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累产天然气突破1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6
  • 8月24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1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用气需求。

    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气田按照“整体部署、分期开发、试验先行”的方案进行开发,试验区和一期开发项目分别于2020年10月、2023年11月投产。目前建成海上油气平台6座,高峰日产天然气达到240万立方米,产能建设进入快速上升阶段。据中国海油渤海石油研究院开发地质资深工程师程奇介绍,渤中19-6气田的油气埋藏在深度超5000米的潜山储层,布置的开发井平均井深5598米,深度超过6000米的超深井多达20口,最深的达到6494米,对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要求极高。

    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一般认为埋深超过4500米的地层为深层,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为超深层。渤中19-6气田目前已经成功实施了两口超深井,地层温度超过180摄氏度,井底压力达到56兆帕,油气储存在只有0.01至0.1毫米宽的裂缝中,相当于在头发丝中抽取油气。面对钻采难题,油田人员提出“褶皱—断裂—充填”三控优势储层模式规律及预测方法,自主研制抗高温高润滑钻井液,成功破解了井下温度高、井内压力系统复杂、井下工具易失效等技术难题,为深层油气藏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

    “提高凝析油采收率,最有效的办法是‘循环注气’,将开采出的天然气分离处理后,剩余的气体通过高压注气压缩机增压后重新注入地下,让地层压力保持一定压力之上,使凝析油一直溶解在地下随气体一同采出。”中国海油渤海石油研究院渤西开发室主任张雷介绍说。

    渤中19-6气田属于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具有埋藏深、储层薄、裂缝小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凝析油会在地下提前析出,导致天然气流动“管道”被堵塞。一旦被堵塞,天然气就无法到达地面,这样气田的油气产量将会快速下降。

    为此,渤中19-6凝析气田建设了一座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其搭载的4台高压注气压缩机出口压力可达50兆帕,可以有效补充地下能量,确保天然气流动畅通无阻,减少反凝析现象导致的凝析油损失。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生表示,现阶段,渤中19-6气田的开发已经进入油气上产的关键时期。随着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科研人员对渤中19-6气田储层分布规律和油藏地质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后续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将有力推动渤海海域超深层领域大型油气资源的规模性开发。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7376.html
相关报告
  • 《塔里木油田超深万亿方大气区累产天然气突破2000亿方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4
    • 截至11月11日,位于新疆南部的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克拉-克深万亿立方米大气区累计生产天然气2005.91亿立方米,为沿线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能源保障。 克拉-克深大气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地上沟壑纵横、险峰丛生,地下构造复杂,气藏埋深达到4500米至8100米。1998年,克拉2气田横空出世,直接推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2004年,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横跨我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由此诞生。随后,塔里木油田于2008年成功发现克深气田,在超深层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区。 今年,塔里木油田实施克拉2气田开发调整和克深气田100亿立方米稳产工程,为西气东输夯实“底气”。克拉-克深大气区已诞生6口累产超百亿立方米的气井,17口累产超10亿立方米的气井。 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塔里木油田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平稳供气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向超深复杂领域挺进,挑战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全力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今年前三季度,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石油液体559万吨、天然气239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达2469万吨。
  • 《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开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2
    • 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工程项目近日正式开工。渤中19—6凝析气田于2019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被发现,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2000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超1.49亿立方米,是目前中国东部最大的凝析气田,气田全部投产后可供百万人口城市使用上百年。 据介绍,该项目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承建,一期计划在青岛、天津两地三处场地新建8个结构单体,包括1座中心平台、3座无人井口平台和4座导管架。陆地建造钢材结构加工量预计达3.2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的钢结构重量;铺设8条海底管道和3条海底海缆,总长约150公里。 渤中19—6凝析气田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已于2020年10月投产,截至目前实现高峰日产天然气100万立方米、凝析油950立方米。 “一期项目将首次采用循环注气开发方案和深度脱水TEG(三甘醇脱水)系统,设计敷设53兆帕超高压天然气注气海管,多项突破将填补国内海上油田开发技术空白。”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副总经理郝宝齐介绍,按照计划,一期项目将于今年11月开钻,2023年投产,投产后将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更加安全、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 海油工程董事长于毅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大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加快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全力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