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undTek在新加坡启动东南亚首个硅光子测试服务中心》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2-03
  • 新加坡的硅光子(SiPh)晶圆代工服务提供商CompoundTek Pte Ltd已启动了其首个硅光子测试设施,这是东南亚第一个向商业参与者提供生产和工程测试服务的站点。测试服务独立于CompoundTek的代工服务,非CompoundTek客户能够利用开放式测试平台。

    该设施容纳了硅光子晶圆测试、设备、仪器控制和测试方法,由CompoundTek及其合作伙伴定制建造。该中心致力于开发针对数据传输功能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互连性,光测距和检测(LiDAR)、智能传感器以及其他应用中都受到追捧。

    该测试设施建立在CompoundTek的裕廊东国际商业园办公室,由常驻的SiPh测试团队组成,将经验证的具有国际经验的人才引入技术生态系统,这些人才在8英寸或12英寸晶圆上进行手动和自动硅光子学测试。

    洁净室的等级为1000/10000,其设备旨在实现快速且可重现的光学耦合,包括6轴探针位置优化和偏振对准,用于光学领域常规DC和RF电气测试的晶圆探测,能够同时支持O波段和C波段。该设施还将能够测试高达67GHz的电光组件,并适用于400Gbit / s或更高的电光组件。

    CompoundTek首席运营官说:“通过增加晶圆级自动硅光子光学/电气/ RF测试设备,客户将能够将封装成本限制为已知良模具,并且避免了模块封装级测试的周转时间损失。这补充了我们快速增长的解决方案产品组合,这些产品组合旨在以快速的周期时间推动批量生产。”

相关报告
  • 《中国新能源汽车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8
    • 东盟是全球汽车销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地区的销量将增至1000万辆。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入东南亚市场,与当地伙伴加强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助力东盟国家绿色发展。 中国车企完善本地化发展布局 洁白的车体、天蓝色的标识,在泰国道路上行驶的一辆辆比亚迪电动出租车与周边绿色的自然环境十分协调。从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出发,当地人猜瓦选乘了一辆比亚迪电动出租车,“车内安静,视野好,更重要的是很环保”。 4年前,经泰国陆路运输厅批准,101辆比亚迪电动车首次作为出租车和网约车在当地运营。这些车辆充电时长两小时,续航里程达400公里。时任泰国陆路运输厅厅长沙尼评价:“这是泰国迈向电动出行的重要一步。”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具有产业链完整、市场潜力大、辐射范围广等优势。泰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品牌汽车约占泰国纯电动汽车总销量的90%以上。 在去年12月举行的泰国国际车展上,长城和上汽两家电动汽车品牌成为亮点,许多泰国民众争相试驾。目前,长城汽车的3款新能源汽车已走进5000多个泰国家庭。长城汽车东盟区域总裁张佳明表示:“泰国作为东盟地区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其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整车生产、销售服务,再到充电设施建设、用户全周期服务,长城汽车正不断完善在泰国市场的本地化发展布局。 目前,在东盟地区,长城汽车已经在泰国、文莱、老挝、缅甸4个市场运营,今年还将正式启动在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市场的常态化运营。 去年,中国汽车品牌哪吒发布了面向海外市场的右舵版车型,并正式宣布“出海”泰国,开拓东盟新能源汽车市场。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该公司将以泰国为中心,辐射整个东盟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当地民众提供出行服务。 东盟各国推出更多利好举措 近年来,东盟各国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措施和战略规划,为中企等外国企业开拓当地市场创造了条件。泰国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至少30%的目标;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从2022财年起给予电动汽车税务优惠;菲律宾政府已取消电动汽车所有部件进口关税;新加坡政府宣布到2030年把电动汽车充电点从原本设定的2.8万个增至6万个。 “东盟各国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在该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完善产业链,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入东盟市场,将为当地提供更为多元、科技含量更高的汽车品牌选择。”泰国工业联合会副主席布立差表示。 去年7月,印尼政府发布电动汽车生产路线图,计划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分别实现生产40万辆、60万辆和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威马汽车计划今年在印尼建立装配厂。奇瑞汽车计划在印尼推出SUV车型及新能源车款。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和东风小康也计划在印尼生产微型电动汽车。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部长卢胡特去年访问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时亲身试驾了五菱宏光迷你电动汽车,期待这款车型可以尽快在印尼上市。 今年1月,马来西亚Fieldman公司与长安汽车合作,投资10亿林吉特(约合2.4亿美元)在马六甲州设立电动汽车装配工厂。马六甲州首席部长苏莱曼表示,该项目将创造5000个就业机会,带动汽车工业下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东盟国家与中国车企深化合作,有助于增强东盟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布立差表示。 RCEP带来合作新机遇 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采用“原产地累积规则”。根据该规则,只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15个成员国,且累计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这一规则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生产成本最小化和贸易效率最优化,有利于加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黄永和表示,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强化亚太地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中国汽车制造商“要把握RCEP实施机遇,充分利用税收和优惠条件,把握东盟市场特点,投放差异化优势产品,新能源汽车产品是重点之一”。 “我们正在加快开拓东盟市场,计划在东盟设立生产基地。”广汽集团国际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集团正在探索与东盟制造企业共同投资生产,以带动当地汽车产业发展。在缅甸,广汽的合作伙伴正在建设散件组装工厂;在马来西亚,右舵版GS3正式首发,开启海外右舵市场全新征途。在广汽国际业务负责人看来,RCEP生效不仅将促进中国车企品牌的国际化布局,推动出口业务增长,还能促进区域零部件流通,提升RCEP区域内汽车产业链依存度。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零部件以及操作系统等技术领先全球,以优良的稳定性受到全球各地客户好评。“中国与东盟将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新业态纳入双边合作中,将使新技术、新产业更好惠及双方。双方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分享,将为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入东盟市场开展合作,相关生产研发将为各国提供有力技术支持,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能源专家翟永平认为,中国车企与东南亚地区分享更多市场拓展和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将有助于这些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建立和完善从配件、组装、生产到销售服务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来源:人民日报)
  • 《新加坡军方将建设东南亚首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陈大明
    • 发布时间:2021-03-05
    • 3月2日,新加坡国防部将投入约9000万元,设立首个拥有最高生物安全级别的四级实验室,以提高新加坡应对生物病毒威胁的能力。该实验室将是东南亚首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该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将在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现有的“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基础上建设,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作。目前,全球有数十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除欧美国家外,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自2015年起相继建设了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