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称,生活在直肠中的微生物可能会对实验性艾滋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12月11日的《mSphere》杂志上。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免疫学和传染病中心(Center for Immun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及兽医学院(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的助理教授斯米塔?
Iyer、研究生Sonny Elizaldi和他的同事们想知道生活在直肠和阴道——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地方——的微生物是否与一种实验性的艾滋病疫苗相互作用,这种疫苗类似于目前处于人体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的HVTN 111疫苗。
HVTN 111包括两剂艾滋病毒DNA片段和最后一剂艾滋病毒蛋白,全部通过皮肤给予。Iyer说,在发生感染的粘膜处产生抗体的疫苗被认为对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很重要。
研究小组研究了接种疫苗前后恒河猴阴道和直肠的微生物。他们发现,接种前后阴道微生物没有太大差异。然而,直肠微生物确实出现了变化,接种疫苗后,类杆菌,尤其是普氏杆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和更好的免疫反应
常见的肠道细菌乳酸菌和梭状芽孢杆菌没有随接种疫苗而改变,但直肠中这些微生物的数量与免疫反应相关。研究人员发现,乳杆菌或梭状芽胞杆菌含量高的动物产生更多的HIV蛋白gp120和gp140抗体。普里沃氏菌则呈现出相反的模式:高水平的普里沃氏菌与较弱的免疫反应相关。
Iyer说,目前还不清楚某些细菌促进机体特定部位局部免疫反应的机制。然而,针对这些细菌可能是重要的,以获得最好的性能,而疫苗不会引起特别强的免疫反应,如艾滋病毒的情况。
她说,在评估人类或动物的疫苗时,微生物组可能也是一个重要但被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