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100台无人电动矿卡在华能编组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9
  • 5月15日,“华能睿驰”百台无人纯电动矿卡正式编组在华能伊敏露天矿投入运营,这是全球范围内无人纯电动矿卡首次实现百台编组运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出席发布会。        

    “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是中国华能“十四五”十大科技示范工程的重要研发成果,以无人驾驶、5G通信、智能安全管控等技术为核心,在技术水平、单车效率、成本和能耗等指标方面保持行业领先。

    “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攻克了高寒环境下纯电驱动、智能换电、多模态感知融合等关键技术研发,创下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领域全球最大吨位、最快运行速度、最低运行温度(-40℃)三项纪录,首创的“分钟级更新”高精众包地图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矿区运输,填补了行业空白。“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安装了564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依托排土场光伏绿电驱动,满电状态可拉载90吨货物行驶约60公里,运输环节实现零碳排放。百台“华能睿驰”每年可替代柴油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具有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等显著优势。

    2021年,华能蒙东公司牵头,联合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历时四年定制化研发制造“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为智慧矿山建设零碳运输提供了“华能”方案。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8686.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矿卡集群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5
    • 5月15日,中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集群成功投运,标志着中国矿山无人驾驶技术从实验迈向了规模化应用,中国智能矿山建设加速推进。 眼前这些正在行驶作业的白色矿用卡车,全都取消了驾驶室的设计。车内安装了564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单次换电时间小于6分钟,一次充满电最多需要1小时,满电状态可拉载90吨货物行驶约60公里。在实现大范围矿山运输作业全流程无人化的同时,有效实现零碳排放。 华能伊敏露天矿矿长舒应秋:我们百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的动力“能量”全部来自光伏绿电,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的120%,可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连续作业,还可满足电动矿卡颠簸、振动、冲击高的运行工况要求。 这批百台无人矿卡每年可替代柴油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具有绿色低碳的显著优势,具备自主感知、规划、决策功能。同时还搭建了智能调度、设备监管等平台,具备采、运、排及换电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能力。
  • 《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正式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26
    • 中国华能9月25日宣布,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华能甘肃正宁电厂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营,该工程年捕集二氧化碳达150万吨,技术和装备实现全国产化。其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百万吨级工业化示范应用迈上新台阶,有助于煤电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深度减排,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项目对华能甘肃正宁电厂1号机组脱硫后烟气开展碳捕集,捕集率超90%,捕集的二氧化碳纯度超99%。捕集后的二氧化碳将进行地质封存,或用于油田增采、绿色燃料合成、矿化建材等领域。 项目围绕碳捕集、压缩、封存等关键环节,先后攻克低能耗吸收溶剂、超大型分离塔器、节能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大规模地质安全封存等技术难题,创造多项“全球首次”与“国内首创”,并成功打通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技术和装备100%国产化。 该碳捕集示范工程还具备辅助调峰能力的运行模式,可动态调整碳捕集系统负荷,使煤电机组在实现大规模碳捕集的同时具备灵活调节能力,保障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为“煤电低碳转型+能源安全保障”协同发展提供可行路径。(记者王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