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处理器芯片性能大数据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23
  • 7月18日晚,国际体系结构领域的CCF A类会议MICRO2018(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评审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异构智能计算中心硕士生吕依蓉和孙斌合作的论文Counter Miner: Mining Big Performance Data from Hardware Counters被录用为长文(双栏14页)。

      该工作提出了处理器芯片性能大数据的概念,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处理器芯片以高效的方式产生的性能数据包含许多错误,论文全面观察了这些性能数据的分布,根据分布设计了基于线性回归的错误清除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将错误率从28%降低到7%。在此基础上,论文量化分析了性能事件的重要性和事件之间的交互性,并总结出了六条规律。最后,论文还设计了一种真实的场景,即通过性能大数据挖掘来高效优化内存计算程序的性能,其优化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倍。论文所研究的方法还可以被用在许多其他的方面,如处理器芯片体系结构性能优化、能耗优化、编译器优化、任务调度优化、应用程序性能优化等。

      MICRO会议创办于1968年,是由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联合主办的体系结构领域的顶级会议,致力于讨论和传播处理器微体系结构的创新,现代处理器中多种广为使用的技术来自于MICRO会议文章。参会对象包括微体系结构、编译器、芯片、计算机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或学生。2018年的MICRO会议将于10月20-24日在日本福冈召开。此前,近20年来中国大陆科研院所被该会议录用的论文不超过10篇。

    左:时间序列中的异常值被正常值替换;右:时间序列中的缺失事件被正确填补

    模型精度随处理器性能事件个数的变化趋势

  • 原文来源:http://www.siat.ac.cn/kyjz2016/201807/t20180720_5046030.html
相关报告
  • 《深圳先进院城市大数据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8-01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范小朋副研究员课题组结合交通大数据和人口流动规律,提出了城市商圈的相对吸引力模型,避免了传统依靠调查问卷的人工成本高、时间消耗大以及主观随意性等缺陷,商圈吸引力排名结果得到了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的连续三年调查数据印证。相关成果被JCR一区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影响因子3.536)接收。   该工作通过对深圳市全市15000余辆出租车的轨迹和交易数据的全样本分析,在世界上首次把交通因素和人口因素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城市商圈的相对吸引力模型。论文从地理信息和社会功能的角度明确给出了城市商圈的定义,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15个典型商圈的交通、人口、面积、房地产、路网、社交点评等数据的分析,研发了基于人-机-物(Cyber-Physical-Social)融合的城市大数据处理系统,避免了传统依靠调查问卷的人工成本高、时间消耗大,以及主观随意性等缺陷。   论文的商圈吸引力排名结果得到了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的连续三年调查数据印证。论文50%~60%的商圈访问量均来自5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从而提出了在中国深圳等大城市中商圈的四大分类模型:长期稳定型、零星爆发型、日夜对照型和新型综合体型等,辨析了发展中人口密集的中国不同于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商圈区别。   该工作历时三年,课题组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完成该论文。该项目同时获得国家科技部973“城市大数据三元空间协同计算理论与方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深圳先进院二维材料通用制备技术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26
    • 11 月 17 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中心研究员孙蓉团队在二维材料通用制备技术领域取得进展。相关论文“ A universal method for large-yield and high-concentration exfoliation of two-dimensional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一种 高产率、高浓度剥离二维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通用方法》 )在线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期刊 Materials Today ( 《今日材料》 ) 上。 六方氮化硼 (hBN) 是一种类石墨结构的无机超宽带隙电子材料。从 hBN 粉体剥离出的纳米片 (hBNNS) 具有超宽带隙、高导热、高化学、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先进电子封装、高功率器件及 5G 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 hBNNS 的剥离方法,包括超声剥离、微机械剥离、球磨剥离等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浓度小或易污染等缺点,影响了最终的应用效果。 该研究团队发现利用锂离子插层辅助的水热剥离法,在高压水热釜的临界反应条件下,通过选择与 hBN 剥离能相匹配的极性溶剂和高速搅拌,可以将微米级块体材料剥离成几个原子层厚的二维 hBNNS ,产率高达~ 55% ,同时 hBNNS 分散液浓度达到~ 4.13mg/mL 。通过 AFM 和拉曼表征,发现得到的 hBNNS 厚度在 10 个原子层以内。同时,研究团队也将这种剥离手段应用到其他常见二维材料纳米片的制备中,并成功得到厚度为 1~3nm 的石墨烯和二硫化钼纳米片。至此,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一种通用型、基于水热法剥离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文章第一作者为先进材料中心博士王宁,深圳先进院为论文第一单位。 论文得到科技部重大研究专项、国地联合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产学研项目、 SIAT CAS-CUHK 高密度电子封装与器件实验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