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欧洲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定!制裁解除,伊朗原油即将回归》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5-24
  • 欧洲议会昨日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该议案虽然决定不了中欧投资协定的最终命运,但它意味着欧洲议会将停止相关审议,这是该协定走向生效需要经过的中间一环。

    据了解,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指责中国制裁欧盟议会成员,因此将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任何审议及讨论。议案要求欧盟委员会利用中欧投资协定,就“人权”问题向中方施压。议案同时呼吁欧盟“加强与美国在对华上的合作”。

    环球时报评论称,欧洲议会对恢复审议中欧投资协定所提出的条件是粗暴而狂妄的:它要求中国取消对欧盟机构和人员的制裁。而中国实施那些制裁是对欧盟制裁中国机构和人员的反制。

    中国决无可能因受到欧洲议会的压力取消那些制裁,欧洲议会在通过的议案中表示,要把围绕中欧投资协定的讨论作为促使中国“改善人权保护”的杠杆,他们的这种意图必然遭到中方的抵制和蔑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早前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尽早批准,符合中欧双方利益,双方均应为此作出积极努力。中方对长期以来恶意传播涉疆谎言和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的欧盟有关机构和人员实施制裁,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对欧方搞制裁对抗作出的必要正当和正义回应,到底是谁无理挑衅在先,谁正当防卫在后,孰是孰非,一清二楚。

    昨日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已经就伊朗核协议的主要部分达成了一致。西方已经同意解除对伊朗的主要制裁,如石油、石化、航运、保险和中央银行。在达成最终协议之前,只需要解决一些细节问题。伊朗还表示,将很快从一个新港口出口石油,这样就可以绕过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称下个月将开始从阿曼湾的码头运输原油,绕过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释放伊核谈判进展信号后,国际原油期货盘中转跌,此后振荡下行。美国WTI 6月原油期货收跌2.07%,创4月26日以来新低;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收跌2.32%,创4月13日以来主力合约收盘新低。

相关报告
  • 《美国加码制裁伊朗 强力搅动国际油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13
    • 美国又对伊朗出手了:从5月2日起不再向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或地区发放制裁豁免。一石激起千层浪,地缘政治形势再度紧张,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美国对伊朗石油的制裁近一年来已经给国际油价带来几次大的波动。2018年8月,美国重启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制裁,并宣布从2018年11月5日开始,制裁将升级至能源、航运领域。 国际油价迅速做出反应,WTI石油一度突破75美元/桶,布伦特石油站上了86美元/桶。沙特等产油国也大幅调整产量计划,增加石油生产,以填补伊朗的供应缺口。但到了11月,美国留有豁免窗口的制裁措施正式实施,已经增加的产量和并未从市场消失的伊朗石油使得市场整体供应显著过剩,国际油价短短两个月下跌了25美元,WTI石油重新回到50美元/桶附近。 如今,美国关上了当初打开的豁免窗口,国际油价又将面临大幅波动的局面。 石油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不仅具有商品属性、金融属性,还具有政治属性。 美国对伊朗打石油牌早有历史。1953年,当时的伊朗政府谋求将石油资源国有化,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禁止伊朗石油进入世界市场,美国中情局甚至直接参与策动政变,推翻了伊朗当时的政府。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全面恶化,在过去四十年里,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制裁,伊朗经济受到严重伤害,但美国的目的也并未实现,伊朗也没有屈服。从历史来看,本轮的制裁是伊朗和美国之间长期争斗和博弈的延续,双方积怨颇深,短期仍然看不到妥协和解决的曙光。 美国本轮对伊朗的制裁站队意味明显,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直言不讳:“若与伊朗做生意,就不要再跟美国做买卖”。不仅是石油的消费国,石油的生产国也在美国的威胁之下,为了在制裁伊朗的同时保证油价的稳定,美国多次要求主要产油国提高产量,保证市场供应,美国议会也不时将“NOPEC”草案提上议程。 在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元霸权地位下,石油的运输企业和保险公司也难以承受制裁的压力。可以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对全球石油的供应、运输、销售格局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供应方面,美国的目的是要将伊朗石油出口降为零,但即使目的达到了,理论上国际石油市场应该也不会出现供应缺口。 一方面,当前石油库存相对充裕。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合组织商业2月石油库存228.7亿桶,较五年均值高出1600万桶。 另一方面,由于“欧佩克+”减产等因素,市场存在一定的闲置石油产能。IEA估计,当前闲置石油产能在330万桶/日,而伊朗今年以来的石油出口在100万桶/日左右。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沙特、阿联酋等几个海湾国家与伊朗的关系非常糟糕,如果通过增产就能达到封杀伊朗石油出口的目的,沙特等国家是非常愿意的。问题在于,去年11月的经历让他们有被欺骗的感觉,所以这次的增产会相对谨慎,同时还要顾及到“欧佩克+”的减产协议。 石油进口国方面,印度是伊朗石油的主要购买者,伊朗为印度提供了超过1/10的石油需求。印度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势必需要从其他国家寻找供应,以弥补进口伊朗石油的缺口。数据显示,印度在近几个月增加了对美国石油的进口,2019年1月,印度进口美国石油及石油产品1382.5万桶;2018年1月的进口量为500.4万桶,变化巨大。 作为当事国,伊朗的应对也非常关键。伊朗外长声称,伊朗在应对美国制裁方面具有“博士学位”,伊朗石油仍然可以绕过美国的制裁进行出口。伊朗还宣布将暂停执行伊核协议部分内容,恢复更高丰度的铀浓缩活动,向伊核协议其他签署国施加压力。外界还担心伊朗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那将彻底打乱全球市场原油供应体系,引发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为此还向波斯湾增派了一支航母战斗群和一个轰炸机部队,地区局势出现紧绷。 美国取消伊朗石油进口豁免的举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难以独善其身,运输、保险等服务产业也卷入其中,中东本已复杂的地缘政治、宗教矛盾又被添了一把火,大国博弈在其中也是时隐时现。地缘政治的乱局加上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的忧虑上升。 伊朗问题正处在风口浪尖,国际油价首当其冲,在各方的争斗和博弈之下,价格大幅波动可能难以避免。
  • 《制裁伊朗石油美国决心不变但有意 "宽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7-20
    •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16日说,美国政府可能考虑给予一些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以“宽限”,使这些国家的企业有较充裕时间断绝与伊方生意往来,免受美国11月初恢复对伊能源行业制裁的连带影响。   不过,他强调,美方不会“全面豁免”,“宽限”前提是相关国家今后几个月内“大幅减少”购买伊朗石油。   【不豁免 或宽限】   姆努钦当天告诉媒体记者:“我们希望大家把购买(伊朗)石油的数量降为零;不过,假如某些国家一时做不到,我们会考虑例外处理。”   路透社报道,姆努钦在“澄清”其他美国官员先前声称连带制裁“没有例外”的说法。   与姆努钦一同会见记者的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补充道,美方施压伊朗经济的决心不变。“不要理解错了。我们坚决在全球范围、广泛领域内施行这些制裁措施。”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今年5月8日宣布退出2015年签署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同时恢复依据协议取消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制裁。第一批制裁定于8月6日生效,针对伊朗能源行业的制裁定于11月4日生效;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外国企业将受所谓“次级制裁”、即连带制裁。   美方警告,外国企业如果不在生效日之前断绝与伊朗的生意往来,在美资产和业务、如美国提供的金融服务将遭冻结。   美国政府上月开始加紧催促其他国家停止进口伊朗石油,以确保对伊“极限施压”效果。美国媒体15日报道,蓬佩奥和姆努钦已经拒绝德、法、英三国和欧洲联盟领导机构所提“豁免”欧洲企业的要求。   【美国施压见效?】   媒体报道姆努钦的“宽限”言论,国际原油价格随之下跌。作为市场基准价,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16日大幅下滑4.2%,至每桶68.06美元;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4%,至71.99美元。   同一天,美国石油企业股票价格明显下跌。埃克森美孚公司股价下滑1.1%,马拉松石油公司股价下跌幅度达6.2%。   白宫说,自美国5月退出伊核协议,50多家外国企业陆续退出伊朗市场。   一个美国官方代表团本周将前往印度,敦促印方减少对伊朗石油供应的依赖。由于两大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和伊朗都受到美国制裁,印度正考虑寻求替代供应方。美国原油对印度出口额今年6月创最高纪录。路透社报道,印度可能要求美国释放部分“战略石油储备”,以保障全球石油供应稳定。   特朗普16日暗示,美国退出协议、施压伊朗的策略已“见效”。   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特朗普夸耀说,伊朗多座城市发生骚乱,通货膨胀率冲高,“自从我终止那份协议,(伊朗)发生了不少争斗。所以,我们走着瞧吧”。   【伊朗硬气回击】   针对美国“极限施压”,伊朗政府显现“硬气”。   伊朗外交部长贾瓦德·扎里夫16日说,伊朗已向设在荷兰海牙市的联合国国际法院呈交诉状,指控美国“非法”对伊朗重新施加单方面制裁。扎里夫在社交媒体“推特”写道:“面对美国蔑视外交和法律义务,伊朗坚守法治原则。有必要对美国屡屡违反国际法的做法予以反击。”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14日说,美国坚持制裁伊朗,使美国更加“孤立”,美方“非法逻辑”不受任何国际组织支持。   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穆罕默德·侯赛因·巴盖里16日访问巴基斯坦时告诉媒体,企图在中东地区“制造不稳定”的国家中,美国处于“头号”位置。   只是,美国重启制裁无疑将加重伊朗经济困难。路透社报道,伊朗货币里亚尔过去6个月对美元贬值将近50%。物价上涨惹民众不满,一些城市近几个星期出现小规模示威。   位于新加坡的能源咨询机构FACTS环球能源公司预测,在美国恢复制裁的“最坏情况下”,伊朗今年年底前原油出口量可能降至每天70万桶,比现阶段220万桶减少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