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研究员警告称,快速永久冻土融化未被认识到对景观的威胁》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08
  • Guelph大学科学家梅里特·图雷茨基(Merritt Turetsky)领导的一份新报告称,一个隐藏在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北方地区永久冻土的“沉睡巨人”将对全球变暖产生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在数十亿厘米的表层土壤中逐渐发生永久冻土融化,从而影响向大气释放的碳。但是,图雷茨基和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正在寻找一些截然不同的东西:永久冻土的快速崩塌,可以通过沉降,洪水和山体滑坡在短短几个月内改变景观。

    “我们正在观看这个沉睡的巨人在我们眼前醒来,”Turetsky说,他是加拿大综合生态学研究主席。

    该小组在5月2日的“自然”杂志的评论中讨论了突然解冻对碳排放估算,北方生活方式和气候政策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将来自永久冻土带各种环境的突然解冻研究的结果汇总在一起,以估计整体效果。

    多年冻土影响北半球大约四分之一的土地。这些冷冻土壤在数千年内锁定了死亡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物量中的碳,防止其分解并使其远离大气。因此,多年冻土地区的土壤现在含有两倍的碳 - 约1.6万亿吨 - 与大气中含有的碳一样多。

    “我们在永久冻土含有大量冰的地区工作,我们的油田正在被这种冰的突然坍塌所摧毁,而不是逐渐衰退几十年,但很快就会持续数月到数年,”图雷茨基说。

    共同作者,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地质学家米里亚姆琼斯说:“这种突然解冻正在改变森林生态系统,解冻湖泊和湿地,导致景观的大规模改造,不仅影响碳反馈对气候的影响,而且还在改变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破坏性的基础设施。“

    Turetsky在描述解冻湖泊和山体滑坡的形成,引发土壤和沉积物大量流入河流和溪流时说:“它的发生速度比任何人预测的要快。我们发现突然的永久冻土融化影响不到20%的永久冻土带,但碳这个相对较小的地区的排放有可能使与永久冻土融化相关的气候反馈翻倍。“

    与逐渐解冻主要影响地表并缓慢地穿透地面不同,突然的永久冻土融化会更快地破坏更深的碳储存。此外,突然解冻比逐渐解冻释放出更多的甲烷 - 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气体。

    在他们的论文中,该团队要求对北极永久冻土进行更多测量和监测,以及改进模拟和报告解冻对气候的影响。

    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名誉教授Dave McGuire说:“迫切需要在表示突然解冻对地球系统模型碳循环的影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如何从突然释放碳中的信息。解冻可能会影响碳管理战略的实施,以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长。“

    研究人员表示,快速永久冻土层的崩塌会产生局部,国家和国际影响,从改变北方的传统旅行和狩猎模式,到导致公路和铁路线路的基础设施损失,使得更难以达到旨在限制的排放目标全球暖化。

    尽管北部永久冻土和气候受到威胁,但图雷茨基仍然持乐观态度。

    “如果我们可以限制人类排放,我们仍然可以遏制气候变暖带来的最危险后果。我们的行动窗口越来越窄,但我们仍然拥有它,并且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改变以拯救北极,以及地球的气候随之而来。“

    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教授泰德舒尔(Ted Schuur)表示,“旨在将创意和人们聚集在一起创造新知识的综合科学对于了解永久冻土区域在影响气候的范围内的突然解冻影响至关重要。”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30日

相关报告
  • 《北极河流提供了永久冻土融化释放碳的指纹》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13
    • 气候变暖与目前冻结在北极永久冻土中的碳的加速释放之间的反馈是当前气候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本周,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使用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对西伯利亚-北极四条大河的碳进行测定,以确定欧亚大陆北部永冻土释放旧碳的模式。 北极的永久冻土和泥炭地构成了全球碳循环的冰冻巨人。在最顶端的几米,北极永久冻土储存的碳几乎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两倍,是大气中甲烷的200多倍。随着气候变暖的进程,目前处于休眠状态的大量冻土碳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融化和动员起来,然后可能会向大气中添加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从而加速气候变暖。这种气候-碳反馈很难评估,因为整个北极地区的冻土融化差异很大,而且来自偏远地区的数据有限。这项新的研究为利用大型河流的放射性碳信号了解其流域的冻土融化和碳动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河流在其集水区从不同来源运输碳,包括从融化的冻土或塌陷的泥炭中动员的碳,以及来自土壤表面的碳。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帮助我们从这些不同的来源中区分碳。 在深层永久冻土或泥炭沉积物中保存了数千年的旧碳,因此在土壤表面所含的放射性碳比现代碳要少。研究人员将不同沉积物的放射性碳数据库与对河流中放射性碳的监测相结合,计算了西伯利亚大河流Ob、Yenisey、Lena和Kolyma中多年冻土和泥炭的通量。 研究表明,永冻土和泥炭碳只占这些河流中溶解的有机碳的12%,但占有机颗粒碳的一半以上。季节差异表明,季节性冻结的活跃层和表面永久冻土层的逐渐融化是永久冻土区和泥炭区溶解形式的碳的主要来源,而颗粒状碳的主要来源是数千年前形成的深层沉积物的塌陷。河流间溶解的相对数量与颗粒状永久冻土和泥炭碳的相对数量的差异,与其流域内永久冻土的类型和范围的差异是一致的。 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教授、该研究小组负责人奥尔扬•古斯塔夫松(Orjan Gustafsson)补充称:“河流中有机微粒碳的放射性碳信号,可能是未来几十年监测永久冻土融化释放碳的一个敏感工具。”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7日
  • 《永久冻土层融化导致北极海底快速发生变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3-29
    • 许多研究表明,整个北极地区的冻土层融化会造成北极土地的不稳定,并对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土著社区产生负面影响。日前,美国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MBARI)的一项研究首次记录了北冰洋边缘的水下永久冻土层融化是如何影响海底的,以及近海海底形态发生的显著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使用舰载声纳和自主水下航行器对海底进行重复测绘是这项研究工作的关键。对加拿大波弗特海的高分辨率水深测量显示,2010年至2019年,海底形态发生了快速变化,出现了多个大型洼地。 研究人员记录了这些形状不规则的陡峭洼地的形成过程。最大的椭圆形洼地深28米,长225米,宽95米。研究小组将这些变化归因于自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以来,冻结在北极大陆架下的永久冻土沉积物逐渐变暖,导致间断性性海底崩塌。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导致年平均温度上升是北极陆地永久冻土层融化的原因之一。研究小组记录的变化源自更古老、更缓慢的气候变化,这些变化与上一个冰河时代中人类的出现有关。数千年来,类似的变化似乎一直在发生。 永久冻土层融化产生的微咸的地下水沿着残存的永久冻土层的底部边缘向上渗透,加速了上覆沉积物中永久冻土层的融化。充满水的洞穴取代了曾经残留在永久冻土层内的冰。这些洞穴发生周期性地坍塌,形成大型天坑。研究小组还记录了其他由永冻层融化的水形成的独特的海底地形。 研究小组预计,类似的过程也可能发生在其他海底的永久冻土层系统中。由于这是首次在北极进行多波束测深研究,因此这种变化在北极大陆架上的广泛程度尚不清楚。然而,永久冻土层融化可能是塑造整个北极海底地形的重要过程。(刘雪雁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