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定型成本低 南京大学博士后发明新材料代替传统石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25
  • 我国每年有数千万人遭受骨折病痛的折磨,其中有60%—70%的骨折病人治疗时需要用到石膏。骨折治疗过程漫长,因此使用石膏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和不适。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承辉副教授和左景林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可以取代传统石膏固定的新材料,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

    相比传统石膏,新材料由硅橡胶制成,具有快速定型、高度形状可适应性和轻便透气等特性。“这种材料具有高温敏性,即常温下强度非常高,即使加温50—70℃变软后仍是固体,可以承受自重也可以自由塑性,因此能充分贴合人体。”论文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化学专业博士后赖建诚介绍,在医院,医生从拿到材料到给做成病人需要的外固定支架,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

    相较于石膏的不能沾水、不透气,这种材料对皮肤无毒副作用,质量轻,不怕水还透气,使得病人在矫正的中期恢复期间,可以做一些医嘱允许的日常活动如洗澡,为病人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和自主性。更重要的是,该材料的成本不比石膏高。因为可以反复加工,整个骨折期间都不需要进行更换。

    据介绍,这种材料适用于很多领域,例如制作变形机器人以及运用到3D打印。3D打印是一项新兴技术,但无法打印比打印机自身更大尺寸的物件。而该材料具有自修复性,“材料受伤破损可以自己修复破损的地方,就像人体,伤口会自己结疤痊愈是一样的。”赖建诚说,使用自修复性材料进行3D打印,可以将大物件拆解成小体积的物件进行打印,在一定的温度下,材料可以像胶水一样融化塑形,小物件便会通过拼接后自修复形成大物件。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226254
相关报告
  • 《南京大学研制出能显著降温的新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2-14
    • 记者9日从南京大学光热调控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研制出一款新材料,利用辐射制冷原理,能够实现低于环境温度5摄氏度至7摄氏度的制冷效果。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 据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硕士生李朵介绍,新材料学名“聚合物纳米纤维(es-PEO)薄膜”,研究团队通过微观层面的分级设计,让材料能够高效地反射阳光,并通过辐射散热。 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大学教授朱嘉说,以往受材料和制备工艺的限制,多数聚合物材料的辐射波段覆盖了整个中红外波段,在向外辐射热量的同时,材料自身也会吸收热量,因此散热效果不理想。 “我们发现,聚环氧乙烷(PEO)的化学键振动峰和热辐射的主要波段通道重叠。”朱嘉说,“通俗地讲,PEO材料能够让热量‘只出不进’。” 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团队设计了让PEO材料尽可能反射太阳光的微观结构,并通过改进传统静电纺丝工艺,采用“卷对卷”的纤维收集方式,制备出了宏观尺度的es-PEO薄膜。 “‘卷对卷’是在一卷薄塑料或金属上大量制备纳米级材料的工艺,类似于传统织物的生产过程,其最大特点是成本相对低且产量高。”南京大学光热调控中心博士朱斌介绍,测试显示,在日光照射下,es-PEO薄膜可以实现低于环境温度5摄氏度的制冷效果,在夜间则能够比环境温度低约7摄氏度。
  • 《南京大学:新型镁电池负极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15
    • 采用金属镁作为负极的可充电镁电池具有资源丰富、理论比能量高、无锂枝晶生长、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等潜在的优点。然而,由于二价Mg2 的极性较大、Mg2 嵌入到正极材料中的动力学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镁电池的实际性能。到目前为止,在镁电池中只有少数的金属/合金型或离子嵌入型负极材料表现出合适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为了改善镁电池电极材料的综合性能,必需对其原子结构和表界面进行优化设计。电极材料中的晶格缺陷,例如氧空位,对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电极材料中的氧空位可以促进电子和离子的传输,有效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金钟教授和马晶教授团队密切合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取代方法,以超薄TiS2纳米片为前驱体来合成含有丰富氧空位(OVs)的超薄、多孔、黑色TiO2-x (B-TiO2-x)纳米片,用于镁电池负极材料。 图1. B-TiO2-x超薄纳米片的合成示意图、形貌和储镁性能。 实验结果和DFT理论计算均证实,B-TiO2-x电极材料中存在的大量OVs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提供大量的镁离子存储位点,并表现出了较快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优异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该工作证明利用缺陷工程策略可以有效改善镁电池电极材料的整体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