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性金纳米棒和多西紫杉烯包脂脂质体联合化疗和化疗》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1-25
  • 个性化和精确的纳米药物是当今医疗需求的高度要求。脂质体是构建多功能药物输送系统的理想选择。在本研究中,使用脂质体来改善多西紫杉醇(Doc)的临床问题,这是一种用于前列腺癌(PC)的有效的抗肿瘤化疗。RLT,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结合肽,和PEG被结合到脂质体中,金纳米棒(GNRs)也被纳入脂质体中。GNRs/ Doc-liposome-RLT(GNRs / docl - r)在pc - 3细胞和pc - 3肿瘤裸鼠中检测。结果表明,GNRs / DocL-R拥有一个直径大约163.15±1.83 nm,电动电势大约-32.8±2.16 mV。GNRs/ docl - r增强了细胞内入口,增加了肿瘤区域内的积累,并在体内和体内达到了最高的抑癌率。因此,多功能GNRs / docl - r是一种通过联合化疗和热疗的潜在癌症治疗方法。

    ——文章发布于2017年10月25日

相关报告
  • 《多模式靶向体内生物成像和近红外光介导的癌症治疗的脂质体纳米嗅觉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7-02
    • 在实体肿瘤微环境中开发一种高分辨率、高蓄积的纳米嗅觉剂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此,我们建立了一种光介导的光触发策略来增强纳米杂交种的肿瘤聚集。一种载有金纳米粒子(AuNPs)和发射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多功能脂质体纳米麻醉剂被命名为NFGL。此外,盐酸阿霉素被包裹在NFGL中显示光触发化疗,并被叶酸靶向配体功能化。囊化剂在体内肿瘤诊断中表现出双峰性,因为它们的高对比度和发射性质。靶向NFGL纳米杂交种证明了近红外光(近红外,750纳米)可以通过产生热量和活性氧(ROS)来降低肿瘤。此外,经抗肿瘤研究证实,与装载GQDs的脂质体相比,NFGL纳米杂交种具有显著的ROS清除能力。因此,该方法和工程系统将为靶向成像和肿瘤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 《纳米稳定脂质体能有效地将化疗药物传递给癌细胞》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6-01
    •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使用脂质体——由脂双层分子构成的空心球体——向肿瘤细胞运送化疗药物。但是药物有时会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从脂质体中泄露出来,减少肿瘤所接受的剂量,并在健康组织中引起副作用。现在,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的《纳米快报》上报道了一种通过在脂质体的内腔中嵌入硬纳米材料来稳定脂质体的方法。 科学家们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来防止脂质体泄漏,例如在其表面涂上聚合物或在双层膜中交联脂质。然而,这些修饰可以改变脂质体的性质,使它们与细胞发生不同的作用。Chao Fang, Jonathan Lovell和他的同事想要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稳定脂质体,使其表面保持完整。他们决定尝试纳米粒子——一种带有开口的凹形纳米结构,一旦癌细胞内的脂质体双层膜破裂,药物就可以逃逸。他们推断,通过在纳米负鼠周围聚集脂质双分子层,刚性结构可以机械地支持脂质体。 研究小组制备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用带正电的化学基团修饰它们的表面,并在每个结构周围组装了一个带负电的脂质双分子层。然后,他们将化疗药物阿霉素放入充满水的中心。由此产生的纳米稳定脂质体在血清中或在绝对压力下比常规脂质体泄漏更少,就像在血管中遇到的那样,但当癌细胞在培养皿中吸收时仍释放阿霉素。在对已经移植转移的乳腺肿瘤的小鼠进行的实验中,注射了纳米线脂质体的动物比那些接受常规脂质体的动物活得更长。与接受传统脂质体治疗的小鼠相比,纳米owl治疗的小鼠的肿瘤更小,而且与另一组相比,肿瘤没有扩散到它们的肺部。研究人员说,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应该“易于广泛应用,并具有临床翻译的潜力”。 作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项目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