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工业试验成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2-08
  • 11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获悉,今年10月,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工业试验连续获得重大突破,开发出两种茂金属超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聚丙烯(mUHMIPP),填补了国产茂金属催化剂空白,开启了中国石油茂金属催化剂直接聚合制备熔喷纺丝聚丙烯材料的工业化之路,为中国茂金属催化剂技术和茂金属聚烯烃新材料跻身世界一流打下坚实基础。10月1日,石化院完成茂金属催化剂MPP-S01、MPP-S02催化丙烯聚合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工业试验。10月31日,科研人员利用MPP-S02催化剂体系高氢调敏感性的特点,又成功开发出两款超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茂金属聚丙烯。MPP-S01、MPP-S02茂金属催化剂体系是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多年持续研发支持、石化院辛世煊专家创新团队潜心攻关,开发出的国内首创的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体系,具有活性中心寿命长、耐温性能好、氢调敏感性高等一系列特点。茂金属超高分子量聚丙烯(mUHMWPP)是全球首个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工业产品,在超高强度膜材料、耐高温锂电池隔膜材料、特种纤维材料、医用材料以及尚待开发的特殊应用领域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茂金属催化丙烯直接聚合制备出的熔喷纺丝聚丙烯材料,是国内高级卫生防疫聚丙烯无纺布材料市场翘首以待的产品。

相关报告
  • 《独石化成功开发聚丙烯发泡专用料》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0
    • 6月13日,独山子石化公司成功试产聚丙烯发泡EPP0723专用料300吨,标志着独石化高端聚烯烃产品又添新牌号,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聚丙烯发泡材料具有质轻、耐高温、绿色环保、易注射成型、成型周期短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零部件、家电零部件及精密包装等领域,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国内发泡用聚丙烯产品80%依赖进口。  独石化通过市场调研、典型市售料结构剖析、聚合原料配方调整、结合客户应用重点指标,最终成功试生产符合要求的聚丙烯发泡专用料。该产品对熔融指数和乙烯含量稳定性要求极高,转产前,独石化多次修订操作卡,对相关参数指标制作成培训PPT课件。转产过程中,各岗位员工严格执行操作卡,调整氢气加入量和乙烯进料量,调整催化剂进料,保证装置负荷稳定。  此次开发的聚丙烯发泡专用料,是独石化在利润压缩、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利用老区装置研发的又一高端牌号,为聚丙烯装置产品结构优化打下扎实基础。
  • 《金属所烷烃脱氢反应催化剂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1-10
    • 烯烃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单体原料,与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乙烯、丙烯和苯乙烯等被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塑料、橡胶、树脂的合成中。工业上苯乙烯主要是在过量过热水蒸气的保护下,由钾促进的氧化铁催化剂催化乙苯脱氢制得。这种传统的生产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不利于绿色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和研制新型的催化材料并降低反应能耗一直是工业脱氢领域研究的重点。   MXene作为一种新型的过渡金属碳化物二维晶体,具有和石墨烯类似的结构。它可以通过氢氟酸刻蚀层状陶瓷材料MAX相获得,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子、磁学等性能,主要被用于电化学储能,复合材料增强、润滑、电磁屏蔽等领域的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副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刁江勇等人组成的低碳烷烃活化研究小组与副研究员李波、研究员王晓辉合作,将Ti3C2TxMXene材料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中,发现单位比表面积的MXene材料的乙苯脱氢活性达到了92μmol m-2 h-1,苯乙烯选择性达到了97.5%,要远高于目前已知的高活性非金属脱氢催化剂,并且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该反应以刻蚀过程中产生的C-Ti-O官能团作为脱氢活性位,依次脱去乙苯分子中乙基上的两个氢原子而得到苯乙烯。同时,MXene材料的层状结构也有利于反应过程中的传热和传质,从而使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活性和稳定性。   该项工作是首次将MXene材料用作烷烃脱氢反应的催化剂,并成功揭示了该催化剂催化烷烃脱氢的活性位和反应路径,从而为工业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成果于近日发表于ACS Catalysis。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基金委“碳基能源转化”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以及中石化企业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