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果蝇的免疫细胞能运输氧气》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8
  • 2024年6月26日,汉阳大学Jiwon Shim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Drosophila immune cells transport oxygen through PPO2 protein phase transition的文章,揭示了果蝇免疫细胞在氧气运输中的新作用,揭示了免疫和呼吸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发现了果蝇的晶体细胞(crystal cell,一种髓样免疫细胞)通过前烯醇氧化酶2(prophenoloxidase 2, PPO2)蛋白的相变调节呼吸的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首先解决缺乏crystal cell的幼虫全身缺氧的问题。众所周知,昆虫严重依赖气管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循环系统或免疫细胞几乎没有贡献。然而,作者发现晶体细胞在氧气运输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细胞引导血细胞在气管和循环之间移动以收集氧气,然后将氧气捕获在crystal cell内PPO2的晶体结构中。Crystal cell或PPO2的缺失,或PPO2铜结合突变体的表达,导致了在常氧条件下的缺氧反应,突出了这些细胞在维持氧稳态中的重要性。

    对环境氧气水平对果蝇血细胞行为的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氧气浓度塑造了血细胞的生态位。在常氧条件下,血细胞保持恒定数量,其中一些在血淋巴中循环,另一些则在造血袋中。缺氧会触发血细胞从循环中撤回到造血袋,而高氧会增加循环血细胞的数量。这种动态反应与细胞死亡、增殖或造血的变化无关,这表明血细胞的行为直接受氧气水平的调节。作者发现气管是驱动血细胞移位的关键因素。外周神经系统(PNS)的感觉神经元激活激活素-β(Actβ)-dMad2通路,该通路介导常驻血细胞的营养微环境。然而,在环境氧气水平变化期间,气管在血细胞粘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造血袋内的气管中产生的过氧化氢(H2O2)诱导血细胞和气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与PNS神经元介导的发育粘附无关。

    Crystal cell在控制血细胞运动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研究发现,crystal cell而不是浆细胞对自身和浆细胞向造血袋的运动和内部氧气稳态至关重要。包括PPO2、碳酸酐酶2(CAH2)和铜离子调节剂在内的几个基因的crystal cell特异性下调阻碍了缺氧后血细胞向造血袋的迁移。这强调了crystal cell在协调血细胞动力学以响应不同的氧气供应方面的重要作用。氧被证明是在纤维素晶体中建立PPO2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氧气的可利用性可能来自气管,对晶体细胞内PPO2晶体的产生至关重要。PPO2蛋白含有一个结合氧的铜血红素结合结构域,其吸收光谱在340nm处显示峰值,这是氧结合双铜中心的特征。氧、中性pH和铜的存在都是在crystal cell内形成PPO2晶体所必需的。

    作者进一步阐明了PPO2的相变及其在氧化中的作用。缺氧引发PPO2晶体比例的降低,同时伴有胞浆pH的降低和CAH2 mRNA水平的增加。PPO2晶体溶解成其胞浆形式有助于crystal cell细胞转移到造血袋,在那里它们可以被复氧和再结晶。PPO2的这种动态相变充当氧气库,有助于动物呼吸和维持氧气稳态。PPO2被证明支持内部O2稳态。研究发现,在常氧条件下,crystal cell中携带PPO2 RNAi的PPO2Δ突变体和幼虫表现出更高数量的气管末端分支,这种表型不会因缺氧而加剧。高氧条件挽救了PPO2Δ突变体幼虫气管末端分支表型的增加,使分支数量恢复到野生型水平。这些发现表明,crystal cell中的PPO2在促进组织氧合和维持内部氧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作者探讨了crystal cell介导的幼虫呼吸。观察到只有61%的PPO2Δ突变体存活到三龄,这相当于在常氧条件下培养的lzr15突变体幼虫的存活率。当在缺氧条件下培养时,PPO2Δ突变体幼虫的存活率进一步降低到33%,这表明PPO2在crystal cell中对动物在所有条件下的生存起着关键作用。美洲鲎(Atlantic horseshoe crab)血蓝蛋白在crystal cell中的表达有效地恢复了PPO2的呼吸功能,强调了这种机制在呼吸中的进化保守性和意义。

    总之,这项研究为果蝇免疫细胞,特别是crystal cell,通过PPO2的相变在昆虫呼吸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它为免疫细胞的多功能性质及其对免疫以外的基本生理过程的贡献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昆虫生理学的理解,而且为探索动物呼吸免疫细胞的进化起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583-x
相关报告
  • 《Nature:免疫细胞抵抗COVID-19的“必需”要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09
    • 自从去年年底出现新型冠状病毒以来,世界各地的免疫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开发疫苗来预防COVID-19,从而结束全球大流行。截至2020年11月,三家制药公司发布了早期数据,显示其疫苗在3期人体试验中具有很高的保护率,但有关人体在疫苗接种或感染后如何发育并保持免疫力的问题仍然存在。 BIDMC病毒学和疫苗研究中心主任Dan Barouch及其同事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新论文,阐明了恒河猴中抗体和免疫细胞在保护SARS-CoV-2(引起COVID-19的病毒)中的作用。 Barouch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定义了抗体与T细胞在猴中针对COVID-19的保护中的作用。我们报道,需要相对较低的抗体滴度(血液中的抗体浓度)进行保护,这些知识对于开发下一代疫苗,基于抗体的疗法以及COVID-19的公共卫生策略至关重要。” 基于先前的发现,SARS-CoV-2感染可保护恒河猴免于再次感染。Barouch及其同事从感染后恢复的动物中纯化并收集了抗体。他们对12只未感染的猕猴施用了各种浓度的抗体,并观察到针对SARS-CoV-2攻击的保护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接受更多量抗体的动物受到的保护更为彻底,而接受更少量抗体的动物受到的保护则较少。类似地,当研究人员对6只猴子进行主动SARS-CoV-2感染时,给予不同浓度的纯化抗体时,给予较高剂量的猕猴显示出更快速的病毒控制。 在第二组实验中,Barouch及其同事评估了特定免疫细胞(CD8 + T细胞)的作用,该方法通过从已经从SARS-CoV-2感染中恢复过来的动物中去除这些细胞来帮助抵抗病毒。这些免疫细胞的去除使动物在再次暴露于SARS-CoV-2之后容易受到感染。 Barouch说:“我们的数据确定了抗体和T细胞在猴中抵抗COVID-19的作用。仅抗体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包括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如果抗体水平不足,T细胞也将起到帮助作用。鉴于人类试验的最新成功疫苗结果,以及这些疫苗和其他疫苗在春季广泛使用的可能性,这种保护相关性非常重要;因此,未来的疫苗可能需要根据免疫相关性而非临床来获得许可功效。”
  • 《Nature | 词典级全免疫细胞-全细胞因子互作响应测序集》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08
    • 2023年12月6日,,broad研究所Nir Hacohen和Ang Cui共同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Dictionary of immune responses to cytokines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文章。作者生成了一个庞大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对小鼠淋巴结中的17种免疫细胞类型对86种细胞因子的反应进行了详细描述。这个全面的“免疫词典”揭示了每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每种免疫细胞类型特异性转录组变化,提供了细胞因子多效性的全局视角,并为推断任何反应底层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对词典的分析显示,大多数细胞因子(如IL-1β)在每种免疫细胞类型中触发了不同的反应。虽然I型干扰素诱导通用的抗病毒程序,但IL-1细胞因子引发了细胞类型依赖的具体响应:中性粒细胞炎症、DC迁移、Treg抑制等。这解释了细胞因子的多效性。 作者利用词典系统地表征了各种细胞类型中由细胞因子驱动的极化状态,鉴定出了60多种状态,包括IL-18诱导的多功能NK细胞等。即使在没有抗原受体信号的情况下,作者也观察到了这种可塑性。这些对环境信号引起的状态的参考图推进了学界对免疫细胞激活的认识。 作者绘制的细胞因子产生和反应的图谱量化了细胞因子网络中罕见细胞的作用,并揭示了广泛的互连性——大多数细胞可以影响和响应大多数其他细胞。作者还开发了一种免疫应答富集分析计算方法,用于推断转录组中的细胞因子活性和免疫细胞极化。该算法应用于抗PD1治疗揭示了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预期极化,突显了这种方法在推断任何免疫反应底层的细胞间通信方面的实用性。总之,这个强大的体内细胞因子反应的单细胞词典为深入了解细胞因子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推断各种免疫背景下的细胞间网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