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深圳市河流治理》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3
  • 深圳市河流具有小河众多、大河稀少、基流小等特性,多为感潮河流,且多从市区、城镇区穿过,存在着防洪形势严峻、水环境日益恶化、综合规划滞后、水文发展滞后、水域面积遥渐减少、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water.net.cn/Journal/cwr/200401/15.htm
相关报告
  • 《护水院士”王超在汉谈河流生态治理,控源是河流水质改善的关键》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2-10
    • 楚天都市报12月8日讯(记者贺俊 通讯员 李蔚 赵皇)武汉是百湖之市,水资源丰富,水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如何做好水文章?12月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原副校长王超在汉,分享了河流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研究与经验,呼吁避免城市河道硬质化,做好截污工作,认为只有长江沿线城市均削减对长江的污水排放量,才能实现长江大保护。 近年来,城市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饮用水安全频频告急,河流治理是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需求。王超表示,目前我国推进的河长制等特色明显,但河流的人工化现象也十分严重,要想做好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就要处理好河流与区域、水量与水质、防洪与景观等多方面的关系。“先查问题,就像感冒,也要查出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要避免城市河流硬质化,使其具有生态功能,通过自身神经改善水环境,从而变成景观带、生态带。”王超长期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水质改善工程科技研究及技术推广,曾沿着美国密西西比河跑了28天,河道上几乎没有看到钢筋混凝土,但国内的河流上人造景观却很普遍,不仅浪费钱,还破坏生态。他提出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利综合建设模式,认为只要政府全盘统筹,加大投入,一定能实现河流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王超指出,控源是河流水质改善的关键,截污程度决定着水质的好坏,城市截污等控源工作是个长期过程,目前需要每家每户改进生活方式。比如现在还有很多人家把洗衣机放在阳台上,污水流进了雨水管道,汇流后同样造成污染,加大了污水处理的量。“一些公共场所、居民聚居区,要想办法把污染截住。”他表示,无论是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还是重庆、南京、上海等沿线城市,都要下大力气截污,逐渐削减对长江的污水排放,才能真正实现长江大保护。“长江自身好了,水生态自然就好了。” 据悉,中建三局绿投公司与王超院士签约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发展建设》培训、排水深隧研讨会、黄孝河、机场河可研解读以及河湖淤泥资源化制土一体化技术课题研发等工作。当天,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为中建三局绿投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为王超院士颁发了“入站院士”聘书,双方将在城市浅水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地表水深度净化等领域的合作,发挥院士团队对武汉自主创新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 《深圳水务》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8
    • 本网站是由深圳市水务局主办,主要提供政策法规,供水、节水、水库水资源、河道整治、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