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 在组织中的持久性及其与长期 COVID 症状的关联:中国的一项横断面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4-25
  •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后COVID-19症状相关的症状(也称为长期COVID)可能影响人体中的多个器官和系统,但它们与病毒持续存在的关联尚不清楚。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从轻度COVID-19康复后的三个时间点,SARS-CoV-2在不同组织中的持续存在,以及它与长期COVID症状的关联。


    方法:这项单中心、横断面队列研究在2022年12月的奥密克戎波之后在中国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进行。本研究纳入了通过PCR或侧流试验确认患有轻度COVID-19的个体,这些个体计划进行胃镜检查、手术或化疗,或因其他原因计划在医院接受治疗,在感染后1个月、2个月或4个月参加了这项研究。在感染后约1个月(18-33天)、2个月(55-84天)或4个月(115-134天)收集了残留的手术样本、胃镜样本和血样本。通过数字微滴PCR检测到SARS-CoV-2,并通过RNA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确认。在感染后4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以评估SARS-CoV-2 RNA持续存在与长期COVID症状之间的关联。


    发现:从2023年1月3日至4月28日,共收集了225名患者的317个组织样本,其中包括201个残留手术标本、59个胃镜样本和57个血液组分样本。在1个月收集的53个实体组织样本中检测到16个(30%)病毒RNA,在2个月收集的141个样本中检测到38个(27%),在4个月收集的66个样本中检测到7个(11%)。病毒RNA分布在十种不同类型的实体组织中,包括肝脏、肾脏、胃、肠道、脑、血管、肺、乳腺、皮肤和甲状腺。此外,在进行亚基因组RNA检测的61个实体组织样本中,有26个(43%)检测到亚基因组RNA,这些样本也对病毒RNA呈阳性。在感染后2个月,免疫受损的9名患者中,有3名(33%)的血浆中检测到病毒RNA,有1名(11%)的粒细胞中检测到病毒RNA,有2名(22%)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病毒RNA,但在这些血液组分中没有在10名免疫竞争力的患者中检测到。在213名完成电话问卷的患者中,有72人(34%)报告至少一种长期COVID症状,其中疲劳(21%,213中的44)是最常见的症状。康复患者中病毒RNA的检测与长期COVID症状的发展显著相关(比值比5·17,95% CI 2·64-10·13,p<0·0001)。病毒拷贝数较高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长期COVID症状。


    结果表明,残留的SARS-CoV-2可以在从轻度COVID-19康复的患者中持续存在,并且病毒持续存在与长期COVID症状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机械联系,并确定改善长期COVID症状的潜在靶点。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24001713?dgcid=rss_sd_all
相关报告
  • 《中国534例COVID-19患者的眼部表现和临床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27
    • medRxiv预印平台于3月16日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人员的题为“Ocular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34 cases of COVID-19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y”的文章。 文章指出,为了调查COVID-19患者的眼部表现和临床特征,研究人员在流动方舱医院和同济医院共招募了543名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电子病历中收集了人口统计学特征、接触史、眼部症状、全身伴随症状、滴眼药、眼部防护、放射学检查结果和有关鼻咽拭子中SARS-CoV-2 RT-PCR检测的信息。流动方舱医院和同济医院的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40岁和50岁,在534例COVID-19患者中,有25例(4.68%)出现结膜充血,其中3例以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结膜充血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9±2.6天(平均值[SD]),范围为2至10天。干眼(112例,20.97%)、视力模糊(68例,12.73%)和异物感(63例,11.80%)被列为与COVID-19相关的三大眼部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共有332例COVID-19患者(62%)有手眼接触史。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COVID-19患者有眼科疾病史,包括结膜炎(33例,6.18%)、干眼症(24例,4.49%)、角膜炎(14例,2.62%)、白内障(9例,1.69%)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0.94%)。与以前的研究一致,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烧、咳嗽和疲劳。该研究招募患者中,流动方舱医院60.5%,同济医院67.5%的患者经检测均为SARS-CoV-2阳性。 研究指出,结膜充血是与COVID-19相关的眼部症状之一,可能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提供眼部护理设备并加强护眼知识非常重要,因为手眼不干净可能是COVID-19的高风险因素。对于COVID-19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详细而全面的眼科指导。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14例武汉地区COVID-19肺炎(SARS-CoV-2)的眼部检测:一项观察性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03
    • 《柳叶刀》于2月27日预印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等预印发表的文章“Ocular Dectection of SARS-CoV-2 in 114 Cases of COVID-19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n Observational Study”。 文章显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在中国暴发。同时,SARS-CoV-2除呼吸道外的传播途径仍不清楚,这引起了眼科医生的特别关注。文章中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以探讨SARS-CoV-2通过眼结膜途径的传播可能性。 文章中,样品来自4个不同病房的114名COVID-19肺炎患者,由穿戴防护设备的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进行眼结膜拭子和鼻咽拭子检测采样,采用实时RT-PCR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文章结果显示,114例COVID-19肺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4岁(SD 16.7),其中76例(67%)为60岁以上,同时其中62例(54%)为男性。在流行病学史上,有20例(18%)曾接触过确诊的COVID-19肺炎患者,仅有3例(少于3%)曾接触过华南海鲜市场或相关环境。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91%)、咳嗽(52%)、腹泻(26%)和气短(25%)。然而,没有明显的眼部症状被记录或注意到。90例(79%)在鼻咽拭子检测中呈阳性。114例患者的眼结膜拭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文章结果指出,经RT-PCR检测,COVID-19肺炎患者的眼结膜拭子未检出SARS-CoV-2。因此,COVID-19肺炎没有眼部并发症或眼部传播途径的迹象。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