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 在组织中的持久性及其与长期 COVID 症状的关联:中国的一项横断面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4-25
  •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后COVID-19症状相关的症状(也称为长期COVID)可能影响人体中的多个器官和系统,但它们与病毒持续存在的关联尚不清楚。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从轻度COVID-19康复后的三个时间点,SARS-CoV-2在不同组织中的持续存在,以及它与长期COVID症状的关联。


    方法:这项单中心、横断面队列研究在2022年12月的奥密克戎波之后在中国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进行。本研究纳入了通过PCR或侧流试验确认患有轻度COVID-19的个体,这些个体计划进行胃镜检查、手术或化疗,或因其他原因计划在医院接受治疗,在感染后1个月、2个月或4个月参加了这项研究。在感染后约1个月(18-33天)、2个月(55-84天)或4个月(115-134天)收集了残留的手术样本、胃镜样本和血样本。通过数字微滴PCR检测到SARS-CoV-2,并通过RNA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确认。在感染后4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以评估SARS-CoV-2 RNA持续存在与长期COVID症状之间的关联。


    发现:从2023年1月3日至4月28日,共收集了225名患者的317个组织样本,其中包括201个残留手术标本、59个胃镜样本和57个血液组分样本。在1个月收集的53个实体组织样本中检测到16个(30%)病毒RNA,在2个月收集的141个样本中检测到38个(27%),在4个月收集的66个样本中检测到7个(11%)。病毒RNA分布在十种不同类型的实体组织中,包括肝脏、肾脏、胃、肠道、脑、血管、肺、乳腺、皮肤和甲状腺。此外,在进行亚基因组RNA检测的61个实体组织样本中,有26个(43%)检测到亚基因组RNA,这些样本也对病毒RNA呈阳性。在感染后2个月,免疫受损的9名患者中,有3名(33%)的血浆中检测到病毒RNA,有1名(11%)的粒细胞中检测到病毒RNA,有2名(22%)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病毒RNA,但在这些血液组分中没有在10名免疫竞争力的患者中检测到。在213名完成电话问卷的患者中,有72人(34%)报告至少一种长期COVID症状,其中疲劳(21%,213中的44)是最常见的症状。康复患者中病毒RNA的检测与长期COVID症状的发展显著相关(比值比5·17,95% CI 2·64-10·13,p<0·0001)。病毒拷贝数较高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长期COVID症状。


    结果表明,残留的SARS-CoV-2可以在从轻度COVID-19康复的患者中持续存在,并且病毒持续存在与长期COVID症状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机械联系,并确定改善长期COVID症状的潜在靶点。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24001713?dgcid=rss_sd_all
相关报告
  • 《中国534例COVID-19患者的眼部表现和临床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27
    • medRxiv预印平台于3月16日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人员的题为“Ocular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34 cases of COVID-19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y”的文章。 文章指出,为了调查COVID-19患者的眼部表现和临床特征,研究人员在流动方舱医院和同济医院共招募了543名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电子病历中收集了人口统计学特征、接触史、眼部症状、全身伴随症状、滴眼药、眼部防护、放射学检查结果和有关鼻咽拭子中SARS-CoV-2 RT-PCR检测的信息。流动方舱医院和同济医院的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40岁和50岁,在534例COVID-19患者中,有25例(4.68%)出现结膜充血,其中3例以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结膜充血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9±2.6天(平均值[SD]),范围为2至10天。干眼(112例,20.97%)、视力模糊(68例,12.73%)和异物感(63例,11.80%)被列为与COVID-19相关的三大眼部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共有332例COVID-19患者(62%)有手眼接触史。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COVID-19患者有眼科疾病史,包括结膜炎(33例,6.18%)、干眼症(24例,4.49%)、角膜炎(14例,2.62%)、白内障(9例,1.69%)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0.94%)。与以前的研究一致,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烧、咳嗽和疲劳。该研究招募患者中,流动方舱医院60.5%,同济医院67.5%的患者经检测均为SARS-CoV-2阳性。 研究指出,结膜充血是与COVID-19相关的眼部症状之一,可能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提供眼部护理设备并加强护眼知识非常重要,因为手眼不干净可能是COVID-19的高风险因素。对于COVID-19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详细而全面的眼科指导。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2月20日_横断面研究调查在SARS-CoV-2肺炎暴发后的社会认同感及其对医务人员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2
    • 1.时间:2020年2月20日 2.机构或团队:武汉大学 3.事件概要: 2月20日,《柳叶刀》预印本出版了武汉大学血液科的文章“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Its Impact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Medical Staffs After Outbreak of SARS-CoV-2 Pneumoni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在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导致的肺炎暴发对公众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文章主要在这一特定情境下,对医护人员与普通市民的心理状态、生活品质与社会认同感方面进行了比较。在肺炎暴发后,研究人员共收集了506名参与人员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患者健康问卷(PHQ-4)和社会认同感多向度量表(MSPSS)的数据。这506名参与者包括了258名医务人员与248名普通公民。 结果显示,6名参与者(1.19%)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人员与普通公民各有3例。而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明显多于普通市民(37.21%vs 3.63%,p<0.001)。此外,医务人员的生理机能得分高于普通公民(p=0.001)。同样,在家庭支持(p=0.001)、朋友支持(p=0.038)和其他社会支持(p=0.025)等社会认同感方面,医务人员得分也显著高于普通市民。但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要比未接触过确诊患者的医务人员和普通市民更易患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所有参与者的抑郁和焦虑均与社会认同感呈负相关。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身体状态等方面则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总的来说,接触过确诊患者的医务人员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在目前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应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