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电站的断电情况在夏季保持低位后,9月份有所增加》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8-10-16
  • 在2018年夏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核电站断电导致的发电能力损失相对较低,从6月到8月平均损失2.8亿瓦。今年的季节性维护和加油周期比近年来开始得更早,在9月份的最后一周,总核中断量平均为14.5千兆瓦。奥伊斯特克里克发电厂(Oyster Creek)的提前退役,以及佛罗伦萨飓风(Hurricane Florence)导致的工厂临时停工,也加剧了9月份的断电。

    在夏季和冬季,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冷却和供热需求,电力消耗很高,因此,核电站的容量损耗通常是最低的。核电站断电可以是计划内的,也可以是非计划内的,范围可以是部分断电,也就是只有一部分核电站的容量处于离线状态,也可以是完全断电,也就是整个核电站都关闭了。

    核电站计划关闭的时间通常与核电站的加油周期一致。核电站通常每隔18至24个月进行一次燃料补给,通常是在电力需求较低的秋季和春季。在换料停机期间,工厂通常会通过安排设备升级、维修和其他维护工作来优化停机时间。

    在过去6年里,平均燃料供应中断时间已经缩短,从2012年的平均46天降至2018年的34天。燃油供应中断时间的减少,是由于运营商在受监管市场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来自不受监管或批发电力市场的其他发电机的竞争。

    在加油中断期间,反应堆完全关闭,不发电,因此也没有收入。核电站运营商试图尽可能快地将反应堆恢复运行,从而将损失的收入和非运营成本降至最低。2017年,美国6个反应堆的停运时间不到20天:桃树底(15天)、Vogtle(16天)、9英里点(17天)、四城市(18天)、德累斯顿(18天)和三里岛(19天)。

    一个计划外的,或者强迫的,关闭的核反应堆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操作错误,或者环境条件。大多数计划外停机是由于非反应堆核心问题造成的——包括外部工厂条件(如恶劣天气),或非核内部工厂条件(如涉及汽轮机和发电子系统的情况)。

    田纳西州、阿肯色州和亚利桑那州的三次意外断电影响了2018年夏季可用容量。6月22日,美国最新的核电站——田纳西州瓦茨棒2号机组(Watts Bar units -2)的主涡轮机和发电机发生故障后,自动关闭了6天。为了修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泄漏,阿肯色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于6月23-26日关闭。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以西45英里的帕洛佛德核电站3号机组自6月27日起自动关闭三天,原因是蒸汽发生器水位低。

    9月中旬,飓风佛罗伦萨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附近的不伦瑞克核电站造成了九天的意外停运。这座发电量为1870兆瓦(MW)的核电站距离大西洋海岸约4英里,在飓风和洪水到达现场之前被核电站运营商安全关闭。

    同样在9月中旬,位于新泽西州福克特河的625兆瓦奥伊斯特克里克核电站也被永久关闭。该电厂原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退役,但为了配合电厂最后燃料和维护周期的结束,时间提前了一年多。在EIA的数据中,核电站的退役被认为是意外停堆,直到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修改了停堆数据,以反映停堆情况。

    由于这些工厂的关闭,所有计划外的停机时间从2015年的85次、2016年的78次、2017年的55次以及2018年到目前为止的37次都减少了。由于工厂技术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原因,这些停机可能每年都在变动。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15日

相关报告
  • 《9月份煤炭市场情况分析及10月份行情判断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07
    • 9月份市场情况分析 (一)下游市场 国内钢材市场先扬后抑,各品种价格普遍下跌。截至9月27日,建材较上月末(下同)下跌60-70元/吨,热轧卷下跌100元/吨,冷轧卷下跌20元/吨,中厚板下跌70元/吨。目前唐山普碳方坯价格3470元/吨,下跌60元/吨。 焦炭市场止跌反弹。上半月,受钢市反压,焦炭市场仍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随着国内钢价企稳,钢厂打压焦炭市场的意愿明显降低,同时从供需角度看,焦炭需求一直比较旺盛,对焦炭价格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截至9月27日,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2100元/吨,比上月末上涨100元/吨。 (二)煤炭市场 炼焦煤市场总体偏强运行。主产区产能释放受限,优质资源偏紧,带动整个炼焦煤市场价格震荡上行。截至9月27日,山西肥、焦煤价格比上月底上涨350元/吨左右。 动力煤市场波动上行。尽管动力煤消费高峰期已过,但受安全、去库存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动力煤市场价格逆势反弹。截至9月27日,北方港口主流品种平仓价格上涨120-150元/吨。 10月份市场行情判断 对10月份国内煤炭市场走势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如下: 利好方面 一是国内煤炭产量仍保持在偏低水平。8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82亿吨,环比增加400万吨。尽管与上月相比,国内煤炭产量有所回升,但受煤矿安检趋严影响,全国煤炭产量增长相对温和,10月份,受节期放假影响,产量总体偏低。 二是宏观基本面改善,经济回稳向好。8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陆续推出的稳增长措施初见成效,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4%,比上月显著加快,能源需求有望改善。 三是下游市场企稳回升,对煤炭市场有一定拉动效应。国内钢价经过前期反复震荡盘整,底部夯实且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焦炭价格也已止跌反弹,对炼焦煤市场有提振作用。 四是10月份国内钢铁产量维持高位运行的概率较大,炼焦煤具有刚性需求支撑。 利空方面 一是煤炭进口量高位攀升。8月份我国进口煤炭4433万吨,创单月煤炭进口量历史新高,环比增加507万吨,增幅13%,同比增加1487万吨,增幅51%,煤炭进口将维持高位运行。 二是10月份是电力消费淡季,整体用电需求下滑不可避免。受居民用电季节性减少的拖累,10月份基本上处于下半年用电量最低的时间段。 三是水电出力显著改善,火力发电将受到明显压制。8月份,全国水力发电14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今年以来水电发电量持续负增长的态势得以根本扭转,10月份南方仍处于丰水期,火力发电还将受到挤压。 综上所述,初步判断:十月份钢材消费旺季延续,钢市具有需求支撑,国内钢材市场维持震荡反弹;焦炭市场总体稳健,钢市反压明显减轻,焦炭价格温和上涨;炼焦煤市场维持紧平衡状态,炼焦煤市场价格延续偏强运行;动力煤需求下滑,加上水电冲击,动力煤市场缺乏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条件,但安监影响或将持续,动力煤市场价格高位震荡的几率较大。 重点冶金煤调价窗口已经来临,目前重点钢厂的长协价格与市场煤价格差距在500元/吨以上,综合考虑炼焦煤供给情况、后期市场运行趋势及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笔者认为,四季度炼焦煤长协价格上调200-300元/吨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幅度,既能体现国内优质资源的市场价值,也能确保长协合同较好地履行。
  • 《2020年12、2021年1月份煤炭市场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3
    • 12月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在低温寒潮天气以及经济增长拉动下,季节性煤炭需求超预期增加,煤炭消费环比快速增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消费拉动力度较为强劲。煤炭行业继续释放先进产能,煤炭增产保供工作稳步推进,部分煤矿生产受到安全、环比监管制约,煤炭产量环比有所下降,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偏紧,煤炭价格明显上涨。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预计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将有所加强。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总体来看预计明年我国煤炭需求有望保持增长。供应方面,为保障我国煤炭稳定供应,满足市场用煤需求,产煤省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将在确保安全和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产能,预计煤炭产能产量将维持相对高位;铁路部门全力保障煤炭运输需求,煤炭铁路运量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后期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沿海地区电需求将高位回落,电厂存煤逐步增加,预计后期煤炭进口量可能下降。综合来看,预计煤炭供应将总体充足,煤炭需求将保持增长,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总体平衡,煤炭价格或将以稳为主、小幅波动。 一、2020年12月、2021年1月煤炭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煤炭市场运行特征为: 1、煤炭消费环比快速增长。 12月份,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较快增长,制造业投资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生铁、水泥产量同比较快增长,火力发电量同比快速增长,低温寒潮天气以及经济增长带动下季节性煤炭需求显著增加。总体上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较为强劲。据测算,12月份商品煤消费量4.1亿吨,日均消费量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上月扩大2.0个百分点(见图1);1-12月份商品煤累计消费量40.5亿吨,同比增长1.0%。 分行业看,12月份,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分别为2.5亿吨、0.6亿吨、0.4亿吨和0.3亿吨,日均消费量环比上月增幅分别为22.1%、1.7%、-13.1%和-9.1%,同比增幅分别为10.8%、8.9%、8.4%和6.0%。1-12月份,四大行业累计煤炭消费量分别为21.9亿吨、7.3亿吨、4.9亿吨和2.9亿吨,同比增幅分别为1.5%、3.8%、0.8%和0.2%。 1月份以来,国内气温有所回升,低温天气影响范围明显缩小,电网用电负荷回落,火力发电量环比较快下降。数据显示,1月份上旬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5%、环比下降4.3%,中旬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2.2%、环比下降6.7%。随着各地气温逐步回升,1月上中旬统调电厂日均耗煤量逐步下降。判断1月份全国煤炭消费量环比将小幅下降。 2、煤炭生产环比有所下降。 12月份,煤炭行业增产保供工作稳步推进,煤炭生产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煤矿安全、环保监查力度较大,部分煤矿生产受到制约,煤炭产量环比有所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5亿吨,同比增长3.2%,日均产量环比下降1.9%;1-12月份累计原煤产量38.4亿吨,同比增长0.9%。 运输方面,12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2.24亿吨,同比增长4.3%,日均环比增长3.2%(见图3);1-12月份累计发运量23.6亿吨,同比下降4.0%。12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6876万吨,同比增长0.9%,日均环比下降6.5%;1-12月份煤炭累计发运量7.5亿吨,同比下降3.7%(见图4)。 数据显示,1月上中旬全国重点监测企业煤炭产量、销量和铁路运量与上月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0.5%和3.1%,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9%、9.1%和2.2%。 3、煤炭进口环比大幅增长、出口环比大幅下降。 12月份,全国进口煤炭3908万吨,同比增长1309.6%,环比增长234.8%;出口煤炭9万吨,同比下降86.7%,环比下降47.1%;净进口量3908万吨(图5),同比增长1759.1%,环比增长239.0%。1-12月份,累计进口煤炭3.0亿吨,同比增长1.5%;累计出口煤炭319万吨,同比下降86.7%。 4、全社会存煤天数环比减少,煤炭供求关系总体偏紧。 12月份,煤炭产量环比有所下降,煤炭消费量环比快速增长,净进口量环比大幅增长,供给量增速小于消费量增速,全社会煤炭库存量环比继续下降,12月末全社会存煤可周转天数27天,比上月末减少8天;12月末全社会存煤正常度为-10.9%(图6),反映煤炭供求关系总体偏紧。 分流通环节看,12月末煤矿存煤高于正常水平,煤矿存煤天数8.8天,比上月减少0.7天,存煤正常度22.3%。中转港口存煤低于正常水平,主要港口存煤天数14.6天,比上月末增加0.8天,存煤正常度-21.4%。发电企业存煤水平基本合理,重点电厂存煤天数17.2天,比上月减少7.7天,存煤正常度-0.5%。 截至1月20日,全国重点监测煤炭企业存煤比1月10日下降3.3%、同比下降14.1%。1月21日环渤海六港存煤比上月末增加4.2%。1月中旬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天数在15天左右,比12月末减少2天左右。判断1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量将逐步趋稳,煤炭供求关系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 5、12月煤炭价格较快上涨,1月价格继续上涨 12月末,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报价723.5元/吨,比上月末上涨8.5%;其中焦肥精煤平均报价为1303.1元/吨,比上月末上涨2.3%,中等动力煤平均报价627.1元/吨,比上月末上涨14.0%。 1月份以来,煤炭价格又有上涨。至1月22日,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报价786.6元/吨,比上月末上涨8.7%;其中焦肥精煤平均报价为1354.7元/吨,比上月末上涨4.0%,中等动力煤平均报价711.5元/吨,比上月末上涨13.5%。 12月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平仓)比11月末上涨56元/吨,1月22日价格比12月末上涨103元/吨,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二、煤炭市场后期走势预测 我们对今后几个月煤炭市场做出如下基本判断: (一)拉动煤炭需求的基本面因素有望继续改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我国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从拉动煤炭需求的主力引擎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总体上对煤炭需求的支撑力度将有所加强。 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所加强。202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0%,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4.1个百分点,是拉动煤炭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从房地产资金来源看,由于房贷红线,个人按揭贷款单月拉动明显萎缩,但定金及预付款则大幅上升。从数据来看,地产销售旺叠加房贷红线,使得购房者或采用其他加杠杆的形式或者是现金支付,这推升整体资金来源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12月当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3%,四季度以来持续改善;施工面积当月同比前期经历转正后大幅上升,12月当月达到28%,为2020年最高值;7月以来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连续5个月为负,但12月份大幅转正为20.5%。以上均预示今后一段时间房地产韧性或有所增强,对煤炭需求的支撑力度有望继续保持。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回落,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广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同比增速至4.3%,基本持平11月份,小幅回升0.1个点,单月增速较11月回落1.6个点,环比动能依然在走弱。2021年专项债提前批下达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后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整体将维持当前动能。 制造业景气有望延续,投资呈回暖趋势。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8.5%,较11月有所回落,但仍为2019年1月以来较高水平。从环比看,12月制造业投资环比高于过去5年的环比季节性规律。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修复仍未结束,欧美在疫情扩散影响下供需缺口或将继续、补库需求也在回升,目前制造业领先指标中的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新订单仍然处于历史高点,加之12月出口数据边际变化反映亚洲产业链恢复较好,对我国生产型出口需求向好,预计制造业投资回暖趋势或将持续。若以2010年以来制造业景气周期推算,叠加出口复苏拉动,预计当前制造业景气有望延续到2021年全年,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有望持续。 民间投资增速略有回升。数据显示,1-12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增速回升0.8个百分点;12月单月增长26%,自7月份以来单月一直保持正增长,整体呈改善态势。2021年,我国将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支持民间投资参与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引导银行积极增加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规模和比例,降低民间投资负担。预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惠企政策的陆续出台与落地实施,民间投资面临的外部环境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将对民间投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2020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2.7%,其中火电增长1.2%,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保持较快增长。按照国家能源局提出的目标,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合计新增1.2亿千瓦,这是我国新能源年度新增装机首次突破1亿千瓦。预计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将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预计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将有所增强。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 (二)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 煤炭产量将相对稳定。为确保今冬明春我国煤炭稳定供应,产煤省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将继续承担煤炭保供社会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前提下,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和协调,确保煤炭生产平稳有序,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保证发电供热用煤和重点地区用煤,预计后期我国煤矿开工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国家相关部门已核准煤矿建设项目总规模达到4860万吨/年,其中新疆地区建设规模3720万吨/年,后期新疆煤炭将更好地融入全国煤炭市场,预计我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和产能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安全监管方面,为确保春节及“两会”期间煤矿安全生产总体稳定,预计各地将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违法违法行为,预计部分中小煤矿生产将受到制约。综合来看,预计后期我国煤炭产能将有所增加,煤炭产量将相对稳定,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 铁路煤炭运量将维持相对高位。后期我国将继续推进煤炭运输“公转铁”改革,提升铁路煤炭运输能力,提高铁路煤炭发运量,满足下游行业煤炭运输需求。铁路部门将继续加强组织运输,在全路开展冬煤保供专项行动,全力抢运电煤,做好煤炭运输组织,协同联动、挖潜增效,保障生产生活用煤需求。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预计煤炭运输需求将有所减弱,综合来看,预计后期我国煤炭铁路运量将维持相对高位。 煤炭进口量可能下降。1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全年累计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1.5%,增幅比1-11月份提高12.3个百分点。后期,为保障国内煤炭稳定供应,有关部门将根据煤炭供需形势适当调节煤炭进口。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春节假日因素影响,以及新能源发电出力增加,沿海地区电煤需求将高位回落,电煤库存有望逐步回升。判断后期煤炭进口可能下降。 (三)判断后期煤炭供求形势将总体平衡,煤炭价格以稳为主、小幅波动。 依据上述对煤炭供需两个方面的分析结论,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预计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将有所增强。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总体来看预计明年我国煤炭需求有望保持增长。供应方面,为保障我国煤炭稳定供应,满足市场用煤需求,产煤省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将在确保安全和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产能,预计煤炭产能产量将维持相对高位;铁路部门全力保障煤炭运输需求,煤炭铁路运量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后期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沿海地区电需求将高位回落,电厂存煤逐步增加,预计后期煤炭进口量可能下降。综合来看,预计煤炭供应将总体充足,煤炭需求将保持增长,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总体平衡,煤炭价格或将以稳为主、小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