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升级会否扼住欧洲能源“咽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2
  • 随着乌克兰局势骤然升级,国际能源市场连日来大幅波动。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俄罗斯对欧盟能源供给中断,欧盟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选项,将面临严重能源危机。当然,俄罗斯也会同时失去重要的国际收入来源。目前,双方“斗气”但还不至于“断气”。

    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

    作为世界主要油气出口国,俄罗斯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关键作用不容低估,欧洲更是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出口。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相关报告,欧盟进口天然气中约40%、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

    石油是欧盟最终能源消耗中使用最多的燃料。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取暖油、汽油和柴油等石油产品占欧盟最终能源消耗的41%。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2020年俄罗斯出口石油中近一半流向了欧洲国家。

    欧洲“气短”雪上加霜

    在经济复苏带来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液化天然气交付量下降等因素作用下,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欧洲民众承受着不断上涨的能源账单压力,欧洲经济也受到能源成本上升驱动的高通胀困扰。俄乌冲突无疑将造成更高能源成本。

    今日俄罗斯网站援引相关数据报道,截至今年1月12日,欧洲天然气库存已经不到全部储存设施容量的一半。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天然气库存处于“稀缺水平”。

    乌克兰局势升级后,德国政府宣布中止原本可以增加俄天然气供应的“北溪-2”项目相关进程。2月26日,美欧宣布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这也不利于俄欧能源贸易前景。研究机构认为,如果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完全中断,欧洲仅能维持几个月时间。

    紧密能源纽带使俄欧“斗则两伤”

    近年来,欧洲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已有十多个国家宣布退煤计划。但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欧洲找到替代供应可能性不大,如果失去稳定能源供应,经济和社会生活将受到显著影响。与此同时,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俄罗斯如果失去欧洲市场,也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对俄罗斯来说,扼住欧洲能源“咽喉”是一张反制牌,但如果彻底断供也会反噬自身。虽然俄罗斯近年来推进油气出口多元化,扩大向亚洲等地区出口,但欧盟仍是俄油气出口主要市场,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俄欧在油气贸易中相互依赖,意味着俄能源供应下降将使双方都付出高昂代价。如果西方制裁措施直接针对俄能源出口,将导致全球能源价格新一轮急涨,使尚在疫情阴影下的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更为艰难。(来源:新华社)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zhiku/2022/03/01/detail_20220301118443.html
相关报告
  • 《热词中的俄乌冲突——欧洲能源危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3
    •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拉拢盟友对俄罗斯展开全方位制裁,这也让欧洲国家深陷能源危机。 俄罗斯是欧洲能源的主要供应国,对俄制裁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自身的能源价格也持续走高。伦敦洲际交易所数据显示,近日,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突破1900美元每立方千米。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眼下欧洲各国正纷纷增加各自的天然气储备,不过就在今天(11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北溪-1”开始年度维护,输气也随之暂停。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加剧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而鉴于目前欧洲多国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不少欧洲官员担心,俄方在维护结束后会继续关闭管道。 “北溪-1”开始年度维护 法德担忧完全停供 根据“北溪”公司的数据,从莫斯科时间11日7点开始对管道进行年度计划维修工作后,已经没有通过“北溪-1”管道供应给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流量。维护时间将持续至21日,维护工作包括检测机械部件、自动化系统等。俄方表示,维护工作正常情况下每年都会进行,而且完全按照计划开展。 不过,德国和法国方面却都有些担忧。 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局长 克劳斯·穆勒:“北溪-1”按照惯例通知了我们,但是维护完成后会发生什么还有待观察,没人能预测是10天后结束维护,还是更早或更晚。不幸的是我们只能等着看结果。我甚至觉得我们可能最快也要在恢复前一天才能得到通知。 穆勒表示,德国有关部门,特别是从秋季开始,将持续关注能源短缺给经济、供应链以及社会层面带来的影响。 德国工商总会主席彼得·阿德里安则预测说,如果“北溪-1”长期断供,德国可能面临严重经济衰退风险,到今年冬季,德国GDP可能缩水10%甚至更多。 10日,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是非常有可能的,法国要为此做好准备。 法国财政部长 布鲁诺·勒梅尔:我们要为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做好准备,这依然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据德新社报道,眼下正是德国储气过冬的重要时段,德国政府计划11月前把天然气库存提升至储气能力的90%,但现在仅为62.6%。 德国《图片报》报道称,由于天然气供应短缺和取暖成本飞涨,今年冬季很多德国人可能无法负担取暖费,对此,德国政府已敦促企业和家庭将天然气消费量降至最低水平,以确保在2个多月后的供暖季节能有足够的天然气存量。德国多座城市也计划设立公共取暖场所。 德国住宅地产公司巨头沃诺维亚日前宣布,公司旗下的出租房屋近期将在夜间降低供暖功率,散热器的温度将不高于17摄氏度。该公司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无法保证冬季所有公寓供暖都照常运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供暖费会大涨。 加拿大将归还送修的“北溪-1”涡轮机 围绕俄罗斯与欧洲的“北溪-1”供气问题,远在北美洲的加拿大也来横插一脚。今年6月,加拿大以对俄制裁为由,将德国西门子公司送修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部件——涡轮机给扣住了。经过德国的协调,加拿大政府9日宣布,将归还涡轮机,但同时也将扩大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归还的日期将会在7月14日以后。 按照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在声明中的说法,涡轮机的归还有助于欧洲获得可靠且负担得起的能源,因为一旦缺乏必要天然气供应,德国经济将遭受重创;随着冬季临近,德国人将面临无法取暖的风险。 加拿大政府知情人士透露,涡轮机将先送回德国,而后由德方交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6月14日,俄气表示,由于“北溪-1”的涡轮机未能按时送回,通往欧洲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输气量从每日1.67亿立方米减少至最多1亿立方米。15日,俄气表示,输气量再次减少至每日不超过6700万立方米。 这一涡轮机由西门子加拿大子公司制造,此前被送往加拿大进行维修。但俄方没有透露送修的时间。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6月16日):我们知道的是,涡轮机有问题,他们维修后没有及时返还到俄罗斯,这是制裁的后果,这不是我们提前计划的,这与我们无关。 此前,德国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俄罗斯缩减供气量后,德国被迫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包括更多转向煤电、呼吁民众节能等。 这让德国倍感压力。在6月底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会晤时,就要求加方归还涡轮机。峰会结束后不久,朔尔茨再次打电话给特鲁多,商议此事。 本月7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再次公开呼吁加拿大归还涡轮机。他声称,德国不认为涡轮机是俄方减少天然气供应的真正原因,但归还涡轮机会让俄罗斯失去延长停供的借口。这样的说法,遭到俄方反驳。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7月8日):对于俄罗斯用天然气施加政治压力的说法,我们拒绝接受,事实不是这样的。涡轮机归还后,我们将增加供气量,问题是为什么没有立即归还。 在加拿大决定归还涡轮机后,乌克兰外交部和能源部发表声明说,对加方的决定深感失望,称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在缺少一个涡轮机的情况下全量供应天然气,俄罗斯的威胁是“没有技术原因的敲诈”。 “北溪-1”管道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是俄罗斯向德国供应天然气的主要管道。 与它平行的输气管道“北溪-2”2021年建成,但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施加制裁,德国政府暂停了“北溪-2”管道项目认证程序。 天然气短缺 老牌瓷器制造商面临生存危机 由于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德国很多依靠天然气生产的行业犯了愁,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瓷器制造商卡拉最近就因此而倍感焦虑。 卡拉是德国一家拥有177年历史的老牌瓷器制造商,专门为零售商店和酒店行业生产瓷器。近来受能源价格高企,以及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等因素影响,这家百年老店的生存已经面临严重威胁。 德国卡拉瓷器制造公司总经理 丹尼尔·耶肖诺斯基: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天然气的制造商,我们非常焦虑。因为天然气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急剧上涨,而且转向依靠光伏发电等方式是不可行的。 耶肖诺斯基表示,尽管目前每兆瓦时天然气的价格约为100欧元、约合人民币700元,较年初的120到150欧元稍有下降,但从商业角度来看仍不可持续。 德国卡拉瓷器制造公司总经理 丹尼尔·耶肖诺斯基:我们那么大的用量很难找到替代来源,这难以想象。最终我们的方案就是停产。 目前,德国天然气存储设施储气量不到60%。而在上月,在俄罗斯减少供气量后,德国启动天然气紧缺应急方案第二级“警报”。德方官员估计说,如果德国失去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且今年冬季不遭遇异常寒冷,德国现有天然气储备届时也只可维持一到两个月。 “美国正在牺牲欧洲利益” 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试图带欧洲的节奏,除了对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之外,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带动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展开多轮制裁。然而,对俄制裁的效果并不明显,还起了反作用。如今,欧洲国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地跟从美国不断推高对俄罗斯的制裁,带来的损失将更多由欧洲自身来承担。欧洲不仅出现了对俄制裁的疲劳症,对俄乌冲突的疲劳症,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对于盲目跟进美国政策的不满。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 勒庞:(对俄罗斯的)制裁被证明无效,相反却使俄罗斯变得富有。制裁对法国人民的伤害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 勒庞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法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5.8%,通胀水平创下1991年6月来新高。 事实上,对俄制裁是否有效,美国人心里也清楚得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 法里德·扎卡里亚:西方对俄罗斯展开的经济战的效果与它们的预想相距甚远。由于能源价格飞涨,彭博社预测相比俄乌冲突开始前,俄政府将在石油和天然气上赚得更多,预计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850亿美元,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2360亿美元。与此同时,欧洲正面临50年来最严峻的能源危机。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近日也表示,西方对俄制裁并未对俄乌冲突起到任何降温作用,反而使冲突愈演愈烈,而这不符合欧洲的利益。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 杰拉奇:我们都看见了,制裁并未起作用。众所周知,制裁也不会起作用。当然我们不希望冲突持续,不希望危机升级,也许一些欧洲国家、西方国家正希望如此,但这并不符合欧洲的利益。 挪威东南大学教授格伦·迪森9日在“今日俄罗斯”网站撰文指出,“西方集体正面临着一场经济灾难。这场灾难由不可持续的债务、失控的通货膨胀、不断下降的竞争力以及目前最严重的能源危机所驱动。”文章还重点点名了德国,称作为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或将面临经济灾难。 有德国联邦议员表示,德国不应牺牲自身的利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 爱丽丝·魏德尔:我认为错误的还有一点就是欧洲人对美国的极度依赖。看看乌克兰冲突,欧洲人跟乌克兰人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是直接的邻居,而美国在大西洋的另一头,跟欧洲的地缘政治形势完全不一样,所以欧洲替美国挡子弹的做法太愚蠢了。 有网友对此表示赞同。 “欧洲领导人干过最愚蠢的事就是一味追随美国,而对自己国家的事情却不管不顾。” “就像其他欧盟国家的人民一样,德国人也将意识到在乌克兰问题上盲从美国,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昂贵的代价。” 有网友在这个帖子下留言“越快(意识到)越好。” 还有网友表示,由于在美欧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欧洲日益沦为美俄博弈牺牲品。 “在地缘政治的棋局中,美国把欧洲视为棋子,正在牺牲欧洲(的利益)。”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维持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美国一心想谋求在欧洲的霸权,通过自己一手主导的制裁已将欧洲经济毁于一旦。与此同时,美国还牺牲乌克兰人的生命与俄罗斯打代理人战争。” “如今欧洲已经步履蹒跚了,可这还没到冬天呢。欧洲人还没看清,他们已经被美国政府欺骗了,重创了自己的经济,强化了美国的单极霸权。”
  • 《“欧洲危机”,美国能源农业获利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2
    •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打开欧盟能源和农业大门!”德国新闻电视台10日称,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农业出口商正成为欧洲供应危机中的“大赢家”。德国《世界报》指出,俄乌冲突对于美国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一方面,美国可以将其欧洲盟友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中“解放出来”打击对手;另一方面,美能源企业借此加大出口,利润更加丰厚。 天然气出口有望全球第一 “美国能源企业向欧盟出口的液化天然气总量连续第三个月创下新高。”路透社3月9日报道称,就在欧洲天然气价格创下新高之际,美国液化天然气企业完成了页岩气开发项目。Cheniere能源等美国主要能源企业最近几个月签署大量出售液化天然气的长期协议,并因此成为最大受益者。法国媒体证实,法国苏伊士天然气公司3月增加了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合同。 与此同时,托克集团和贡渥集团等大宗商品交易商也被视为此次危机的赢家,它们将原本打算运往其他地区的大宗商品分流到出价更高的欧洲市场。“美国及其液化天然气企业从欧洲的天然气短缺中获利,如果俄罗斯的产量因制裁受到影响,上述企业还会进一步获利。”一名欧洲交易员对路透社表示。某液化天然气运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欧洲的天然气高价令交易商宁愿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违约罚款,也要改道向欧洲买家出货。一家大型能源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在过去三个月里,美国已经将几十批货物的目的地从亚洲改为欧洲。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最新预计,2022年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将达到每天114亿立方英尺。高盛分析师称,这将占全球液化天然气预期需求的22%左右,使美国超过目前全球排名前两位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卡塔尔夺得冠军。 美国油企迎投资机遇 SURGE能源美国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关林华日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局势升级推升国际油价,驱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此前投资不足的美油气行业目前回报率非常高,因此很有吸引力。未来美国政府或对油气行业政策松绑,这些因素将对美国油气行业带来利好。 在3月7日至11日举行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剑桥能源周”年度会议期间,康菲石油公司和先锋自然资源公司等企业高管呼吁政府对美国油气行业给予更多支持。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9日在会上明确要求油气公司提高产量。 彭博社9日的报道援引经济学家安娜·黄分析称,“我们估计美国增加的页岩油产量将取代部分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甚至取代俄对欧洲的很大一部分出口。”报道还援引瑞信集团和巴克莱银行的经济学家意见称,“我们确信高油价将推动美国国内能源产业增产,这有助于抵消禁止进口俄石油带来的影响”,可能要6到9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美国页岩油产量明显增加。 农业出口预期大增 “欧洲粮食价格暴涨!”德国《经理人杂志》9日表示,黑海地区是“世界粮仓”之一。因为俄乌冲突,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玉米等期货价格正在一路走高。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量合计占到全球小麦出口量的30%,玉米出口量占比也近20%,葵花籽油的出口量占比达到80%。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专家约瑟夫·费斯称,俄罗斯和乌克兰能够入围世界上多种粮食出口国排行的前五名。中东和北非国家50%以上的粮食需求由这两国支持。目前俄乌向亚洲、非洲、欧洲的粮食出口受到很大阻碍。 《经理人杂志》报道称,美国占全球小麦市场份额的10.8%,在玉米方面以31.5%的全球份额遥遥领先。根据2月底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预计数据,美国农产品出口将迎来一个“丰收年”。在2022财年美国农业出口将达到创纪录的1830亿美元,比2021财年高出110亿美元。受小麦和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谷物和饲料出口总额预计将增加14亿美元,达到429亿美元。牲畜、家禽和奶制品出口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392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