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实现增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22
  • 海关总署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2.69亿吨、进口天然气4835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9%、3.3%;进出口成品油分别为1690万吨、3376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0.7%和3.8%。

    年初以来,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及经济疲软、油气消费下滑等因素影响,世界石油市场供需两端双重承压。雷斯塔能源预计,2020年石油需求将比2019年减少10.8%。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市场预期总体向好,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恢复稳定提供了强大助力。隆众资讯数据显示,中国主营炼厂开工率已从3月中旬的68.21%上涨至目前的80%以上。

    天然气方面,来自中宇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表观消费量为13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7%。随着3月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天然气消费量逐渐回升,天然气市场整体发展较为乐观。

    成品油方面,隆众数据显示,今年汽柴油平均进口利润均出现大幅上涨,主要由于3月中旬国际油价暴跌和疫情的影响,海外汽柴油现货价格处于低位,跌幅远远大于国内汽柴油价格跌幅,因而短期内汽柴油进口套利大幅上涨。(记者刘亮)

相关报告
  • 《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35.4%》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7-27
    •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 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进口4208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上半年, 我国天然气产量为775.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4.6%。 近几年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 导致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逐年走高数据显示, 2017年的对外依存度接近40%, 2018年上半年对外依存度为44.5%, 目前还处于国内天然气市场的消费淡季, 待进入第四季度, 预计进口量会继续走高, 全年的对外依存度仍有明显的上升空间。 目前各个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均有一定增加。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 主要当作燃料使用, 替代传统煤炭、石油等。城市燃气仍然是天然气消费的主力。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除去居民用气之外, 公共服务、商业用气同样是天然气市场扩张的方向。 "煤改气" 政策的出台, 对工业用户的影响相对明显。由于非居民用气占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在70%至80%, 天然气的需求随着改造锅炉体量的提升而持续增长。
  • 《2016年我国煤炭原油产量下降 电力天然气增长》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zhaowy
    • 发布时间:2017-03-30
    • 一、原煤产量持续下降,价格明显上涨   2016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的要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迅速开展有关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违规在建产能,严控新增产能。   原煤产量持续下降。全年原煤产量34.1亿吨,比上年下降9.0%,这是自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后,连续第三年下降,2014和2015年分别下降2.5%和3.3%。分地区看,内蒙古、山西、陕西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原煤生产基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4.8%、24.3%和15.1%;此外,安徽、山东、河南、贵州和新疆5个地区产量超过亿吨。   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看,由于煤炭减量化生产政策的严格实施,4月份起连续七个月原煤产量降幅超过10%,其中6月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6.6%,为近10年月度增速的最低水平;9月份之后,为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原煤产量降幅逐步收窄。   煤炭进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25.2%。自6月份起,月度煤炭进口量均在两千万吨以上,其中11月份达到2697万吨。   发运量逐步回升。全年铁路发运煤炭19.0亿吨,比上年下降4.7%。1-9月份,铁路煤炭发运量一直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9.1%;9月份以后随着需求增加,发运量增速由负转正,其中11月份同比增长12.2%,为近5年月度增速最高水平。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6.4亿吨,与上年持平,其中,4-7月份发运量持续下降,8月份增速由负转正,9月份之后明显增长。   价格明显上涨。2016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60点,比2015年末增长44.1点。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为例,2016年末价格为639元/吨,比2015年末上涨269元/吨,涨幅明显。上半年煤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平稳窄幅波动,7月份开始出现较快上涨,11月7日涨至全年最高价700元/吨,之后出现回落。在释放先进产能,运力逐步回升,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制定“长协价”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煤炭价格逐步稳定。   二、原油产量下降,加工量平稳增长   产量下降,进口量增长较快。2016年,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一直在26-55美元/桶范围内徘徊,国内原油生产企业主动实施“以进顶产”,计划性减产比较普遍。全年产量与进口量之比约为1:2,原油产量19969万吨,比上年下降6.9%,是2010年以来年产量首次低于2亿吨;进口原油38101万吨,增长13.6%。分地区看,天津、辽宁、黑龙江、山东、广东、陕西和新疆七个地区产量均在1千万吨以上,合计占全国产量的89.5%,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油产区。   原油加工量平稳增长。原油加工量在2014年首次突破5亿吨,2016年达54101万吨,比上年增长3.6%。在国内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成品油出口增长较快,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口量分别增长64.5%、115.1%和6.0%。分地区看,辽宁、山东、广东三省合计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41.0%,其中,山东成为首个原油加工量突破亿吨的地区,全年加工量10120万吨,辽宁和广东分列二、三位,全年加工量分别为7022和5018万吨。   三、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   产量保持增长,进口量快速增长,产量与进口量之比约为2:1。全年天然气产量136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全年天然气进口量5403万吨[5],增长22.0%。分地区看,陕西、四川和新疆是我国天然气的主产地,产量分别为412、297和291亿立方米,合计占全国产量的73.1%。   天然气生产峰谷差大。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看,1-3月份、11-12月份日均产量都在4亿立方米左右,其中12月份最高,为4.3亿立方米/日;而4-10月份日均产量不足3.6亿立方米/日,其中7月份最低,为3.3亿立方米/日。这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消费导致峰谷差大,针对此特点,生产企业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要求,积极落实增产计划,确保了天然气的供应。   四、发电量增长较快,发电结构优化明显   发电量突破6万亿千瓦时。全年发电量614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6%,增速加快5.3个百分点。   月度发电量稳步回升。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看,前六个月增速较低,除3月份同比增长4.0%以外,其他月份同比增速均维持在零附近;7月份增速回升至7.2%,扭转了自2015年以来的低迷态势,之后各月发电增速相对稳定,维持在7%左右。   火电增速由负转正,水电保持增长,核能、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保持高速增长。火力发电增速由2015年的下降2.6%转为增长3.6%;水力发电增长5.6%,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核能发电增长24.9%,回落4.0个百分点;风力发电增长27.6%,加快11.5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58.8%,加快4.5个百分点。   电力生产结构优化明显,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进一步提升,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2016年,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比重进一步提高,占全部发电量比重分别为3.5%、3.9%和1.0%,比上年分别提高0.5、0.7和0.3个百分点;水力发电占19.4%,与上年持平;火力发电占72.2%,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