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粮食比黄金更“金贵”》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10-28
  • 有专家认为,只要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只要美元有下跌的可能,只要存在汇率战争的可能,黄金价格就会毫无悬念地上涨;投资黄金实际上就是做空经济,与美元相比,黄金再贵都不算贵。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位中国历经沧桑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粮食比黄金更有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曾讲过类似的话:“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 原文来源:http://www.21food.cn/html/news/12/600011.htm
相关报告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危及人类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05-29
    • 今年以来,全球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产区,均受到极端天气影响。传统的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因遭遇严重干旱,时隔12年后首次计划进口小麦;玉米出口大国美国因受阴雨天气影响,播种创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干旱影响,水稻出口国菲律宾也出现大规模歉收。   海洋渔业情况也不妙,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日本周围海域海水温度升高,海苔产量达到46年来最低点。   干旱与洪涝在全球小麦、玉米、水稻主产区共发,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Snyder忧心忡忡地写道,一场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正在逼近。   朝鲜近期发布的备忘录显示,受高温、干旱、洪水等因素影响,朝鲜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目前已下调人均每日口粮配给;受厄尔尼诺影响,非洲粮食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  多位气候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加强,造成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上升。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偏高0.38℃,过去五年是全球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而英国气象局预测说,2019年至2023年可能比过去5年还要热。   中国气象局最近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显示,2018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0.58℃。   中国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全球18个国家的47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全球增温1.5℃至2℃,对于包括印度、非洲部分国家在内的小麦生长季高温且缺少降雨的区域来说,小麦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极端低产风险明显加大。而这些产量风险加大的地区目前多属经济欠发达区域,气候变化将加剧这些区域的粮食安全问题。   英国利兹大学战略研究院院长蒂姆·本顿表示,气候变暖尤其是极端天气增加将改变粮食产量、质量和病虫害的分布,从而对粮食供应体系产生影响和冲击,未来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将变得更脆弱和低效。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世界长期受粮食短缺影响的人数从2015年开始不降反增。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尤其是受厄尔尼诺等因素影响,非洲南部和东部多国遭遇严重干旱或洪水,粮食产量和牲畜数量出现大幅下降。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阿利扎·弗莱舍建议,各国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增加农业适应气候变暖的能力,在作物品种的选择、灌溉技术和管理的改进以及土地更加有效利用等方面做出努力。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中国气候风险指数总体也呈升高趋势,1991年至2018年中国平均气候风险指数较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增加了54%。   粮食安全专家则建议,鉴于气候变化影响到粮食安全和人类营养,需要考虑改变人类饮食结构、减少浪费,增加全球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
  • 《粮食展望》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28
    • 每年出版4期,《粮食展望》就谷物和其他基本粮食作物的生产,库存,和贸易提供了全球性分析和预测。《粮食展望》包括世界谷物市场、出口价格、海运价格发展变化的分析和统计信息。其特色还包括对厄尔尼诺现象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的分析,对专项产品市场的分析,如肉类、奶类、木薯、糖料和油脂分品种市场分析,以及对全球食品援助的可获得性和发送情况以及全球粮食紧急情况的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