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面临老旧风电场改造难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0
  • 据行业资讯网站“可再生能源世界”报道,英国即将迎来一波风机“退役潮”。咨询公司CornwallInsight预测,2027—2023年,英国将有总规模约3.6吉瓦的风电机组因竞争力不足而面临退役,若装配这些风机的老旧风电场不能在此前完成翻修改造,英国将无法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CornwallInsight公司指出,目前,风机容量在2兆瓦及以下的老旧风电场盈利空间已经开始缩减。数据显示,近几年投运的风电机组装机规模平均在3兆瓦以上,最新投运的风电机组装机规模约在5—6兆瓦,差距悬殊。“更高的风机容量则意味着更多的发电量,老旧风电场已经无法和新建风电场相竞争。”CornwallInsight公司经理JamesBrabben说。

    同时,老旧风电场的运维成本也更高。行业分析机构伍德麦肯兹的数据显示,老旧风电场的运维成本比投产5年以内的“年轻”风电场高出50%,在收益率不断降低、经营成本持续提高的情况下,改造老旧风电场已经成为更经济的选择。

    与此同时,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也正在倒逼老旧风电场改造。目前,英国施行的是“可再生能源义务政策”。英国政府每年确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再通过监管机构向供电商分配义务目标,要求其电量销售中可再生能源须达到一定比例,并逐年提高。然而,未来10年内,英国大部分供电商的可再生能源义务期即将结束。CornwallInsight认为,如果在义务期结束后,老旧风电场仍没有完成改造,英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迅速下降。

    JamesBrabben说:“2027—2030年,英国将有装机量约3.6吉瓦的风电场不再享有可再生能源义务政策,对这些老旧风电场实施改造关乎英国能否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此外,新建风电项目的可选用地也越来越少,获得土地许可以及申请并网所耗时间越来越长,为此,改造老旧风电场可谓更优选择。”

相关报告
  • 《为何要改造老旧风电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7
    •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和退役。本周我们从老旧风电场现状及改造益处出发对风电场改造政策进行解读。 我国老旧风电场改造紧迫性强 我国早期风电场大多机型落后,或者机组已老化。随着二十年设计使用寿命的临近,2000 年年初安装的机组早已老化。同时,我国早期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较低,明显落后于当前水平。据CWEA,2008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仅1214kW,2020年提升至2668kW,为2008年的2.2倍。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中单机容量小于1.0MW的机组占比为28%,而2020年我国新增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均不低于1.5MW。 早期投运风电场风资源好、电价高,但经济性较差,改造紧迫性强。早期投运场站风资源相对较好,但由于机组额定风速高、单位千瓦扫风面积较小、风能利用率较低的定桨距失速型机组占比高等因素,风电机组容量系数、年利用小时数均偏低。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相对于当前的风电技术而言,早期的老旧风场已经可以划为不良资产行列,这些风场拥有着7-8米/秒以上的风资源,平均发电量小时数却在2000小时以下;以现有的技术,7米/秒以上的风资源基本可以发到3500小时以上,发电量相差至少一倍。加之,部分备品备件因停产或进口供应断档,机组检修工作量大、停机时间长、运维成本较高。因而,早期投运风电场经济性较差。 改造有助于风电场经济性提升 老旧风电场改造可提升利用小时数、降低土地成本、降低运维成本等,助力风电场经济性提升。 更换为单机容量更高的机组后,风电场利用小时数将有所提高。据《我国老旧风电机组更换研究》,以新疆某50MW风电场为例,目前安装的机组单机容量为 600kW,共计83 台,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 895h。在不考虑限电因素的影响下,将 600kW机组更换为 1.5MW、2.0MW、2.5MW 以及 3.0MW 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可分别提升 1983h、2169h、2147h 以及 2245h。即使在限电的情况下,年利用小时数也可提升1105h。随着风资源较好的地区逐步被开发使用,未来新建项目的选址难度将有所提高,有望进一步驱动老旧风电场改造。据Wood Mackenzie,在2023年后,大部分新项目将位于风速在6.5米/秒以下的地区,项目内部收益率不足10%;而在风速9-10米/秒的地区对风电场进行翻新改造将实现15%以上的内部收益率。 改造后单位容量征地面积降低,节省土地成本。将多台小型机组拆除并更换为大型机组,可极大减少机位点数量,节约用地。据《我国老旧风电机组更换研究》,以上述新疆某风电场为例,若将 600kW 机组更换为1.5MW、2.0MW、2.5MW 以及 3.0MW 机组 ,可分别减少 50、58、63 以及 67 个机位点。 对老旧风电场进行改造后,运维成本也有望下降。老旧机组机型差异性很大,部分机组采用的技术路线因风能利用效率偏低被淘汰,部分机型在国内应用范围窄、零部件通用程度很低,零部件供应断档、运维能力缺乏导致备品供应时间长、运维成本高、停机时间长。据Wood Mackenzie,投产超过15年以上的老风电机场的运维成本比投产5年以内的年轻风电场高出50%。 目前,已有机组完成改造,经济性有所提升。金风科技对大唐石营子风电场9#机组进行提质增效改造。改造后9#机组年等效发电小时数在原本不足2000小时的基础上,可增加1000小时左右,与此项目原有机组平均发电量相比,预期发电量提升超过60%。改造后的全生命周期内增量全投资内部收益率超过14.4%。此外,辽宁某风电场项目将原有9台550KW机组替换为3台MY1.5MW机组,风场可利用小时数将由1260小时提升至2608小时。大唐贵州某风电场,自2020年底完成首批6台机组改造。在2021年上半年,技改机组的单台平均发电量提升110%。 本管理办法出台有望加速改造进程 老旧风电场改造此前已被多次提及。2020年5月,《辽宁省风电项目建设方案》中提出,支持现役风电机组更新项目建设。2021年5月,《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及老旧风电场技术改造升级。2021年8月,宁夏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宁夏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更新试点的通知》,将风电技改中“以大代小”规划落实政策层面,为运行年限、效益指标、设备容量、项目核准等一系列细则提供了政策标准和依据。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在风能资源优质地区有序实施老旧风电场升级改造,提升风能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风电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和退役。本办法对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做出了明确解释。风电场改造升级是指对风电场风电机组进行“以大代小”,对配套升压变电站、场内集电线路等设施进行更换或技术改造升级,分为增容改造和等容改造;风电场退役是指一次性解列风电机组后拆除风电场全部设施,并对场址进行生态修复。 补贴电量方面,运营期未满20年且累计发电量未超过改造前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的改造升级项目,可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风电场改造升级期间须计入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年限,改造升级完成后进行补贴清单变更,每年补贴电量为改造前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的5%。电价方面,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上网电价补贴电量部分按原项目电价政策执行,其余电量部分按项目重新备案当年电价政策执行。据此规定,补贴电量部分仍将维持较高的上网电量,有利于提升改造积极性。此外,办法提出,开发企业依法做好风电机组叶片、发电机等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项目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工作。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意见和建议,该征求意见涉及风机叶片等回收体系建设。未来随着相关的政策逐步落地,风电场改造升级有望加速推进。 我国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需求较大。据《我国风电机组退役改造置换的需求分析和政策建议》,按照风电场设计和经营期 20 ~ 25 年考虑,假定运行 15 年以上的部分风电机组有改造需求,运行 20 年未改造的风电机组开始退役,25 年全部退役。据此初步测算,2021―2030 年全国风电机组累计改造退役容量将超过6000万千瓦。具体来看,预计“十四五”期间累计退役机组容量将超过 120 万千瓦,全国改造置换机组需求将超过 2000万千瓦,1.5MW 以下机组和 1.5MW机组约各占一半;“十五五”期间风电机组退役改造置换规模约 4000 万千瓦,以 1.5MW 机组为主。 投资建议 我国早期风电场大多机型落后,或者机组已老化,当前老旧风电场改造紧迫性强。据测算,“十四五”期间累计退役机组容量将超过 120 万千瓦,全国改造置换机组需求将超过 2000万千瓦同时,“十五五”期间风电机组退役改造置换规模约 4000 万千瓦。据本次政策,补贴电量部分仍将维持较高的上网电量。加之改造可提升利用小时数、降低土地成本、降低运维成本,有望助力老旧风电场经济性改善,并带动风电运营商业绩提升。我们选取了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等六家公司进行测算,风电场改造对各公司营收的增厚比例约在0.8%-32%。具体标的方面,【大唐新能源】【节能风电】【龙源电力】风电场改造对营收增厚比例分别为32.1%、28.8%、17.0%,弹性较高,在本次风电场改造政策中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此外,电价上浮背景下,火电企业将更好地疏导成本压力,基本面有望改善;能源结构转型仍是大势所趋,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发电主体。火电转型新能源标的建议关注【华能国际(A+H)】【华润电力】【华电国际(A+H)】;新能源运营商建议关注【福能股份】【三峡能源】【吉电股份】【金开新能】等。
  • 《风电场“以大代小”改造中的线路设计》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6-19
    • 早期投运的风电场往往位于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机组容量小、技术落后,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而且老旧的小型的机组存在设备老化、故障率升高、发电效率低下的问题,新安装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相比小型机组不仅能够更好地捕捉风能,提高风能资源的利用率,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度电成本。通过“ 以大代小 ”改造,用更大容量、技术更先进的风电机组替换老旧机组,可以显著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来源:龙源设计院,本文已获授权转载分享。 正 文 在风电场“以大代小”改造的线路设计中,新安装的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发电能力更强,可能超出原有线路的输电能力,需要对线路相应改造以适配新机组。考虑到改造经济性,需要从以下四个思路分别讨论其改造方式。 01 应用耐热导线 耐热导线具有耐热性能强、输送容量大、机械荷载小等特点,其连续运行温度可达到150°C以上,可以在不改变导线截面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其载流量。 例如,原输电线路路径上共连接12台850kW机组,风电场集电线路输送电压为35kV时,其额定电流约为168.3A,原输电线路采用120mm2钢芯铝绞线,其载流量可满足电流输送要求。进行“以大代小”改造时,机组更换为6250kW大型机组,仅2台机组,其额定电流即可达到309.3A,载流量超过了普通的120mm2钢芯铝绞线的承受能力,使导线过热、加速老化,甚至发生电气火灾等。此时,如果将导线截面更换为240mm2截面,导线荷载将成倍增加,必然带来铁塔结构更改需求。但采用120mm2耐热导线其载流量同样能满足需求,也解决了荷载问题。 耐热导线的初始投资可能稍高,但由于导线截面没有发生改变,原有铁塔可满足其载荷要求,无需更换,从整体上降低了改造成本。此外,耐热导线采用低膨胀系数的钢芯,可有效消除弧垂增加的问题,降低维护成本。 02 进行铁塔加强 在“以大代小”改造中,线路输送情况的变化有时要求我们必须增加铁塔荷载,此时进行加强改造,在原有铁塔结构上进行补充,可以提高线路荷载能力,并提高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性,提高风电场的可靠性。 例如在某项目改造设计中,对铁塔结构进行验算,发现其斜材部分结构强度不满足要求;针对对该部位斜材进行更换、加强后反复验算,可以使铁塔结构强度验证。在针对该铁塔的改造中,仅涉及两处斜材调整,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两种线路改造方式,便于使用各种改造需求,不同程度地进行风电场线路改造。 这两种线路改造方式,适用于上述改造需求,不同程度地帮助风电场线路改造。 03 更换铁塔,基础利旧 更换铁塔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利用旧有基础可以降低整体成本。在“以大代小”改造中,如果需要更换铁塔,则需要对基础载荷进行校验,可以在基础载荷满足线路输送的新要求的条件下,仅更换铁塔,保存并利用旧有基础。 04 全塔改造 全塔改造涉及到铁塔、基础和附件的全面更换。可以确保线路的全面升级,提高风电场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在风电场运行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的情况下,全塔改造可能是必要的。 结束语 风电场“以大代小”改造是出于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和土地资源、降低运维成本和风险以及推动风电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考虑。“以大代小”改造是对风电场的一次技术升级,将改造设计做细做实,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才能够保证设计质量,有效降低改造项目成本,提高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