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SCO发布2025年连续出版物价格预测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 崔颖
  • 发布时间:2024-11-15
  •     EBSCO发布了《2025年期刊价格预测报告》,该报告为图书馆和出版商在即将到来的订阅续订季节提供财务洞见。报告基于全面的出版商调查和对历史定价数据的深入分析,提供了价格预测。报告还审视市场动态,重点分析了推动学术信息市场发展的因素,包括高通货膨胀率、货币影响、开放获取趋势以及人工智能投资等经济因素。

        一、理解价格差距:印刷版VS电子期刊

        预计印刷版订阅的价格涨幅将继续超过单个电子期刊订阅的价格涨幅,这一趋势受到印刷和运输成本上升、需求减少以及小批量印刷生产固有的效率低下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动态因素凸显了在维持印刷版馆藏方面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财务挑战。

        到2024年,电子期刊组合在EBSCO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超过60%,这反映了图书馆预算中的一个更广泛趋势,即数字馆藏的优先级越来越高。这一转变对期刊总体定价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单个订阅相比,电子期刊组合继续呈现其自身的定价动态,从而对预算分配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望未来,预计电子期刊组合的平均价格涨幅将略低于印刷版和单个电子期刊订阅的价格涨幅。这一趋势凸显了期刊定价格局的不断演变,图书馆在平衡印刷和数字资源方面仍需应对诸多复杂挑战。

    形式
    2025年预计价格上涨范围
    电子期刊包(包括阅读和出版)
    3.5%-4.5%
    单个电子期刊
    4%-5%
    纸质版
    5%-6%

        二、期刊定价趋势与影响因素

        (1)经济影响

        期刊的成本受到一系列影响出版商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汇率波动,最近还包括与生产、运营和交付成本相关的通胀压力。在2024年4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中位数整体通胀率将从2024年底的2.8%下降至2025年底的2.4%。虽然这对全球经济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各地区控制通胀的努力程度各不相同。

        通胀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该领域仍在经历持续的价格上涨。此外,该报告指出,中央银行不得不在控制通胀与促进增长之间寻求平衡。这种通胀压力可能会使利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而在新兴市场,由于货币贬值的风险,各方不愿降低利率。随着整体成本的飙升,出版商可能需要相应地调整其定价结构。

        (2)出版数量

        学术研究成果的激增是推动学术期刊成本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学术产出量的持续增长,出版商在出版物中纳入了更多的文章、数据和补充材料,增加了这些出版物的整体价值和成本。此外,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资源,包括编辑人员、同行评审人员和生产时间。

        (3)转换协议(TA)、阅读与出版(RAP)和开放获取(OA)

        向TA、RAP和OA模式的转变正在推动机构和图书馆内部对出版成本的认识和分配方式的转变,并促使出版商和图书馆重新评估当前的定价模式。根据条款的不同,TA和RAP协议可能与机构目前支付的费用持平,也可能大大超过历史成本。

        (4)AI(人工智能)投资

        AI正迅速改变连续出版物出版的格局,并对整个行业的整体结构产生潜在影响。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出版商正在利用这些技术来简化生产流程、提高内容可发现性、个性化用户体验以及创造额外收入。

        此外,高校图书馆也在加大对AI的投资,认识到AI有潜力彻底改变他们管理、策划馆藏资源以及与更大机构互动的方式。图书馆正在采用AI驱动的分析工具来评估使用模式、预测内容需求、优化采购决策,并将获取的内容更充分地融入更大的学术机构信息流中。这使得图书馆能够在订阅、续订或取消哪些连续出版物方面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关于从而使其投资与研究人员的实际需求更加紧密地契合。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连续出版物出版的影响可能会推动内容生产、分发和货币化的重大变革,但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

        三、多年许可的影响

        这些价格预测旨在为“平均”学术或学术医学图书馆的非电子期刊系列收藏提供一个总体指导,还为电子期刊组合的预期价格上涨提供了单独的估算。

        虽然已经估算了多年电子期刊组合许可年度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每个图书馆在考虑其电子期刊组合对其整体连续出版物预算的影响时,都会面临不同的因素。诸如许可中概述的单个年度价格上涨、续订时间、出版商收购或剥离期刊所带来的变化,以及电子期刊组合在整体连续出版物支出中所占的百分比等因素,都将发挥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实际支出增长可能与上述电子期刊组合的平均增长预测有所不同。

        四、货币影响

        重要的是,大多数图书馆的支出中只有一部分是用于以非本国货币定价的出版商材料。非本国货币支出的比例因国家和机构而异,具体取决于图书馆的藏书。例如,在美国市场上,少于5%的非美国出版物是由出版商以非美元货币定价的。因此,汇率波动对美国图书馆员所支付的价格影响甚微。其他国家的客户通常会受到更大的汇率影响,因为他们的出版物中有更高比例是由出版商以非客户所在国的货币定价的。对于英国和欧元区国家的客户来说,出版商通常以当地货币定价的内容支出占50%至60%。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南非和其他国家的图书馆通常将更高比例的资金用于购买以其他货币定价的出版物,因此可以预期汇率波动对其预算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根据图书馆所处的地理位置,EBSCO建议客户在预算时,将预计的价格上涨额额外增加2%至4%,以防范从现在到订阅费支付期间可能出现的发票金额变动风险。

        为2025年做准备:按格式和结算货币定价

        基于图书馆连续出版物支出的大部分将用于电子期刊组合,其余部分则主要分配给单个电子期刊和较少量的纸质期刊的假设,我们估计,在不考虑汇率影响的情况下,2025年的整体有效价格上涨幅度将在3.5%至5.5%之间。

        下表所示的客户结算货币预计价格上涨幅度是基于此文撰写时的汇率与2024年订购和开票时段(2023年秋季末)的汇率对比得出的。如果价格上涨幅度超过3.5%至5.5%,则反映出结算货币受到了不利的汇率影响。如果价格上涨幅度低于3.5%至5.5%,则反映出结算货币受到了有利的汇率影响。

    表1 按出版商定价货币的期刊及其预计价格上涨(按客户结算货币划分)

        (基于2024年9月中旬的汇率测算)

        *客户在将这些估算值应用于其馆藏支出以估算潜在的整体年度价格上涨时,应考虑出版商以非本国货币定价的购买金额。例如,通常美国客户所购买的内容中,只有不到5%是由出版商以非美元货币定价的。

        五、保守预算

        对于机构而言,以全面的视角来制定连续出版物预算并考虑多种因素至关重要。为了管理财务风险,机构可以建立灵活的预算模型,规划应对由通货膨胀和出版商推动的价格上涨,并随时了解行业动态的变化。这样,机构便能在价格波动中灵活应对,同时做出符合负责任采购原则的明智购买决策。



  • 原文来源:https://www.ebsco.com/news-center/press-releases/ebsco-information-services-releases-serials-price-projection-report-2025
相关报告
  • 《Clarivate发布2025年期刊引证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崔颖
    • 发布时间:2025-07-23
    • Clarivate Plc发布2025年更新版《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恰逢该年度报告发布50周年。JCR收录了一系列高质量期刊,并按学科领域进行排名,为学术机构、科研人员和出版商提供了综合性资源,助力其评估期刊在全球研究格局中的重要性。 只有达到纳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质量标准的期刊,才会被收录进《期刊引证报告》,以确保用户能够信赖其中提供的信息和描述性数据。这份年度报告包含一系列出版商中立的数据、指标和分析,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期刊表现,其中包括广受认可的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JIF)和期刊引证指标(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 2025年版报告重点关注研究诚信,旨在提供一个可靠工具,用于评估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2025年《期刊引证报告》主要亮点: ·JCR收录了254个学科领域共计22,249种期刊的数据; ·其中超过6,200种为金色开放获取期刊; ·来自111个国家的学术期刊获得认可并拥有期刊影响因子,包括14,591种自然科学期刊、7,559种社会科学期刊,以及3,368种艺术与人文科学期刊; ·618种期刊首次获得期刊影响因子; ·在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分子时,本年度报告剔除了来自撤回内容的引用及被引用,确保撤回文章的引用不会计入期刊影响因子的数值。但撤回文章仍会被纳入文章数量统计,以保持透明度和问责性。该政策影响1%的期刊。 Clarivate的Web of Science高级副总裁兼主编Nandita Quaderi表示,“我们既坚守自身传统,又能适应学术环境的变化,对此深感自豪。在庆祝JCR发布50周年之际,我们秉持创始人Eugene Garfield的愿景,同时展望未来,坚定致力于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继续朝着构建更公平、透明且可信的学术生态系统迈进。”
  • 《《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1-15
    • 1月13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勘探开发形势好转。国内方面,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扭转连续几年下降的势头,达到1.91亿吨,增幅1.1%;天然气产量估算达到1738亿立方米,增幅约9.8%。汽柴煤三大成品油消费增速因多种原因均有所放缓,成品油出口压力加大,全年净出口总量首破5000万吨,猛增34%。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炼能过剩趋重并有向炼化一体化下游低端扩展之势,国际油气合作取得战略性突破,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国际方面,美国借助能源独立,对全球石油市场的掌控力和影响力加强,欧佩克石油市场份额不断被美国挤压,内部凝聚力和整体影响力下降。全球天然气供需宽松,全球天然气贸易增长9.1%,与上年基本持平,LNG贸易增长12.2%,接近管道气贸易增速的两倍。欧亚市场联动性凸显,欧洲NBP价格和亚洲LNG现货均价都出现40%左右的大幅下跌。展望2020年,尽管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导致短期和局部的供应紧张并诱发价格波动,但供需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明显走高,预计2020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在每桶60至65美元区间。同时,全球天然气供需将继续呈宽松态势,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供需两侧、传统与新兴国家的博弈将持续加剧。相对管道气贸易,LNG贸易正在形成强势。未来随着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内油气产量还将继续回升,2020年国内油、气产量有望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900亿立方米。加之国家发展清洁煤、多能代油、提高终端用能电力比例等政策实施,油气对外依存度将呈平稳低速增长态势。根据报告,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炼油能力增势不减,测算我国2025年炼油能力将升至10.2亿吨/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成品油供应将继续过剩,净出口可能将一举突破6000万吨,超过韩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