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水务靠卖资产盈利不靠谱 屡遭处罚 退税优势尽失》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wangyang
  • 发布时间:2020-05-24
  • 作为一家环保行业的代表性公司,国中水务近两年一直依靠“败家”式出售公司资产才避免了亏损局面。在拥有一手“退税”的好牌下,却因子公司屡屡环保违规而被打个稀花烂。

    4月28日,国中水务发布了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0.63亿元,同比下滑25%;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168%。营收数据的不乐观,其实早在21日发布的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中提前呈现:一季度污水处理共计3013.0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量同比下滑26.50%;污水处理的结算量为3396.46万立方米,同比减少26.98%。与此同时,其另一项主要业务,自来水供应量一季度为676.84万立方米,同比减少了19.60%;售水量为556.3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6.84%。

    相较一季度营收数据的下滑,国中水务2019年年报数据却是不错的,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14.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4.13万元,同比增长89.85%。《红周刊》记者仔细研读了国中水务近年财报资料,发现其近几年的经营状况其实是不断恶化的,近两年一直依靠“败家”式出售公司资产才避免了亏损局面。作为一家环保行业的代表性公司,在拥有一手“退税”的好牌下,却因子公司屡屡环保违规而被打个稀花烂。

相关报告
  • 《2017年中国水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7-08-04
    • 2017年将进入投资高峰,随着近年来环保政策的密集发布,水环境产业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水环境PPP项目热度最高。截至2017年1月,在财政部入库PPP项目中占超过20%的环保类项目中,超过八成为涉水项目。众多业界人士指出,2017年万亿级水环境治理项目市场将迎新一轮发展契机。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入库PPP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环保类项目2334个,占全部入库项目总数的20.7%。多位专家指出,随着水十条部分指标考核临近,2017年水环境治理投资将达到峰值,水环境PPP万亿市场空间将释放。   2016年环保部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内地表水,尤其是十大流域的水质有所改善。2016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1940个断面中,除33个断面因断流未进行监测外,其余断面均开展监测,其中,Ⅰ类水质断面54个,占2.8%;Ⅱ类679个,占35.6%;Ⅲ类579个,占30.4%;Ⅳ类296个,占15.5%;Ⅴ类98个,占5.1%;劣Ⅴ类201个,占10.5%。与2015年全年水质相比,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68.8%,上升2.8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上升0.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   当前,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制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宽松,部分传统工艺处理后的达标水为劣V类水,导致水质不断恶化。《重点流域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达到优良,松花江、黄河、淮河、辽河在轻度污染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海河污染程度得到缓解,三峡库区水质保持良好。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及跨界水体水质保持稳定。   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沿海省(区、市)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于V类水体。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十二五我国重点流域管理的思路是,分区管理、总量减排、风险防范,在此基础上,十三五规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水环境控制单元为空间管控载体,着力设计四大战略任务,即治污减排、生态保护、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并最终将水十条从路线图变为施工图,实现水十条确定的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与目标。十三五期间,针对流域水环境的突出问题,将推行分类施策,按照重要河流、重要湖库、重大调水工程沿线、近岸海域、城市黑臭水体等五大重点治理方向,实行有限目标的综合治理。   2017年水处理的重点领域主要是黑臭水体治理。根据水十条的要求,2017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环保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082个。其中,34.9%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开展项目前期相关工作,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住建部黑臭水体治理专家则表示,水环境治理最根本的是,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未来建设的难点在城市管网方面。有预测显示,”十三五”期间,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中仅截污管网需求逾1700亿元。
  • 《得益于稳健的盈利增长,中兴通讯重振信心》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19-10-22
    • 或许最近的几个月,中兴通讯(ZTE)一直在不安中蛰伏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其2019年上半年的财务状况却引起外界极大的关注。 仅从财务状况来看,很难衡量该公司业务的表现,在2018年上半年,中兴发现自己成了特朗普政府的靶子,不过该团队现在正在大肆宣传自己,似乎是在一个非常嘈杂的市场中获得了关注。在考虑主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时,中兴常常被忽视,但它确实值得一提。 其在2019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6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利润大幅增长118%到2.1亿美元。该团队目前预测,今年前9个月的利润将在5.3-6.4亿美元之间。 这些数字听起来可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就是在去年此时,特朗普总统和他的政府将准星瞄准了中兴。2018年5月,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对中兴下达出口禁令后,中兴宣布其主要运营活动已停止。没有美国在中兴供应链中的补充,该公司几乎已经倒闭,不过因为一些让步,现在看来一切如常。 这就是为什么同比增长度在很大程度上无关紧要的原因。去年此时,中兴还只是一家空壳公司,正为生存而战。 不过话虽如此,该公司正像其竞争对手一样朝着5G终点线迈进,现在它需要让潜在客户相信,它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创新性合作伙伴。因为任何一家电信公司提供设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因此魅力攻势已经开始。 首先,让我们从研发投入说起。中兴表示,其在2019年前六个月的研发投入约为9亿美元,占同期总收入的14.5%,较之2018年同期的12.8%有所增长,新数据略高于华为去年分配给研发的13.8%的收入(估计)。这家国内的竞争对手承诺在2019年将这一数字提高15-20%,不过要等到完整的年度财务数据公布后才能知道总体比例。 相比之下,爱立信表示,其2018年净销售收入的18.5%归于研发,到2019年上半年末,这一数字增至18.7%。在诺基亚,今年前六个月18.4%的净销售收入直接用于研发部门。 这部分业务最近主要集中在基本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核心芯片组的开发上。该公司已完成了7nm芯片组的设计和量产,目前正处于5nm芯片组的研发阶段。 所有这些已经让该公司获得了3700项5G专利,不过这一数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显著增加。中兴还表示,它正在与中国多所大学合作,从中招聘5000名新员工,以加强研发队伍。在供应商面临空前严格的审查之际,这些数字再次被公之于众,以提高企业的声誉。 当然,当我们讨论创建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概念以及加强审查时,安全性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过去几个月里,中兴或许成功避免了美国的攻击,因为华为一直是主要目标,但作为一家部分国有化的实体,这些问题永远不会太远。这就是网络安全中心将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 这些网络安全中心开设于南京、罗马和布鲁塞尔,将允许潜在客户在网络中安装任何设备或软件之前,先测试和验证公司的安全证书。尽管这是业界和政府一直在呼吁的一种透明行为,但一些人还是不会相信这是确保弹性的万无一失的方法。 这项工作的结果是,迄今为止,与世界各地电信公司签署了60份谅解备忘录(MoU),在20个行业垂直领域进行了50次5G演示,开展了300次战略合作,推出了200款5G产品。 人们往往很容易忽视中兴,将其定性为穷人版的5G网络基础设施,但这些数据表明,中兴足以跻身一流行业之列。中兴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它正大步进军西方市场,而这些市场如今正因为安全和价格问题变得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