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活动增强厄尔尼诺》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1-21
  •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年际气候变率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全球气候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初始误差的敏感性和随机大气扰动,ENSO的预测始终是一个研究挑战,尤其是对其强度和位相转变的预测。热带气旋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最为严重的天气尺度系统,有超过30%的热带气旋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给沿岸的人类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ENSO对热带气旋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在El Niño发展年中,热带气旋更倾向于在西北太平洋的东南象限生成。然而反过来,对于热带气旋的活动是否能够对ENSO强度产生影响,还未曾被研究。2019年8月22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热带气旋活动增强厄尔尼诺》(Tropical cyclones act to intensify El Niño)的文章。该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10°−20°N,135°−170°E)的热带气旋能够通过累积气旋能量的方式,对随后ENSO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在经验预报模型中添加热带气旋的作用,也显著提高了模型对ENSO的预报技巧。

    通过对观测和耦合模式数据的分析,该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的累积气旋能量指数的变率超前于Niño-3.4指数三个月,7-9月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能够显著增强10-12月的El Niño事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能够在0°−10°N的热带中-西太平洋区域强迫产生异常的西风,从而减弱了Walker环流的强度,同时也能在热带西太平洋区产生类似于Hadley环流的强迫。

    另外,热带气旋活动能够造成西太平洋地区温跃层的变浅,产生向东传播的Kelvin波,进而导致赤道太平洋地区东西温度梯度的减小。这些作用最终导致了El Niño事件的增强,而同样的作用效果将导致La Niña事件的减弱。

    同时,该研究利用累积气旋能量指数和Niño-3.4构造了新的经验预报模型,该模型对于7-12月ENSO强度的模拟效果也显著的优于目前的动力模式以及统计模式。

    摘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海洋科技发展动态2019年第十期》胡慧琴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1720-w
相关报告
  • 《本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9-03-26
    •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2019年3月1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9年春季厄尔尼诺及气候预测会商会,来自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东海预报中心、南海预报中心以及沿海省海洋预报台等国内多家单位的专家对今年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经充分会商讨论后,形成了预测意见。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以后赤道西太平洋有较强西风爆发并东传,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正异常有所增强,次表层大部为暖水控制,且强度有所增强,上层海洋热含量近期快速增长,近期大气环流与海温呈现出典型厄尔尼诺的海气耦合形态。综合分析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特征及数值模式结果,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春夏季继续发展,持续到冬季的可能性大,将发展成为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预计到2019年春夏季渤海、黄海、南海海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容易出现海洋热浪灾害,东海海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提醒黄渤海和南海区域海水养殖户及相关企业需防范海温异常升高对渔业养殖造成的灾害影响,另外有关部门需特别防范珊瑚等海洋生物资源可能受到的影响。今年汛期降水分布将呈南多北少形势,由此产生我国水资源的南多北少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状况将更为突出。
  • 《Nature:对洋流的研究揭示了全球热带气旋的增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2-01
    • 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海流显示全球热带气旋的增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at UC San Diego)的气候科学家及其同事利用三十年海流数据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推断气旋强度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观察到热带气旋(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中东部被称为飓风)的强度从1991年到2020年有所增加。这一发现的关键是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全球漂流者计划(Global Drifter Program)支持下开发的仪器,该仪器在最强烈的旋风中也可以记录近地表海洋状况,记录台风在混合层的移动方式。 科学家们预计,由于全球变暖,气旋会加强。这些风暴通常形成于远离陆地的海洋区域,在那里难以直接测量表面风速,现有的飓风猎人飞行数据大大降低了北大西洋风暴的不确定性,但这种观测结果在全球热带地区并不统一。 共同作者斯克里普斯气候科学家谢尚平表示,这项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证实了气旋强度增加。飓风使得测量海表附近的风速困难重重,但从海流推断出风速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事实证明,这对于估计气旋强度的长期变化至关重要。 气旋由持续风速定义,卫星观测只能以有限的精度测量。全球漂流者计划中使用的仪器最初由斯克里普斯科学家在1980年开发,用于观测海洋顶部15米的流速和温度。研究人员记录热带气旋的流速和流向,创建了相对于风暴眼的当前速度地图。 研究者利用一组独特的洋流观测数据,作为传统方式的补充,以全新方式量化了热带气旋的强度。热带气旋与洋流密切相关,研究分析显示,弱热带气旋,分为热带风暴和1级热带气旋,由于全球变暖在1991年到2020年期间有所增强,2-5级台风强度增加了10-15%。(傅圆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