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年投产的海外球形石墨负极材料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3-12
  • 加拿大魁北克的新世界石墨公司(NouveauMonde GraphiteInc)宣布,包括石墨微粉和球形化生产在内的球形石墨试验工厂完成调试并投产。这意味着即将又增加一个为锂电行业供应石墨负极材料的海外工厂。

    据称,该项目生产的球形石墨经分析证实充放电循环可超过300次(0.5C),其电量与工业标准的350mAh/g相比更高,可达370mAh/g,在快速充放电循环(3C)条件下具有较高稳定性。(译者注:C表示电池放电倍率,是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3C即电池标称容量的3倍放电)

    近年来,原本一些石墨开采出口项目不满足于赚取初级加工产品获利,他们与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与下游客户合作,力求开发出石墨耐火材料、冶金行业的润滑和摩擦制品,当然也包括需求迅速扩大的锂电负极材料。其中有一些项目进展速度较快,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内锂电负极企业的有力竞争者。经小编汇总,除了文章开头的新世界石墨公司,还有另外两家— —

    1

    2018年5月30日,澳洲证交所上市矿企KibaranResourcesLimited(ASX:KNL)宣布其完成了低成本并且环保制备电池级球形石墨的可行性研究(2万吨/年)并获得了德国政府的资助,将在德国分阶段建设中试工厂和实现商业化。

    据Kibaran在2017年12月发布的可行性研究,该公司可以以低成本非氢氟酸提纯专利技术生产出纯净的球形石墨,并且其质量水平可媲美中国的供应商。而德国政府已经对该项目提供了10万美元,用以购买加工检测设备,包括球磨机、比表面仪、扫描电镜等等。

    2

    2018年12月31日,澳洲上市公司SyrahResources宣布其位于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的锂电负极工厂首次生产出未球形石墨样品。Syrah董事会在更早时间便开始推动深化拉长产业链直至终端,包括将自己从原材料供应商转化为锂电负极供应商。据悉,中试工厂年产5000吨球形石墨,并在2019年一季度提纯设备就位后量产。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553588
相关报告
  • 《青海海东首条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5
    • 3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获悉,该市首条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该企业目前已跟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将产业链延伸至锂离子电池制造及应用,打造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材料行业全产业链。 在位于河湟谷地的海东市乐都区的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记者看到磨粉、包覆、筛分、除磁、石墨化、碳化等工序有序运行。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二期投资8.8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以及3万吨负极材料配套生产线。 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一种,与镍镉、镍氢、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且无重金属污染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和电池外壳等部分组成。 该生产线加工生产的负极材料作用是储存和释放能量,主要影响锂电池的循环性能等指标。当前,受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叠加拉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储能市场,都处于高增长的阶段,且需求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伟说,企业二期项目将于4月开工建设,年底实现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400人就业,保证村民的经济收入,预计在2023年产值突破10亿元。 近年来,海东市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机遇,积极布局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加快动工一批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持续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线的投产为海东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又一次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将全力配合项目建设,切实解决企业在建设、投运、市场拓展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项目建设提供各项要素保障。”乐都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 《负极材料石墨烯超硬材料 黑龙江鹤岗主攻三条石墨新材料产业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30
    • 4月25日,记者在华升公司石墨烯润滑油生产车间看到,这里只有两名工人在灌装产品,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石墨烯润滑油已通过理化指标检测和性能测试,产品性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华升石墨公司生产车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曹殿学向记者介绍他们团队参与研发的石墨烯润滑油产品。据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车测试结果显示,使用石墨烯润滑油节油率4~10%,减少尾气排放80%左右,并能提升发动机动力、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换油周期。 鹤岗市民营企业在石墨烯应用领域取得的突破令人欣喜。近年来,鹤岗市把石墨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将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主攻负极材料、石墨烯、超硬材料三条产业链,计划利用5年时间使石墨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为全省打造千亿级石墨产业集群作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鹤岗市已探明石墨矿石储量17.3亿吨,位居亚洲第一。矿石平均品位10.2%,矿物量为1.7亿吨,以小鳞片为主,在加工球形石墨方面具有振实密度高、产出率高等优势,是制作大动力电池使用高端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鹤岗新一届市委班子在原有2016-2030年石墨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出台了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打造“一平台、两园区、三条产业链”的总体思路,着力推动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鹤岗市有石墨企业32户,具有处理矿石500万吨、精粉生产50万吨、深加工制品18.9万吨的产能。两年来,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资17.2亿元,石墨产值由9亿元增加到18亿元,增长100%,税收由7950万元增加到2亿元,增长152%。 鹤岗市与清华大学、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合作,打造集技术研发、企业孵化、检验检测、电商物流、科技咨询、金融和政务服务等于一体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2017年,在该平台建设了鹤岗石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石墨浮选柱开发应用”“石墨高温连续提纯技术”等课题研究,石墨浮选柱技术已完成中试,将在溢祥、帝源两个选矿企业推广。去年与清华大学粉体研究室签订了共建协议,合作建设石墨产品线上检验检测平台。目前,正在进行平台功能开发和后台数据库建设,预计年底前试运行。建成了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黑龙江鹤岗)鳞片石墨实验室、国家级石墨检测重点实验室,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面对国内国际竞争,鹤岗市找准方向,重点建设鹤岗石墨新材料产业园和萝北石墨产业园。通过延伸3条石墨新材料产业链条,建好石墨产业聚集区。 在负极材料产业链上,总投资4.5亿元的海达年产3万吨高纯石墨及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工程预计7月试运行,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总投资3亿元的泰东德2万吨高纯石墨及负极材料项目启动建设。一期投资20亿元的国信通智能手机和动力电池项目,即将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深圳贝特瑞公司参股帝源矿业公司也正式入驻鹤岗。鹤岗市将引进正极材料、导电液、电池隔膜等横向产业项目,实现产业链闭合。“去年球形石墨销售收入2.9亿元,在建的年产2万吨高纯石墨项目已经完成投资70%,计划年内达产。”奥星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瑞介绍说。 在石墨烯产业链上,华升石墨公司开发的石墨烯润滑油产品2019年计划生产石墨烯20吨,石墨烯润滑油4000吨,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该公司将引进石墨烯导电浆料、石墨烯重防腐材料、石墨烯海水淡化膜等项目,推动产业链有效拓展。 在超硬材料产业链上,鹤岗市与三湘、昌润公司合作,依托域内高纯石墨在建项目,重点开发金刚石粉、金刚石复合片等产品。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引进镁碳砖等耐高温材料和装配式墙体材料等项目,推动石墨尾矿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