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变“资产”,农业碳汇好处多》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06
  • 茶园的“空气”能卖钱?没错!2022年5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经过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茶园所带来的农业碳汇,以1吨6元的价格售出,给茶农带来了一笔额外的收入。短短3个月的时间,该中心的农业碳汇交易就已突破10万吨。

    所谓“卖空气”,说到底就是碳交易。近年来,随着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多地茶农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减少化学投入品的用量、施用有机肥等做法所带来的减排固碳,让“资源”变成了“资产”,“碳票”变成了“钞票”。例如,浙江安吉自2021年起,开展竹林碳汇收储交易试点,全县119家股份制毛竹专业合作社与相关公司合作,统一流转84.3万亩毛竹林30年的经营权,集中开展碳汇项目经营。去年12月,该县双一村所有户籍在册人员每人都获得1300元共富资金。

    农业活动是我国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近年来,围绕种养业减排降碳、农用地碳汇提升、生物质能和绿色农机等重点领域,我国在减排固碳方面取得新进展,有力支撑了农业农村低碳转型。《2024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农业活动碳排放总量平稳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碳汇逐渐崭露头角,受到人们关注。

    所谓农业碳汇,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农业种植、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或机制。形象地说,就是通过农业生产活动把碳存起来,就像是把钱存进银行。

    作为一种绿色发展方式,发展农业碳汇好处多多。在浙江松阳,“以茶园碳汇促进村集体增收与共同富裕”的新模式与新机制获得茶农交口称赞。通过参与碳汇交易,农村集体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让农村自我发展有了坚实基础。通过加强对农地基础设施投入与农业绿色财政支持,有效改善了农地生产条件,让广大村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子越走越稳。例如,厦门市军营村把首笔农业碳汇收入用来购置茶园管理维护设备。安吉县双一村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通道,让毛竹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生机,破解了近年来毛竹价格持续走低导致的村民弃管、毛竹林退化的困境。

    在发展农业碳汇过程中,通过科学评估农业碳汇价值,推动碳汇交易,有助于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近年来,在浙江、江苏、福建、重庆、安徽等地,种类多样的生态产品不断涌现,良好生态系统蕴含的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保护绿水青山的民众端上“金饭碗”,吃上“生态饭”。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我国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约500万~800万吨。今年3月,南京市高淳区完成了全国生物质炭有机水稻产生碳汇的“第一拍”,被以75元/吨、总计9800.25元的价格竞拍购买,开辟了一条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

    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农业碳汇,鼓励采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从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构建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6项任务,部署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10大行动。

    需要看到,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具有外部性,不付费的人也能“搭便车”。因此,当前推动农业碳汇发展,明确农业碳汇的权属是前提。同时,还需要解决农业碳汇权可交易问题,确保农业碳汇贡献主体能够切实获得经济回报。

    碳汇确权才能明晰收益归属。农业碳汇主要与农业生产方式、品种技术选择及农地条件紧密相关,涉及主体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所有者)、集体经济成员(农地承包者)及经营人(农地实际生产者)。在实践探索中,对于通过经营管理优化、技术创新应用及农资有效投入等产生的净碳汇,其确权应归属经营权人,作为对其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行为的补偿。而因农地保护得当、地力提升,使得农田碳汇功能增强,这部分碳汇的确权主体应为承包权人,以激励其持续改善种植条件。至于集体农地通过引入绿色发展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改良等)而增加的碳汇,其确权主体应为项目承接人,实际上多为集体经济组织,以鼓励其在促进农地质量提升方面的贡献。

    精准测算才能便捷交易。当前,农业碳汇以主要农作物碳汇量进行测算,在推进农业碳汇交易时,应强化区域农田生产经营的统筹管理,包括统一种植方式、技术应用、田间种植管理等,以实现农业碳汇的精准测算。为健全农业碳汇交易体系,可借鉴林业碳汇交易的成功经验,对碳汇供应方实施第三方机构审核机制,确保在种植条件、模式、品种及技术标准相对统一的前提下,核算各碳汇主体的贡献量,并颁发碳汇增量证书作为进入交易市场的凭证。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碳汇交易平台管理,确保交易公平公正,信息公开透明、真实有效,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共同助力碳汇市场发展。

    农业碳汇的推广应用还离不开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研发工作,加快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着力解决制约第一产业发展的品种创新、示范推广、配套技术等问题,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好光景遍布中华大地。

  • 原文来源: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1102/c1004-40352505.html
相关报告
  •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偏低》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4-23
    • 2019-04-22 10:01:50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21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时,谈到了乡村产业链条存在的上述问题。   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21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时,谈到了乡村产业链条存在的上述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韩长赋说,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201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家、营业收入14.9万亿元;乡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43家;各地发展企农契约型合作模式,已有1亿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签约农户经营收入超过未签约农户50%以上;制定并落实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截至2018年,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本乡创新创业人员达3100多万。   “从调研和基层反映情况看,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韩长赋同时强调,例如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多数乡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产品供给仍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休闲旅游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品牌溢价有限。乡村产业聚集度较低,仅有28%的乡村产业集中在各类园区。   其次,乡村产业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服务仍明显不足,“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偏低”,韩长赋说,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尚未打通,阻碍了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产业。   “产业链条仍然较短”,韩长赋称,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农户和企业间的利益联结还不紧密。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编辑 李丽霞   校对 郭利琴
  • 《美国农业部为保护佛罗里达州农业和自然资源的项目提供了470多万美元》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1-30
    • 2023年1月18日,华盛顿-美国农业部(USDA)正在向佛罗里达州拨款470多万美元,作为加强该国虫害检测、监测和缓解基础设施以及保护美国苗圃系统的全国努力的一部分。美国农业部今年将提供7000多万美元的资金,以支持48个州、关岛和波多黎各的350个项目。《植物保护法》第7721条授权美国农业部提供这笔资金。这些资金将支持涵盖一系列植物健康保护活动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120万美元用于支持探测犬检查和国内虫害检测;(2)100万美元用于调查该州的入侵果蝇;(3)4221888美元用于支持柑橘和葡萄的清洁植物计划;(4)349,154美元用于满足美国。环境保护局将非苜蓿Verticillium用作生物农药来管理入侵的天树的注册要求;(5)25万美元用于建立和测试巴西胡椒树生物控制;(6)215,030美元用于开发用于对抗Cogongrass的生物控制剂;以及(7)16万美元用于调查该州西红柿的破坏性入侵害虫。自2009年以来,美国农业部已经支持了5170多个项目,并提供了近8.09亿美元的PPA 7721资金。总的来说,这些项目使美国农业部及其合作伙伴能够快速检测和快速应对入侵性植物害虫和疾病。这些项目还使我国能够保持必要的基础设施,以确保美国特种作物生产商获得无病认证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