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冲击将加剧欧洲工业的痛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9
  • 随着寒冷天气导致天然气库存减少、与亚洲对液化天然气的竞争加剧,以及俄罗斯供应减少的形势迫在眉睫,欧洲将在未来冬季迎来新的天然气价格冲击。

    自2022年能源危机以来,当时天然气价格达到每兆瓦时(MWh)近350欧元的峰值,由于高昴的价削弱了竞争力,欧洲各地数十家公司关闭工厂、削减活动和裁员。

    许多国家仍在减少需求并降低制造业活动,这对欧洲缓慢的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欧盟的天然气需求比疫情前的五年平均水平低17%

    与此同时,汽油价格已达到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分析师预测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国际化肥巨头雅苒Yara首席执行官Svein Tore Holsether表示:“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正在放松警惕,因为目前的能源价格低于2022年的水平。”

    由于担心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过境协议将于年底到期,人们的紧张情绪推动了购买量。

    美国银行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研究主管弗朗西斯科·布兰奇(FranciscoBlanch)表示,这可能会使欧盟天然气价格从目前的近50欧元/兆瓦时推高至明年的70欧元/兆瓦时。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相比之下,疫情爆发前的五年间,欧盟平均天然气价格为17.58欧元/兆瓦时。

    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数据,欧盟范围内的天然气库存量为85%,比一年前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芭芭拉·兰布雷希特(BarbaraLambrecht)表示,这让当前的冬天显得更加不舒服,因为寒流将导致天然气库存水平比过去两个相对温和的冬天下降得更快。

    为了保障供应,欧盟委员会上周提高了库存填充目标,这可能加大价格上行压力。


    折线图显示,2024年欧洲天然气储存填充水平低于前两年和5年平均值

    萎缩的行业

    投研机构伯恩斯坦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来,欧洲数十家工厂关闭,近百万个制造业岗位流失。

    前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Draghi)在9月份发布的欧洲竞争力报告中表示,2022年乌克兰爆发战争后,欧洲将失去相对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这对欧洲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至少在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欧洲仍将需要化石燃料。

    报告称:“尽管能源价格已较峰值大幅回落,但欧盟企业仍面临相当于美国2至3倍的电价,支付的天然气价格则高出4至5倍。”

    目前,欧盟天然气价格几乎比美国天然气价格高出五倍,美国天然气交易价格为3.09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当于10.02欧元/兆瓦时。

    德国商会(DIHK)8月份的一项调查发现,高昂的能源价格和缺乏可靠的能源供应阻碍了工业生产,并促使一些德国企业考虑迁往海外。

    化肥巨头雅苒首席执行官还公开表示,公司正在“将能源业务从欧洲转移出去”。

    德国行业游说团体BDI称高能源价格是威胁欧洲最大经济体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德国工业联合会(BDI)主席西格弗里德·拉斯沃姆(SiegfriedRusswurm)9月份表示:“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悄然迁移和放弃,去工业化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加。”他同时也是德国工业集团蒂森克虏伯的董事会成员。

    法国工业游说团体Uniden主席NicolasdeWarren表示,由于能源价格高企,法国各行业预计今年冬季的开工率将达到70-80%,尤其是化工行业。

    荷兰合作银行的分析师表示,“由于行业仍处于低迷状态,没有理由相信该行业的天然气需求今年将出现复苏”,并补充称,供暖行业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

    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挪威Equinor的天然气和电力交易主管Helge Haugane表示,与此同时,欧盟目前的存储水平按绝对值计算比去年低了约100亿立方米,差额将主要通过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来弥补。

    随着供应竞争加剧,这需要付出代价。

    尽管欧盟避免对一些成员国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实施制裁,但它已经限制了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供应。

    欧洲议会今年4月投票通过规则,允许欧洲各国政府禁止俄罗斯企业预订天然气基础设施容量,从而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

    这可能会增加储存提取量,并迫使欧盟与亚洲更激烈地竞争美国和中东的液化天然气。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11月份欧洲进口了113亿立方米(约170船)液化天然气,主要来自美国和中东。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finance/html/energy-2261382.shtml
相关报告
  • 《欧洲天然气价格周二创下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4
    • 据能源经济12月22日伦敦报道,由于冬季需求强劲,以及主要供应国俄罗斯和消费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温,欧洲和英国天然气价格周二飙升至历史新高。 欧洲参考荷兰TTF天然气价格从周一上涨了近20%,在午后交易中达到每兆瓦时175欧元。 与此同时,英国天然气价格跃升至每英热单位435便士。 两个市场均突破10月以来的纪录,也因对北半球冬季月份的需求担忧而受挫。目前的数字大约是2021年初的8倍。 失控的现货天然气价格,以及包括原油在内的其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了人们对全球通胀飙升的担忧。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师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欧洲天然气“继续势不可当地上涨……创下新的纪录”。 “在欧洲进入冬季之际,气温继续下降。我们还得到消息,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月份没有为流经乌克兰的天然气预订任何额外的产能。” “在整个冬季,这是一个重要的消息,对欧洲经济增长有影响,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去年漫长的冬天已经耗尽了欧洲的天然气储备。 除此之外,今年较为平静的天气条件也大大减少了风力发电的供应。 一些分析人士将市场飙升归咎于围绕俄罗斯北溪2号(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道计划的持续争议。 德国经济事务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周六警告说,如果俄罗斯袭击乌克兰,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将面临“严重后果”。 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将使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廉价天然气供应增加一倍。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表示需要天然气来帮助其从煤炭和核能转型。 目前欧洲天然气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
  • 《欧洲“气荒”,美国“渔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5
    •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俄欧“天然气大战”愈演愈烈。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公布的计划,欧盟计划在2027年之前停用俄罗斯天然气。寻找天然气替代供应来源,成为欧洲的当务之急。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欧盟6月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在俄罗斯拧紧天然气“阀门”之际,美国帮助欧盟缓解“气荒”背后有什么算计? 寻找替代方案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1日,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最大单一管道“北溪1号”开始年度维护工作,预计将因此暂停长达10天的天然气输送。不少分析认为,该管道目前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此举将进一步加剧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还有欧洲官员担心,俄罗斯方面在维护结束后将继续关闭管道。 外媒指出,近期正是欧洲各国储气过冬的重要时段。然而,俄欧“天然气大战”硝烟弥漫,欧洲不得不面临日益严峻的“断气”风险。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跟随美国步伐,对俄实施多轮制裁,并加速摆脱对俄能源供应的依赖。欧盟4月宣布,8月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6月,欧盟批准对俄实施部分石油禁运。 作为反制措施,俄罗斯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卢布结算令”于4月1日生效。此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陆续宣布暂停向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丹麦等拖欠天然气款并拒绝以卢布结算的欧洲国家供气。数据显示,现阶段,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仅为一年前的一半。 “为实现‘开源’,欧盟努力寻找能源替代供应方,以解决‘气荒’之急。卡塔尔等中东国家更倾向于同欧盟签署长期购销合同,但这与欧盟的减排目标不符,而美国供应商愿意高价供应天然气现货。因此,目前美国成为欧盟的主要供气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曲兵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今年3月,欧盟决定向美国额外购买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以减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并表示希望通过各种来源的液化天然气替代1/3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此后几个月,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量一直处于创纪录水平。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认为:“美国把俄乌冲突视为重新拉拢欧盟以及巩固其与北约盟国关系的重要机会。在能源问题上,拥有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美国希望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上的新玩家。为此,美国一直希望在欧俄之间插一杠子。随着欧俄的态度均日趋强硬,美国成功扩大自身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出口。”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加上美国积极推动,欧盟内部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问题上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并设定了具体时间点。当前,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这是在欧盟计划之内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腾军说。 存在多重隐患 对欧盟而言,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化解其面临的“气荒”困境? 3月,美国与欧盟签订液化天然气出口协议时,曾有美媒发长文“泼冷水”,指出这份协议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意义”,因为美国在短期内根本没有能力出口更多天然气。 英国广播公司算了一笔账,更加直接地呈现出美国天然气“喂不饱”欧洲的尴尬现实: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供应了欧盟国家大约40%的天然气需求。以2020年数据为参照,欧盟当年的天然气总消耗量为5410亿立方米,俄罗斯供应量约为2160亿立方米。而美国2021年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仅约220亿立方米。 “按照美欧达成的协议,今年内美国将为欧洲追加供应150亿立方米天然气,并保证到2030年前欧洲每年可以得到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但这对欧洲的天然气需求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欧洲还要为此承受更高价格。”曲兵说。 半岛电视台指出,美国天然气对欧供应存在先天劣势。由于地理接近和基础设施的存在,俄罗斯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送往客户,享有价格优势,而美国天然气需要在液化后以极高的成本穿越海洋完成运输。 “目前,欧洲国家普遍缺乏能够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专业港口,而且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耗时,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即便美国加大对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供给,也不足以填补俄罗斯天然气断供出现的空缺。”丁纯认为,除了价格高、供应量有限之外,基础设施条件有限也是制约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个大型进口或出口液化天然气的终端,其建造成本可能超过10亿美元,规划、获得许可和完成建造需要数年时间。正是出于相关顾虑,欧盟各国一度无法就彻底断绝俄罗斯能源供应达成一致。 “美欧之间的能源合作存在多方面隐患:一是随着欧盟在能源供应上日益依赖美国,美国可能坐地起价,加重欧洲国家的经济负担;二是美国对欧出口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而相比管道运输,海运的运力有限,且更易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不安全性、不确定性更强;三是美国未来能源政策走向存在变数,在其他天然气供应国没有大幅增加产量和出口的情况下,欧洲只能与美国深度捆绑,一旦美国收紧天然气出口,欧洲整体能源安全就将遭遇更大冲击。”张腾军说。 “开源”“节流”并行 7月4日,德国联邦政府批准建设的德国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在北海海滨城市威廉港开工。这是德国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举措之一。分析称,德国有关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讨论已拖延几十年,但从无定论。而使该项目重新获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近期减少对德供气,同时天然气价格因乌克兰局势而高涨,德国能源企业和民众财务负担陡增,政府担心能源供应不足。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发出警告称,能源短缺问题或将影响德国数年之久。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日前也表示,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是非常有可能的,法国要为此做好准备。 “目前看来,欧盟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决心很坚定,也是一个长期趋势。在此背景下,欧盟为了解决眼下‘气荒’难题,将会调整能源政策,对自身能源结构、能源供需情况等进行重新布局。”丁纯说。 张腾军指出,美国既想在安全上进一步“绑牢”欧洲,以遏制俄罗斯,又想在经济上加大本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缓解自身经济压力,因此美国将不断施压,推动欧盟在能源上与俄罗斯“脱钩”,以便自己从中渔利。但对欧盟来说,与美国加强能源合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未来,美国可能将天然气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工具,通过限制或缩减出口的方式,在其他方面向欧洲要价,使欧洲更加受制于美国。 国际能源署近日表示,为应对天然气短缺,欧洲必须在寻找能源替代供应的同时,提高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高电价和供应紧张提供喘息机会。 欧盟理事会6月下旬批准一项规定,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库存今冬前至少达到其储气能力的80%,并在下个冬季前达到90%,且成员国之间可共享天然气。欧盟理事会还同意了关于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两项政策指引,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目前的32%提高至40%,同时减少能源使用量。 “除了‘开源’,当前形势也将倒逼欧盟‘节流’,大力推动节能措施,包括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欧盟来说,短期内最紧迫的事是挺过‘气荒’难关,长期任务是完成绿色转型,实现能源独立。但要完成这一长期任务,欧盟还将面临很大挑战。”曲兵说。(记者 严 瑜) 原标题:美国助欧解“气荒”背后有算计(环球热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14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