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癫痫研究揭示大脑嵌合体机制 》

  • 来源专题: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 编译者: 苑亚坤
  • 发布时间:2023-11-08
  • 纽约的一项全新研究表明,部分局灶性癫痫病例可以追溯到大脑中的嵌合突变,这种突变是由母体减数分裂期间1号染色体1q臂上出现的拷贝数改变引起的。其他组织类型会在胚胎发育阶段对这些突变进行修复,与胎儿发育阶段发生的体细胞嵌合突变产生了明显差异。

    “我们的研究结果代表了大脑嵌合现象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机制,”资深作者和通讯作者、全美儿童医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员Tracy Bedrosian和Erin Heinzen 在《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

相关报告
  • 《研究揭示调控iNKT细胞分化终末成熟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1-10
    • 9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小龙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egulation of the terminal maturation of iNKT cells by mediator complex subunit 23”,首次揭示了调控iNKT细胞分化终末成熟的分子机制。   i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T细胞亚群,表达特定的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受体(NK1.1)。iNKT细胞不同于经典的T细胞,能够识别MHC-I分子类似物CD1d分子递呈的糖脂类抗原,在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从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在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iNKT细胞由双阳性胸腺细胞(CD4+CD8+)分化而来, 其分化成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阶段0-阶段3)。阶段0到阶段1,iNKT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阶段1到阶段2上调CD44表达,获得效应记忆性;阶段2到阶段3,上调NK1.1表达,成为功能成熟的iNKT细胞。其中阶段2到阶段3是iNKT细胞分化的最后阶段,对于建立iNKT细胞特定的免疫功能十分关键,然而调控该分化阶段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刘小龙研究组的工作揭示,在小鼠T细胞中特异敲除转录中介体亚基Med23后,iNKT细胞的分化完全停滞在阶段2,这为研究iNKT细胞终末分化成熟提供全新模型。对野生型阶段2和阶段3的iNKT细胞转录组进行比较,发现阶段2和阶段3的iNKT细胞具有不同的转录调控以及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的功能分析表明,相较于阶段2的细胞,阶段3的iNKT细胞不仅可以上调一系列NK细胞相关的表面受体;在受到抗原刺激后,还具有快速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能力。然而,Med23缺失的iNKT细胞功能受损,甚至不能达到野生型阶段2的iNKT细胞的功能水平,表现出抗原应答不敏感,丧失免疫细胞招募能力,最终导致iNKT细胞清除肿瘤的能力受损。他们的研究还进一步揭示,在Med23缺失的iNKT细胞中过表达AP-1家族转录因子c-Jun能够部分拯救iNKT细胞的分化缺陷。该研究深入探讨了iNKT细胞从阶段2到阶段3过程中免疫功能建立的机理,揭示了Med23调控iNKT细胞分化终末成熟的作用与机制。   在读博士生徐昱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员刘小龙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研究员吴立刚及其学生李荣红、张宏道在转录组测序方面的大力帮助。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经费资助,同时获生化与细胞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的技术支持。
  • 《丹麦研究揭示二维材料中量子发射体的形成机制》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1-03-31
    • 据科技部报道,量子计算和保密通信都是基于单光子发射体,有关量子发射体的研究是量子技术至关重要的基石,将对通信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二维材料六边形氮化硼一直是最有吸引力的候选材料,但是科学界对六边形氮化硼中如何形成量子发射体的机理知之甚少。   丹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采用原子轰击与原子计算相结合的新方法,轰击二维材料六边形氮化硼中的单个氧原子,产生了量子发射体。在这一新的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调整击中目标的速度和氧原子数,并可以控制局部发光中心(localized luminescent centres) 的缺陷数量。此外,调节氧原子的速度和数量可以帮助了解这些发光中心的形成机理,并提供它们最可能的微观起源。这一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新方法,展示了量子发射体如何形成的机制,为深入认识量子发射体最可能的微观起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丹麦技术大学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下一步,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在六边形氮化硼中定点生成量子发射体。实现了“位点选择(site-selectivity)”,就能够有效地将量子发射体集成到光学电路中(optical circu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