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KN2A/ B位点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5-11
  • 随着年龄的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许多研究通过胰岛生物学经典衰老和衰老蛋白中p16INK4A链接到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s)已经明确链接的CDKN2A / B基因,其编码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中p16INK4A)等3基因产物,P14交替阅读框(p14ARF的),P15INK4B和反义非编码RNA的p16蛋白抑制剂在INK4轨迹(ANRIL),与人类糖尿病的风险。然而,这一机制的CDKN2A的/ B位点影响患糖尿病的风险仍然不明朗。在这里,我们权衡的证据表明,CDKN2A / B多态性通过胰岛生物学影响代谢健康VS在其他组织中的影响。在床边到工作台到床边结构化的方法,我们开始与证据的总结是,CDKN2A / B位点的影响糖尿病风险和CDKN2A / B基因产物的基础生物学的简要回顾。这项工作的主要重点是在深入了解细致入微的角色CDKN2A / B基因产物及相关蛋白β细胞质量,增殖和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调节,以及在其他代谢组织中的角色扮演。我们完成基本的生物学和临床观察,结合人体生理数据的合成。我们得出结论,该CDKN2A / B基因座通过胰岛和非胰岛机制影响糖尿病的风险。

相关报告
  • 《2型糖尿病女性存在潜在的心脏风险》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8-18
    • 根据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隐性心脏损伤的可能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这项研究发表在《心血管磁共振杂志》上,是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最详细的调查之一,旨在揭示无心脏病症状人群的性别特异性风险模式。CMD是一种由心脏最小血管的血流受损引起的早期心脏损伤。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核磁共振扫描和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BRC)进行的四项研究的数据,发现46%的2型糖尿病女性有CMD的迹象,而男性只有26%。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莱斯特大学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教授格里·麦卡恩说:“我们发现了心脏病的早期预警信号,这些信号无法通过常规检查发现,而女性似乎受到的影响最大。”“这项研究的非凡之处在于,所有参与者都没有症状,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诊断出心脏问题,没有胸痛,也没有呼吸急促。”然而,扫描结果却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合著者、NIHR临床讲师Gaurav Gulsin补充说:“研究还发现,CMD的驱动因素因性别而异。在女性中,CMD与较高的体重(BMI)联系最为密切。然而,在男性中,高血压是更重要的因素。这表明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如何评估心血管风险,并且女性和男性都可以根据性别进行治疗。“这篇论文也标志着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莱斯特BRC的一个里程碑,展示了心血管、生活方式和糖尿病研究团队跨主题合作的力量,揭示了孤立不可能实现的复杂见解。”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不同专业的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尽早发现疾病,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这正是BRC成立的目的,”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莱斯特BRC主任、该出版物的合著者、糖尿病医学教授Melanie Davies CBE说。这些发现对未来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女性减肥和男性控制血压等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早期心脏损伤,早在其发展为心力衰竭之前,心力衰竭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
  • 《唾液中与 2 型糖尿病相关的酶的基因》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7-09
    • 营养学专家一直在努力探究 2 型糖尿病与那些能分泌分解淀粉的唾液酶的基因之间的关系,但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导致尚无明确结论。如今,7 月 2 日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新研究为这种关联带来了一定的清晰度。此前已知,携带更多表达唾液淀粉酶(称为 AMY1)基因副本的人会产生更多的唾液淀粉酶。这篇新论文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即拥有更多 AMY1 基因副本可能对预防 2 型糖尿病具有保护作用,不过还需要更多的长期研究来证实这一理论。如果研究人员最终确实证明 AMY1 基因副本数量与糖尿病之间存在明确关联,这可能会促使对新生儿进行基因检测,以预测其患糖尿病的倾向。“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会影响你的日常选择、早期的生活选择,从而在日后预防其发病,”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营养科学系的分子营养学助理教授安吉拉·普尔说道。“这可是件大事,因为糖尿病非常普遍,而且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普尔说道。AMY1 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重复,人们拥有的该基因拷贝数量在 2 到 20 个之间不等。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成糖,从而启动消化过程,但有人质疑,更高效的淀粉分解是否会加剧 2 型糖尿病。这种疾病是一种慢性病症,患者的身体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出现异常,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其他研究人员此前曾尝试研究 AMY1 基因拷贝数量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但结果一直存在分歧。一些研究采用了名为 qPCR(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模拟实验室技术,而另一些研究则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数字 PCR 技术。这些技术会放大并量化特定的 DNA 序列。许多科学家认为,qPCR 技术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这就是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所在。在波尔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超过 100 份患者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从而确定了个体独特的基因构成。这些样本分别属于两类:一类是自述患有 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另一类是自述没有 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他们发现,当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流程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其变异程度略高于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CR),但这两种技术的匹配度非常高,对于 AMY1 基因拷贝数的测定结果也相当一致。波尔说:“你不应该因为使用了 qPCR 就认为某个发现是错误的。”此外,研究人员在参与者空腹后的清晨和傍晚分别收集了淀粉酶活性的测量值。他们发现,清晨的测量值明显低于傍晚的测量值。“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存在昼夜变化效应。”波尔说。“无论基因拷贝数如何,淀粉酶活性在一天中的变化是不同的。”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应该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样本,而不能将清晨和傍晚的测量值混在一起。在对参与者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对于患有 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每多一个 AMY1 基因拷贝,其唾液淀粉酶活性就会更高,而与没有这两种疾病的人相比情况则相反。“如果有两个人,一个有 10 个拷贝的 AMY1 基因,另一个没有,那么患有糖尿病的那个人的检测值会更高,即便他们的拷贝数相同,”普尔说。“这些发现使普尔怀疑,AMY1 基因的拷贝数越多可能就越有保护作用,不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因为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成糖,根据常识可以推测,AMY1 基因拷贝数越多,血糖水平就会越高,这对 2 型糖尿病患者是有害的。”普尔怀疑,在咀嚼淀粉时,身体会感知到葡萄糖,并导致具有较高 AMY1 基因拷贝数的人更早释放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血糖,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这种激素),从而产生保护作用。肠道微生物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我怀疑拷贝数较低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普尔说。但她补充道,这也取决于他们摄入的淀粉量。她说,要全面回答这些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控制饮食、对参与者进行长期跟踪,并且需要有大量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