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公司自研测井技术在胜利西部工区首试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06
  • 日前,经纬公司胜利测井公司巴州测井分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直推存储式电成像测井技术,顺利完成胜利油田西部油气勘探项目部排758H井的电成像项目施工,收到来自该项目部的表扬信。这是该技术在胜利油田西部工区首次试用成功。

    该技术是针对水平井测井施工和控制井控风险,精细探测刻画地层裂缝和缝洞发育情况的一项成像测井技术,系列技术仪器已多次应用于超温超压高难度作业中。

    排758H井是胜利油田西部工区的重点规模增储评价井,套管下深短,测井难度大。巴州测井分公司收集井况信息,编写施工方案,与钻井队密切配合,严格标准化作业,全程把控关键施工环节,现场数据读取正常,优质高效完成该井施工任务。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71415.shtml
相关报告
  • 《冀东油田自研环保型钻井液在水平井首试成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04-25
    •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朱米福通讯员陈春来)4月18日,南堡41-平4108井完井测声幅试压完毕,标志着冀东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低温环保型钻井液体系在水平井首次应用成功。环保型钻井液体系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钻井液处理剂,常规性能与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相近,但其色度更低,含油、毒性等环评指标更优,已累计在中浅层定向井应用30井次。南堡41-平4108井部署于冀东油田南堡4号构造,二开井身结构,完钻井深2533米,最大井斜角92度,水平位移1696.34米。技术人员结合本井特点,优化润滑剂和封堵剂用量,精心做好现场技术交底。通过强化固控设备全程使用,较好地控制了固相含量;定期做好短起下,定向困难时加大润滑剂用量,保障了井眼圆滑和较低的润滑系数。本井钻井液密度1.12克每立方厘米,动塑比0.41-0.5,坂土含量低于60克每升,滑块系数低于0.08,目的层滤失量低于4毫升,钻井液各项性能良好,有力保障了水平井顺利施工。
  • 《中国高温测井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0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19日对外宣布,由中国自主研发的235摄氏度、175兆帕超高温满贯测井系统(下称“ESCOOL系统”)在渤海钻井作业中创造了5572米井深和193摄氏度井温的作业记录,其成像质量达到国际主流设备水平,标志着中国超高温满贯测井技术正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为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ESCOOL高温测井仪器即将入井对地层进行“体检”) 据介绍,测井有“石油勘探开发的眼睛”的美誉,通过电缆将精密仪器下放到几千米的井下,利用声、电、放射性、核磁等高精尖技术,探测神秘的地下世界,并将地层的各项参数通过电缆实时传输至地面,以达到发现油气藏、评价油气储量的目的。 “ESCOOL系统是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超高温高压高速‘三高’网络化测井系统,融合了电缆高速数据传输和井下总线高速通讯技术,最高可实现1Mbps的数据传输,能在复杂恶劣地质环境下准确获取地层各项参数,实时将数据上传到地面,让油藏‘无所遁形’。”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电缆测井项目负责人黄琳告诉记者,如果说常温测井仪器是石油勘探开发的眼睛,那么高温测井仪器就是在极端环境中依然能探清油气藏的火眼金睛。 据黄琳介绍,该系统在实现常规作业基础上,有效提升了大数据量仪器的测井速度,缩短了作业时间,成为高端电缆测井服务市场的必需技术。 为应对油气勘探开发逐渐向深层高温高压进军所带来的挑战,2013年,中海油服启动了高温测井系列仪器研制首期科研项目,解决了现场急需的高温高压测井作业需求。2016年,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指标为耐温205摄氏度、耐压140兆帕的ESCOOL高温高压满贯测井装备,于2018年9月在青海干热岩地质井(189摄氏度)圆满完成首次作业,自此拉开了ESCOOL系统推广应用的帷幕。 与此同时,该系统在软件方面持续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力度,开发了记录测井作业全过程的“黑匣子”监控系统和井下作业粘卡预警系统,可以将所有数据通过卫星网络实时传输到作业支持中心,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成功率。 截至目前,ESCOOL系统已在国内成功完成35井次作业,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为高温高压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中国测井技术解决方案。据预测,未来5年,国内每年基于ESCOOL系统的作业量可达30井次,对中国油气增储上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