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海绵有望为治疗葡萄球菌感染提供新方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2-16
  • 从巴哈马附近收集的深海海绵提取物显示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超强抗菌活性。被称为“超级细菌”的MRSA具有致命性,对所有的β-内酰胺抗生素均具有抗性,如甲氧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和阿莫西林等。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每年发生的侵袭性MRSA感染超过80,000例,相关死亡病例为11,285例。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AU)海港分校海洋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本期《Marine Drugs》杂志上。研究人员从海绵中分离出了新型吲哚化合物,并阐明了其结构和生物活性。新化合物被命名为“dragmacidin G”,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包括对MRSA以及一组胰腺癌细胞系的抑制能力。

    主要作者Amy Wright博士表示:“Spongosorites属的海绵是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双吲哚生物碱的来源,据报道其具有包括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疟、细胞毒性及抗炎性等多种活性。Dragmacidin G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它比双吲哚生物碱的其他成员的效力大10倍以上,同时保留着对细菌的选择性而不伤及哺乳动物细胞。”

    数十年来,FAU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筛选文库,可对多种疾病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生物活性,研究人员会进一步对天然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可通过光谱等多种手段确定。随后,研究人员对dragmacidin G的抗性进行了检测和筛选。本研究利用FAU的富集文库筛选出了dragmacidin G的MRSA抑制性。与佛罗里达大学合作,研究结果还表明了其对结核病和恶性疟原虫的抑制作用。基于这些初步结果,研究人员还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附图:来自巴哈马深海栖息地的海洋生物-海绵

    (郭琳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www.fau.edu/newsdesk/articles/hboi-mrsa.php
相关报告
  • 《葡萄球菌感染可以致死》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9-03-06
    •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今天发布的一份新的生命体征报告,2017年美国有超过119000人患有血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将近20000人死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已经成功降低了美国严重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这种成功目前正在减缓,而葡萄球菌仍然威胁着患者。新数据反映了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005年至2012年期间,医疗保健机构的MRSA血液感染每年减少约17%,但是最近已经开始失速,从2012年至2017年,每年在医疗保健环境之外的MSSA感染增加近4%。社区葡萄球菌感染的增加可能与阿片类药物危机有关。 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于人体皮肤和表面以及接触皮肤的物体的细菌,虽然细菌并不总是伤害人,但它可以进入血液并导致严重的感染,从而导致败血症或死亡。因此,为了减少葡萄球菌在社区中的传播,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双手清洁,遮盖伤口,并避免共用接触皮肤的物品。医疗服务提供者和管理员可以通过优先考虑预防葡萄球菌来保护人们。
  • 《科学家阐明免疫系统保护机体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2-09
    •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免疫系统如何保护机体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复发性细菌性皮肤感染,相关研究或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疫苗来抑制葡萄球菌皮肤感染提供一定的思路。 每年美国都有大约1400万因葡萄球菌皮肤感染而治疗的门诊病人,大约有50万名患者会入院治疗,而入院病人的花费大约为30亿至40亿美元。研究者Lloyd Miller博士表示,由于抗生素开发的滞后及细菌药物耐受性的不断增加,因此目前在临床上研究人员急需开发出对抗葡萄球菌皮肤感染的新型疗法,目前很多抗生素并不会为保障公共卫生健康提供持久的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免疫系统缺陷的小鼠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当皮肤首次接触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他们意外的发现,第二次接触相同细菌时小鼠能够有效抵御细菌感染;当检测小鼠机体中抵御感染的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或其它组分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到底是哪些免疫反应能够保护小鼠,随后研究者对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FDA批准的药物进行了检测,这种药物能抑制机体特定的免疫细胞离开淋巴结进入炎性位点。 研究者表示,遗传测序数据能够揭示首次感染后小鼠机体中出现明显增殖的特殊细胞,随后这些细胞会移动到感染位点并且帮助小鼠抵御二次感染,在感染之前,这些所谓的γδT细胞在淋巴结所有的细胞中占比不到1%,而感染后,其比例就能够超过20%。医学博士Emanual Maverakis说道,我们的实验室擅长开发新型遗传学方法来研究T细胞群体,但我们并没有将该技术应用于研究免疫系统如何对感染产生反应。 由于这项研究是在小鼠机体中进行的,研究人员想观察是否相关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机体中同样适用,通过联合研究后,研究人员对健康个体和罕见免疫障碍患者(对葡萄球菌感染极为敏感)机体的血液进行了检测。据研究者介绍,一半的罕见免疫障碍患者都会在10岁时死亡,但如果其能够存活至成年期,就能够克服对机体对葡萄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在这些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γδT细胞比例的升高,这与在小鼠机体中的结果相似。 研究人员希望γδT细胞能作为一种新型靶点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疗法或疫苗,抵御葡萄球菌皮肤感染,这或许有望缓解葡萄球菌感染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同时也能抑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研究由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提供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