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宇航科学院2018年最新院士名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18-07-26
  • 国际宇航科学院于1960年8月16日,第11届国际宇航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召开期间成立,由西多尔•冯•卡门(Theodore Von Karman)博士领导。其章程分别于1963、1965、1969、1983、1987和1988年修订。1996年经联合国认可为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目前,由印度Madhavan Nair博士担任主席,前任主席为美国爱德华•斯通博士(Edward C Stone),Anatoly Perminov;Yannick d’Escatha博士(法国);刘纪原教授(中国);Hiroki Matsuo博士(日本);秘书长由法国的Jean-Michel Contant 博士担任。

    国际宇航科学院2018年最新院士名录

    基础科学院士

    ……

  • 原文来源:https://iaaweb.org/content/view/752/989/
相关报告
  •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2018年新增院士和通讯院士名单出炉》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07-25
    • 日前,国际宇航科学院(IAA,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2018年新增院士和通讯院士名单出炉,全世界共有105名专家成功入选,其中通讯院士47人,正式院士58人。在105名入选院士中,美国以23人排名第一,中国18人排名第二,俄罗斯15人排名第三。 在当选的18位中国学者中,两人为中国台湾学者。具体的院士名单如下: 国际宇航科学院介绍: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于196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是联合国框架下独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院士由那些在航天学的某个领域或对空间探索至关重要的某个科学分支中作出卓著贡献的个人组成。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分属4个学部:基础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新的院士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中的同行选出,正式院士终生当选,通讯院士两年后有资格转成正式院士,但五年后退休。截止到2018年,国际宇航科学院四个学部共有院士1228人,其中社会科学学部282人。
  • 《国际宇航联大会,把大奖颁给了中国科学家》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11-04
    • 戚发轫院士是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在2019年国际宇航联大会上,86岁的戚发轫院士获得了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戚发轫院士是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知名空间技术专家和卫星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他多年来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际宇航界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合作打下了基础。 这是继“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第二次获得IAF“名人堂”奖项。 此前,中方代表团集体缺席了10月21日开幕的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大会。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也从媒体上看到了有关消息。之后马上向中国国家航天局进行了了解核实。的确,中方代表团集体缺席今年的国际宇航联大会,原因就是美方没有及时发放签证。” 华春莹说,今年7月,中方在会议召开前3个月就向美方提交了参加国际宇航联大会的初步人员名单,中国国家航天局代表团于10月12日前往美国驻华使馆面签,但直到会议开始那一天,中方代表团团长仍然没有获得美国签证,这导致中方代表团无法如期赴美参加今年宇航联大会的开幕式、局长论坛等重要活动。对此,1000多名现场观众都感到不可思议,用手机提出“在这个会议上,我想念一个重要的航天局,中国国家航天局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在会场大屏幕上被置顶,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戚发轫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称:当年我们“921”(工程)开始的时候,我、袁家军到美国去是不给签证的。袁家军是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副主席,在美国开会的时候,他要去参加会,等会开完了,才给他签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