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能源:加快推动用户侧储能业务 全力向负荷聚合商转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1-11
  • 南网能源:加快推动用户侧储能业务 全力向负荷聚合商转型 .
    2024-01-10 13:37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5日,南网能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未来将优先聚焦南方五省区域范围,加快推动工商业企业和产业园区用户侧新型储能业务。
    据南网能源介绍,依托公司新能源产业基础,积极开展了“分布式光伏+储能”“分散式风电+储能”等业务布局,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应用。日立电梯(500KW/1MWh)和中海福陆(2.5MW/5MWh)等光储一体化项目已经正式投产,南沙广船国际项目(15MW/30MWH)准备进场施工建设,惠州广东伊利乳业(2MW/4MWH)、番禺锐湃科技(1MW/2MWH)、广东世纪青山镍业有限公司(40MW/80MWH)等光储综合能源一体化项目已通过决策。南网能源表示,未来也将根据前期试点推进情况以及客户的需求等,优先聚焦南方五省区域范围,充分发挥客户端业务资源及优势,加快推动工商业企业和产业园区用户侧新型储能业务。
    此外,南网能源提到,2023年公司全面承接承接南方电网公司战新产业发展部署任务,重点布局实施综合能源产业集群建设,结合公司分布式新能源、智慧能源、节能服务、零碳示范区建设等业务发展,打造成为“综合能源供应与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推动战新产业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在确保分布式光伏和建筑节能基本盘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南网能源也在积极转型升级,
    一是抢抓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发展机遇,加快分散式风电业务布局。公司协同属地供电局对接广东茂名、广西防城港、海南万宁、吉林白城、辽宁朝阳等地方政府,目前已签订框架协议的项目涉及风机超400台,装机规模超2GW,其中已开展测风站点共计9个。目前茂名信宜一期35MW项目已取得省自然资源厅用地预审批复、取得信宜市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批复,具备核准条件,相关资料已上送至茂名市发改局申请核准流程。但签署开发合作协议并不代表实际项目的落地,我们认为上述项目目前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紧密对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以分布式清洁能源带动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新模式。公司在调研和试点区域风资源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风资源、电网网架、消纳能力、技术及经济可行性等进行多方面分析,选取茂名高州、电白,阳江阳春,韶关新丰共4个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项目。
    三是协同贵州电网公司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共享线路”新业态,开发建设的首个战新业务-贵州省黔南州新能源接网送出共享服务项目在2023年11月底已正式并网投运。
    四是全力向负荷聚合商转型,搭建公司数字化综合管理暨负荷聚合商服务平台,加快负荷聚合商运营平台核心功能开发和升级迭代;已完成光伏、空调负荷接入网级分布式源荷聚合平台100多个项目、180多兆瓦,并成功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注册成为负荷聚合商。
    用户侧储能新型储能负荷聚合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
  • 原文来源:https://m.bjx.com.cn/mnews/20240110/1355184.shtml
相关报告
  • 《河北南网供区首家负荷聚合商完成入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14
    • 2024年12月9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负荷管理人员走访负荷聚合商——河北亮能售电有限公司,提供服务支撑。此前,亮能售电公司通过河北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初审和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终审,成为河北南网首家负荷聚合商。负荷聚合商可以聚合微、小、散、乱的负荷资源,推动零散资源发挥调节潜力,提升电网互动调节的广度和深度。为加速服务新主体入市,国网河北电力营销中心多次组织负荷聚合商召开座谈会,就政策文件、入市流程、市场服务、技术标准等进行充分讨论并交换意见;构建“省公司-市公司-负荷聚合商”三方沟通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与对接人员,帮助负荷聚合商解决关于流程、材料准备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入市工作开展效率。 作为河北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的实际运营主体,国网河北电力营销中心严把审核关口,创建“市级初审+省级复审”的双审核模式,细化各项入市材料审核要点,重点核对合作协议、代理协议、入市申请表等一致性关系,核查代理用户基本信息、能力水平、参与时段等内容,强化负荷聚合商合规管理,保障市场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国网河北电力营销中心依托河北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建成“聚合商+直签用户”的需求响应市场参与机制,服务近万家企业进入需求响应市场,具备500万千瓦需求响应市场规模,为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提供可靠支撑。
  • 《AI打通源网荷储“次元壁”,国能日新聚焦风光储“智慧运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14
    •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风、光等新能源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能日新携AI黑科技,亮相SNEC PV(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 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之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愈发迫切。2023年7月,国家顶层规划提出了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理念,其核心就是能源与电网的有效协同。 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是多种能源之间的协同平衡,更重要的是涵盖了从能源大数据、能源智慧运营、能源电力交易、能源资产管理的一种全新生态。但全新生态下各个环节的运行数据海量多元异构,且信息壁垒日益严重,亟需通过精细化运营、智能化分析打造深度融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国能日新以AI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从技术到商业模式赋能源网荷储全场景应用。 AI赋能,聚焦风光储新生态 当下,我国的新能源开发与运营已经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能源行业发展重心由底层的基础建设向上层的智慧运营方向演进。AI技术与能源数据技术的智慧融合,将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间的信息壁垒,支撑源网荷储协同运行,推动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能源体系实现高效利用。 基于此,国能日新创新打造风光储智慧运营全新生态,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净碳变革三大创新理念,以数据之力挖掘能源更高价值。 技术创新:算力+能源是基础支撑。当前电力系统存在元素众多、量纲差异、数据庞杂等数据问题,动态特性及轨迹演化模糊等机理问题。而AI技术则具备强大的感知推理能力、智能决策能力以及海量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精准建模、高效分析及智能控制。 国能日新将AI技术与能源信息技术相融合,通过大算法模式对跨区域、全寿命、多尺度、高维度的数据融合和特征提取,结合物理规律明晰的成熟算法和专家经验,国能日新将功率预测、极端天气预测预警、负荷预测、储能调控等多种能源数据技术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创新,可丰富能源行业大模型应用场景,显著加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电网可靠性和电网暂态稳定性。 商业模式创新:智慧运营是经济性保障。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能源经营或盈利模式不再一成不变,但对应的收益不确定性也愈发凸显。国能日新通过电力交易和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应用创新,实现高度市场化、以经济性为导向的风光储新生态。 通过AI技术赋能,国能日新能够以数据技术连接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以一体化解决方案保障风光储经济性营收。例如在电力交易方面,国能日新可为参与主体提供科学决策,通过全面的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平台,托管服务和专业咨询培训,提高电站业主与售电公司的电力交易运营水平,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而基于AI技术的虚拟电厂运营,可高效聚合各类资源,协同控制调配不同资源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和需求侧响应,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并促进源荷互动。这两大核心市场化商业模式运营,将是国能日新风光储新生态的重要经济性保障,更能有效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净碳革新:能源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全球净零碳背景下,以数字化智能化加快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是顶层基调。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基于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双轮驱动的全面节能降碳是能源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 国能日新以AI数智化技术为抓手,致力于在大工业、工商业等高耗能用能场景下,推广智慧分布式光储以及微电网应用,并依托多能协调控制、绿电交易和碳资产管理等综合能源服务,有效达到企业节能降碳目的,以能源数字化推进净碳革新。 以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自进入“十四五”以来,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便被视为新时代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劲动力。 新能源装机比例的大幅上升加大了电力调度与消纳的难度,当前电力系统“双高”“双随机”特征日益明显,通过深入源网荷储各个环节实现能源数字化,再通过AI技术的加持能够提升系统全息感知、灵活控制、系统平衡等能力,优化电力决策行为,进而达成新能源资源与电网的高效优化配置。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庞大,体系复杂,时间高度敏感,运行可靠性要求极高,AI技术的介入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能力。 国能日新AI技术应用在源网测,对新能源安全并网和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以AI+功率预测技术和AI+极端天气预测预警技术为核心,达到数值天气预报优化、智能数据清洗等气象大数据优化,结合多维预测大模型,实现更精准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可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辅助电网对新能源合理统筹安排,提高新能源消纳。 在荷侧,AI技术可带来更加高效、绿色、经济的用能态势。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和工商业储能市场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电力用户通过“自发自用”模式来达到能源成本优化。国能日新将AI技术与负荷预测技术和多能协调控制技术相结合,可对产业园区、商业用能等负荷侧用电功率与时段进行智慧调控,实现分布式新能源高效消纳,扩大工商业用能经济性。 储能主要依靠充放电实现能量时移,而经过AI优化后的储能智慧调控策略,则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灵活调节作用。源网侧配储,国能日新依托AI算法计算,生成储能减少弃风弃光、储能参与电力交易和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等应用需求下的储能充放电策略,提高储能利用率,实现储能调峰调频作用。而对于负荷侧工商业储能,国能日新主要考虑储能配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光储协同策略,来提高工商业储能利用率和改善经济性绿色用能。 目前,国能日新以AI为引导的风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大范围应用到源网荷储各个环节。 稳扎稳打 逐步走向净碳新未来 国能日新深耕能源数字技术,以构筑智能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目前已为全国超3000家新能源电站提供数据技术应用与服务,累计服务新能源规模达到330GW,接入虚拟电厂负荷总量也已超过3GW,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地域。 放眼全球,国能日新新能源并网配套产品、储能及微电网整体解决方案已走出国门,在如挪威、尼日利亚、伊拉克、巴西等全球20余个国家实现项目落地应用。随着全球清洁能源应用的快速发展,构建零碳生态体系已成全球共识,国能日新以能源数据技术实力和AI智慧融合的前瞻布局,将为全球能源变革持续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