助。”他的团队还利用公开的模型构建了自己的定制人工智能工具。“它还不完美。它会变得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