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电入渝”首批电源项目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6
  • 北京6月15日电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近日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实现投产发电。这批机组由中国华电、华润集团开发建设,是疆电外送特高压第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的首批电源项目,将通过“风光火热储一体化”模式,应对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发挥电力供应“稳定器”作用,助力重庆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总投资547亿元,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装置,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本次投产的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发电煤耗、调峰性能、厂用电率等参数均处于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同步建设了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烟囱出口污染物浓度实现全时段超低排放、优于燃气机组排放标准。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90047-1.html
相关报告
  • 《含100MW光热!“疆电入渝”4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可研招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02
    • 2月27日,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就其“疆电入渝”哈密4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进行公开招标。 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项目概况:“疆电入渝”项目为哈密北至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该工程起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北换流站,落点为重庆,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全长约2277公里,线路主要由西北至东南走向,哈密北至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额定电压±800kV,额定送电容量为800万千瓦,配套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火电4×100万千瓦,新能源1020万千瓦(风电800万千瓦,光伏2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 本次招标项目建设规模为新能源410万千瓦,包括风电280万千瓦、光伏120万千瓦、光热10万千瓦、暂定储能40万千瓦/80万千瓦时。 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范围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收集或补充勘测场址区域风光资源数据等资料;编制项目建议书;储能配置方案研究;地形图测量;编制风资源分析报告;编制风机选型专题报告;编制太阳能资源分析及光伏组件选型专题报告;编制光热项目技术方案及主机选型专题报告;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敏感性因素排查及前期专题报告技术支撑等,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技术规范及要求。 主要资格要求 1、投标人资格要求: (1)投标人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 (2)投标人具有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勘察)专业甲级资质或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 2、技术负责人要求:投标人拟派的技术负责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近五年(自2018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日止,以可研或初设或施工图设计或勘察设计或EPC总承包的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具有1个总装机规模40万千瓦及以上风电项目和1个总装机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光伏项目的可研或初设或勘察设计或EPC总承包项目工程中担任技术负责人(同一负责人完成同一项目的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勘察设计及EPC总承包等多阶段业绩时只能统计一次个人业绩)。 【投标人须提供技术负责人职称证、任命书、业绩合同(至少包含合同首页、服务内容、合同规模、签署时间等显示合同主要信息的关键页,价格部分可隐去)彩色扫描件等证明材料等相关证明文件,且任命书注明的项目名称须与提供的业绩合同名称一致;在计算技术负责人业绩时,其担任过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业绩或设总业绩可以互认】 3、财务要求:投标人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近三年(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构审计的财务报告;3、业绩要求:投标人近五年内(自2018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日止,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具有1个总装机规模40万千瓦及以上风电项目和1个总装机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光伏项目的可研或初设或勘察设计或EPC总承包业绩(投标人完成同一项目的多阶段业绩只能统计一次企业业绩)。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3年2月27日到2023年3月20日;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均为2023年3月20日11时。 此外,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中广核750MW海上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17
    • 11月15日,中广核惠州港口二7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在陆上集控中心、220千伏海上升压站、66千伏集电线路先后完成带电后,随着52#、54#集电线路12台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徐徐转动,项目首批装机容量共计123兆瓦风机顺利并入广东电网,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并网发电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为粤港湾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共分两期建设,港口一25万千瓦项目已于2021年12月28日全容量投运,港口二75万千瓦项目于2023年3月15日开始海上风机基础施工,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实现海上主体工程开工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将于年内实现全容量投运。 港口二项目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南部海域,水深31至40米,距离陆地最近距离约22公里,布置10台8.5兆瓦风机、45台12兆瓦风机、9台14兆瓦风机,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同时扩建陆上集控中心。 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先后于今年6月11日完成首台风机吊装,8月11日完成海上升压站吊装,9月23日完成广东省首台14兆瓦风机吊装,10月14日完成全场风机基础施工,11月9日完成陆上集控中心受电,11月10日完成海上升压站受电,目前风机吊装工程完工在即。 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0亿千瓦时,等效节省标煤消耗约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6000公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持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