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校第一人!浙江大学教授获IEEE至高荣誉奖》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8-07
  • 近日,国际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协会(IEEE)授予我院执行院长、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Philip T. Krein IEEE 交通技术奖,以表彰Krein院士在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和混合动力系统优化上为全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Krein院士成为该奖项自设立以来的第八位获奖者,也是中国内地高校首位获奖学者。IEEE奖每年颁发一次,近百年来,IEEE以协会奖的方式向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的杰出人才致敬。 “技术领域奖”作为IEEE各类奖项中的最高荣誉,给予了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最高的肯定和支持。交通技术奖设立于2011年,主要用于表彰对交通系统科技发展有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

    Krein院士是著名的电力和能源系统专家。他曾任IEEE交通电气化协会主席,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电子、电机与电力传动、交通电气化、电能利用等多个方面,并侧重于非线性控制方法在上述领域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谈到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时,Krein院士表示,电动汽车在未来最关键的挑战将是如何在电动汽车中集成更多更完备的控制与智能,以及更先进的性能。“交通电气化不仅仅要解决让汽车变得自动化(即无人驾驶)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如何让汽车更高效的利用电池组这种有限的能源,如何让提高汽车安全性,如何开发汽车的各种潜在特性等等。”

    成立于1963年的IEEE在175多个国家拥有42万会员。同时它拥有35个专业学会和两个联合会。IEEE有多种杂志、学报、书籍,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

  • 原文来源:http://www.zju.edu.cn/2020/0805/c32861a2174568/page.htm
相关报告
  • 《浙江大学医学院胡海岚教授荣获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 神经科学国际奖》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st
    • 发布时间:2019-07-16
    • 2019年7月15日,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基金会评奖委员会宣布:第12届 IBRO-Kemali国际奖的获得者为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胡海岚教授。这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 在获奖依据中,评奖委员会中写道:“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她对系统神经科学中尖端前沿技术的驾驭,而她本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她在系统神经科学这一进展快速且竞争激烈的领域成果辉煌,建树卓越,备受瞩目,特予此奖。“ 颁奖仪式将于2020年7月11日至14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办的欧洲神经科学年会(FENS)上举行,由国际脑研究组织主席颁奖。胡海岚教授届时将在年会的IBRO-Kemali论坛上发表“从啄序到氯胺酮 – 探析社会行为和情感的神经机制”的获奖演讲。 关于IBRO-Kemali国际奖 该奖旨在全世界范围内表彰在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每两年评选一位。奖金为25,000欧元,获奖者将受邀在欧洲规模最大、每两年一次的欧洲神经科学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之前的11位获奖者为:Tamas Freund (1998), Robert C. Malenka (2000), Daniele Piomelli (2002), Cornelia I. Bargmann (2004), Patrik Ernfors (2006), Massimo Scanziani (2008), Jonas K. Frisén (2010), Eleanor Maguire (2012), Patrik Verstreken (2014), Casper Hoogenraad (2016) and Guillermina López-Bendito (2018)。 关于IBRO-Kemali基金会 该基金会于1996年由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精神病学家Dargut Kemali先生与其妻子神经科学家Milena Kemali女士创立,旨在促进在基础和临床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在2011年Kemali先生逝世后,由国际脑研究组织主席担任该基金会主席,运营管理IBRO-Kemali国际科学奖和IBRO-Kemali神经科学学校,以纪念其创始人。 胡海岚教授简介 胡海岚,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2008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5年加入浙大。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社会竞争的神经基础等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曾获中国科学院相关人才计划、基金委相关人才计划、教育部相关人才计划、中组部相关人才计划、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附:国际脑科学研究组织的新闻发布链接 https://ibro.org/ibro-kemali-prize-awarded-to-dr-hailan-hu/
  • 《超威集团周明明董事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04
    • 摘要:4月28日,浙江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浙江省劳动模范”两项荣誉。 4月28日,浙江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浙江省劳动模范”两项荣誉,接受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并成为全省电池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的光荣称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最高荣誉奖项之一。今年,浙江省共有30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州市仅2个,长兴县仅有1个。 超威的成长史,就是周明明董事长的奋斗史。在超威跨越发展的20年中,他不断自我加压,挑战和突破一个又一个极限。出身于电源研发之家、酷爱化学专业技术的周明明,追寻内心声音,不顾家人反对,于1995年毅然辞去公职,办起集研发与制造于一体的电池厂,立志研发出能与洋品牌叫板的优质国产电动助力车铅酸蓄电池,实践为振兴民族电池工业的研发与制造技术水平的宏大抱负。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奋斗,他把一个家庭作坊式企业打造成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目前,超威拥有2万多名员工、108家子分公司,位列2017 中国企业500强第162位、制造业500强第67位,在电池行业中连续6年排名前列。 “人才在哪里,技术在哪里,市场在哪里,就把研发平台建到哪里”。他坚持创新发展,亲自规划了企业发展的两条路径,立志通过3到5年的时间,再造一个以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为标志的新超威,推动超威向世界级的能源制造商、运营商和服务商蜕变。因此,超威相继在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建立研究院和研发机构15个,打造了由6位知名院士、5名国千、60多位顶级专家教授和1000多名研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并力主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企业和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启动了锌锂锰水系电池项目、普朗特电动汽车项目、贝特瑞石墨烯合金等重大项目。 他坚持绿色发展,提出“倡导绿色能源,完美人类生活”的使命,着力把超威打造成“围墙以外是花园式的,围墙以内是食品级”的绿色企业。在他的支持下,超威牵头组建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中国电池产业绿色循环发展联盟和全国首个电池污染防治和救助专项基金,为引领行业科学化、绿色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集团也因此获得了中国环境保护最高奖——中华宝钢环境奖,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国家环保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他常说,企业是社会的一个有机体。因此,他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在带领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他带领企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慈善捐助、光彩助学等慈善公益事业和社会捐赠,集团先后设立慈善冠名基金,成立了电池行业首个联营商关爱基金,向全社会展示了一个社会企业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