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16
  • 2018年5月10日,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主办,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顺利召开。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游敏、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处处长孙嘉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副总经理赖征田、工信部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等嘉宾出席会议。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炤主持大会。

    本次大会充分发挥智能用电促委会的平台服务功能,为会员间的业务合作和产业资源对接提供深入沟通的交流机会。本次大会,30多家会员单位,60余位智能用电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人工智能、智慧地产、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及智能用电发展趋势等热门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大会伊始,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炤作开场致辞,他指出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平台服务功能,通过开拓市场、规范标准,为广大会员单位提供“跨界、联合、增值、共享”的机会,三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国电通公司作为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的秘书长单位,将继续秉承初心、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服务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平台服务功能,积极推动智能用电行业更好、更快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游敏为大会致辞,游秘书长指出未来的数字信息时代是个跨界竞争、合作共赢的时代,随着我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智能用电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会员单位可以通过联合增强力量、通过共享扩大资源,相信通过广大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智能用电促委会必将担当起新的市场开拓角色,发挥更好的平台服务功能。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处处长孙嘉弥作嘉宾致辞,孙处长指出,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智慧能源领域的发展,对智能用电促委会在电力行业的耕耘表示感谢。2017年,国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55个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能源互联网已进入全面试点建设阶段,希望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推进智能用电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副总经理赖征田在致辞中指出,长久以来,国网信产集团全力支持并高度赞扬国电通公司为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未来,希望国电通公司切实履行好秘书长单位的职责,不断凝聚共识,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好的平台服务和发展机会。希望各会员单位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在积极服务居民生活智能化的同时,为我国智能用电产业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

    大会特邀专家唐新忠作了主题为“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交流分享”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综合能源是雄安市民中心建成后正常能源供应运转的基础,也是雄安新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将在雄安新区持续推进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智能家居项目的落地,积极推动源网荷协调发展和友好互动,不断提高用户侧深度参与系统调节的能力。

    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姚国风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2017年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在落实国家政策、引导产业创新驱动、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做了积极贡献。2018年,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将认真落实“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战略,服务智慧地产与智能家居市场,提升协会的社会品牌影响力。同时要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建设,努力发挥智能用电促进委员会的整体优势。

    工信部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就人工智能及信息消费产业政策做深度解读。

    金茂绿建总工程师王福乔就金茂绿建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做全面介绍。

    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守相作题为《智能用电工程实践发展与展望》专题报告。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咨询服务业务中心专家罗亦、朱友卫作题为《能信-智能社会的信用基石》专题报告。

    智能用电产业促进委员会自2014年6月成立以来,经历近四年的发展,会员单位已达60余家。其中包括中国电科院、国电通公司、阿里巴巴、美的、海尔、海康威视、古北电子(BroadLink)、格兰仕、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会员单位,覆盖了从芯片生产、模块模组、软件解决方案到整机制造、应用开发和云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企业,涉及电网、电力装备、家电、电子、互联网、地产等多个行业,形成完整的智能用电产业链。

    展望未来,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智能用电促委会将通过平台合作、资源共享,团结各会员单位一道打造良性生态产业圈,竭力反馈社会,促进智能用电产业服务数字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报告
  • 《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12
    • 7月5日,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IEC候任主席、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学军,IEC中央办公室宣传主管格博瑞拉女士等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舒印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IEC自1906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000多项,为家用电器、危化品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提供标准服务,始终致力于用标准保障人类美好生活的需要。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IEC大家庭成员非常期待此次在中国召开的IEC大会,期待与中国企业进行交流。   作为候任主席,舒印彪表示,下一步,IEC将深刻把握电力技术与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发挥标准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持续推进IEC治理变革,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让各成员国享有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将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参与IEC治理的机会,共同探索标准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让全球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福利。   发布会上,田世宏介绍了第83届IEC大会有关情况和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陈学军介绍了各方积极参与大会的情况,格博瑞拉女士就中国企业利用IEC大会了解和使用国际标准提出建议。   据了解,本届大会会期12天,是继1990年、2002年后,我国第三次承办IEC大会。大会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承办。本届大会主题是“质量成就美好生活”,英文主题是“Better Quality, Better Life”,旨在通过大会凝聚共识,与各国携手推进标准化在提升生活质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大会会标是由电路图组成的上海拼音和上海东方明珠造型,标志着主办地在中国上海,同时也体现了IEC是电工电子领域的国际权威机构。   大会期间将召开IEC理事会、理事局、标准化管理局、合格评定局、市场战略局、国家委员会主席论坛和秘书论坛等各类管理层会议,以及90多个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的技术性会议。同时,大会还将举办开幕式、闭幕式、公开研讨会、技术参观、各类研讨会等活动,预计参会人数达2500人。   据介绍,为更好地推进大会筹备工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各承办单位成立了第83届IEC大会筹备委员会,努力将本届大会办成一场“贡献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效应、留下中国印象”的大会。
  • 《非洲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06
    •   9月4日,非洲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作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非盟、联合国非经委共同举办,重点发布非洲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成果,开展项目对接,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本次论坛是非洲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在非洲落地,深化中非能源合作,助力非洲各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非经委执行秘书松薇,非盟委员会副主席夸第出席大会并致辞。来自联合国非经委、联合国环境署、非盟、大英加开发促进署、非洲电力公用事业协会、东非电力池、西非电力池、非洲基础设施集团、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贸易中心、尼罗河流域倡议组织、冈比亚河流域开发组织、塞内加尔河流域开发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相关国际和区域性组织、机构,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利比亚、冈比亚、尼日利亚、索马里、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政府部门和驻华使馆,埃及、加纳、贝宁、苏丹等非洲国家能源电力企业,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商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中电联以及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南方电网、三峡集团、中国电建、天合光能、中国能建、威胜集团等中方企业共100余家单位、400多位嘉宾出席论坛。   成为构筑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几内亚联合倡议成立“非洲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联盟”,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孔戴总统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重大倡议与“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脉相承,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将有力推动非洲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电网互联互通,带动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发展,加快非洲清洁化、工业化、电气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非盟“2063议程”和联合国“2030议程”落实,是造福非洲和全人类的伟大事业。相信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非洲能源互联网必将建成,成为引领非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成为深化中非合作、见证中非友谊、连接中非人民发展梦想的桥梁和纽带。   2015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重大倡议,为促进世界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各方的高度赞誉和广泛支持。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载体和抓手。   有效破解非洲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困局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刘振亚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清洁发展,关键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近年来,非洲经济发展进入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新阶段,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解决非洲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要抓住能源这个“牛鼻子”,发挥非洲资源优势,以清洁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以能源转型促进经济转型,以互联互通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   刘振亚表示,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从战略、规划、经济、技术层面为加快非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和行动路线图,破解了长期制约非洲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困局,将推动非洲清洁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为非洲各国发展和中非合作带来重大机遇。关键要抓住四个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刚果河、尼罗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水电,以及非洲北部、东部、南部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为重点,建设一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二是加快电网建设和互联互通,国内,加快骨干网架升级和配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洲内,加快推进各国电网互联,形成非洲北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和南部3个区域同步电网,并通过特高压输电实现跨区互联;跨洲,积极推动非洲-欧洲、非洲-西亚联网工程建设,总输电规模5000万千瓦,实现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三是推进电-矿-冶联动发展,为非洲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和冶炼加工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四是提升电气化水平,以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和初级生物质能,着力解决无电人口供电和用不起电问题。   论坛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几内亚联合倡议成立“非洲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联盟”,搭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发挥各国政府、组织、企业和机构作用,充分利用中非企业在技术、装备、市场、资源等方面协同优势,共同推进非洲能源互联网重大项目建设,助力非洲清洁化、工业化、电气化和一体化发展。   系统规划非洲未来清洁可持续发展蓝图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深入分析非洲经济社会、能源资源、电力供需等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并全球首发《非洲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非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提出了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总体思路,为非洲清洁能源基地开发、电网互联和跨国跨区跨洲重点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全面规划了非洲未来清洁可持续发展蓝图。   规划提出,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的总体思路是加快非洲大型水电、太阳能、风电基地和各类分布式电源开发,加强各国骨干网架和配电网建设,推进洲内跨国跨区联网,推动建设非洲与欧洲、亚洲电力互联通道,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广泛互联、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为非洲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推动非洲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分别与联合国非经委、非洲电力公用事业协会、东非电力池和西非电力池签署4项合作协议,将在规划研究、技术交流、项目推广等方面深化合作,共享信息与经验,共同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建设,解决共同关切的能源供应、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非洲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论坛发挥平台作用,深化中非能源电力对接合作。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政府能源电力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非盟、大英加开发促进署、非洲基础设施集团代表,结合非洲及有关国家实际情况,对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互联互通规划项目进行了推介,表达了加强中非能源项目合作的迫切意愿。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三峡集团、中国电建、天合光能等中国能源电力与装备制造企业代表,介绍了各自企业在非洲建设能源电力项目情况,并对未来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进行展望。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威胜集团、天合光能等中国企业与科特迪瓦艾斯能源公司、尼日利亚阿尔加维电力有限公司、尼日利亚中心电力公共设备公司、非洲贸易中心等非洲有关国家电力公司和贸易机构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和战略联盟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