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保护区生态恢复良好 白鹤飞回长江故道》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1
  •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明泉通讯员东篱

    列为世界极危物种的白鹤,首次在监利长江故道的江豚保护区内被拍摄到。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经向华中师范大学鸟类专家证实,本月3日荆州爱鸟人士拍摄于长江故道的6只白鸟就是白鹤,另外还有3只珍贵的白天鹅。

    荆州市林业局人士表示,将通知监利县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好这片江豚栖身地和鸟类天堂。

    长江故道上意外拍到白鹤

    昨日上午,荆州市观鸟协会秘书长刘华农向记者介绍时仍掩饰不住激动,“野外拍鸟十多年了,第一次拍到白鹤,就在我们荆州。”

    刘华农说,3日下午2时许她与鸟会会员张文元、牛郢生、万述军一行四人从洪湖湿地返回荆州市,途经监利时想去长江故道看看那儿的冬季候鸟。“当时从尺八镇的王家巷闸上堤,来到布满枯草的河滩上,顿时惊呆了,从没看到这么多的鸟啊。”她说,每年来这里拍鸟,但今年看到的鸟最多,黑压压的豆雁足有一千多只。她拿着望远镜仔细搜索辨认,除熟知的豆雁外,还有苍鹭、翘鼻麻鸭、罗纹鸭、绿头鸭等。她突然看到一群不同的鸟,外形神态恰如传说中的仙鹤,而在另一侧,她认出了那是3只小天鹅。“无论立于水边觅食,还是呈一字形在空中展翅,白鹤的身影衬着长江故道的浑厚,真是好美呀!”在刘华农的提醒下,会员万述军等人相继用超焦相机拍下了这6只白鸟和3只小天鹅。“当晚回到荆州后,几名会员一起对着照片再次辨认,几经核对后确定是白鹤。”刘华农说。次日,他们将拍到白鹤的照片、视频用微信朋友圈发出,同时向林业部门和尺八镇政府进行了报告。

    记者获得刘华农女士等人转来的照片后,迅速与鸟类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吴法清取得联系,得到的答复是,6只白鸟就是白鹤,另外照片上的3只鸟是小天鹅。

    吴法清副教授说,白鹤这一物种极其珍贵,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极危品种。“白鹤的繁衍地中国更往北,但每年冬季南飞时会在长江中下游,主要是鄱阳湖一带湿地停留。这次在荆州长江故道停留,应该属重要发现。”他说。

    江豚保护区成为鸟类天堂

    监利长江故道拍到白鹤的消息迅速在荆州传开,荆州市民很容易想到这段故道的特别之处——江豚保护区。

    这段故道总长33公里,呈U字形状。5年前经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专家组勘察论证,确定为人工迁养江豚保护的最佳水域,2015年被列为省级龙王庙江豚保护区,目前已有16头江豚迁到这里繁衍生息。

    保护区副主任朱海平告诉记者,对发现珍稀鸟类的消息并不太吃惊,“这两年每至冬季,我们驾船巡视江豚时,常看到数不清的鸟类聚集飞翔,而且每年都在增多”。

    “有时看见江豚翻出水,群鸟鸣叫于江滩之上,的确很美!”朱海平说,自从故道被定为省级江豚保护区后,政府强力恢复生态,共拆除水中50万平方米网箱、“迷魂阵”等,拔了3万余根拦网竹篙。

    200多户渔民全部从故道撤离,还有河滩上曾开挖的鱼池、虾池,各种附属建筑等一一废除。“保护区内少了人的侵扰,水生态得到恢复。许多年前传说的白鹤终于回来了!”

    当地将加大保护力度

    记者昨日进一步得悉,荆州市林业部门对长江故道拍到白鹤的消息非常重视。该局野生动物保护科科长蔡池全说,已批示监利县野保部门,采取措施重点保护好王家巷闸上下游约2公里长的河滩湿地。河滩湿地所在的监利县尺八镇人大主任蓝银华说,该镇除了会同江豚保护区加强巡查防止偷猎鸟类外,还将向上级部门申请立项保护。

    率队拍摄到白鹤的刘华农告诉记者,最初观鸟会员们对拍到白鹤的消息是否公开也曾有过争议,担心被可恶的偷猎者获知产生恶意,“到最后大家思想统一了,政府、社会对长江生态、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公开后可以让白鹤的保护受到更多监督,也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

相关报告
  • 《6头长江江豚顺利迁入安庆市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1
    • 2017-12-08 09:44: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经专家论证,农业部批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长江安徽段引种6头长江江豚作为迁地保护种源(农长(资环)便[2017]185号)。 该项工作已于11月下旬顺利完成,引种群体已经迁入安庆市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目前迁地种群摄食正常,活动情况良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长江江豚运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安庆市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 本次迁地保护行动将进一步优化西江基地迁地种群结构,促进迁地种群自然繁殖,扩大迁地种群数量,为后续实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提供后备种群。 (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室 供稿)
  • 《消失的江豚:鄱阳湖保护区采砂之祸》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1
    • 11月24日,鄱阳湖都昌水域出现一头死亡江豚,雄性,尾部缠有一根细线。这是鄱阳湖今年第12头死亡江豚。江豚保护行动网志愿者供图 江西省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部分) 注:江西省水利厅2014年批复的鄱阳湖01号采砂区位于都昌、余干、鄱阳、新建的4县交界处。   两年采砂后,有学者发现瓢山水域江豚数从47降为0;江西省水利厅称没有部门提示保护区位置   11月中旬,江西省内鄱阳湖已是枯水期。瓢山水域周边渐渐露出了深褐色的滩涂。几条大型运砂船待在水中央,小型采砂船蛰伏在岸边,周边裸露出被采砂船废弃的砂岛。   烟波朦胧中,新京报记者看到,北来越冬的天鹅和灰鹤成群站在水边。“但就是很难再见到江豚了,这两年都跑三山(水域)那边了。”驾船路过此处的鄱阳县莲湖乡朱家村渔民朱宏生(化名)说。   瓢山水域位于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2013年12月,一位研究人员曾在这里观测到47头长江江豚;2014年12月,这一数字突然变成了“0”。   江豚是除白鳍豚外,长江流域特有的另一种淡水豚类动物,今年5月刚被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距今最近的2012年科考调查发现,全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045头,其中,鄱阳湖有450头,占据整个长江流域长江江豚数量的近一半。为此,有学者将鄱阳湖称为“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   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瓢山水域长江江豚保护区中江豚大面积消失,很可能与此地2014至2016年的大规模采砂活动有关。   12月5日,曾经批示此地采砂的江西省水利厅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批示采砂之前,按程序曾向江西省农业厅、林业厅、环保厅征求意见,但彼时没有部门提示那里是长江江豚保护区。   而主管该保护区的江西省农业厅下属渔政局,至今没有对此作出解释。   保护区的十里砂岛   11月15日,天色渐渐大亮时,渔民朱宏生驾驶一艘满载小鱼仔的船,又在瓢山水域搁浅了。渔船被卡在一个砂岛边缘,两米外是一条大型运砂船。他惊出一身冷汗,赶紧熄灭发动机,跳下船查看。   “挺危险的,要是把发动机弄坏就麻烦大了。”他知道,又是砂岛惹的祸。   从2014年秋天、瓢山水域开始出现采砂船起,渔船就偶有搁浅。   当年,几十艘采砂船将砂石从湖底吸上来,直接在湖中进行分选,细砂被抽走卖掉,粗砂则直接倾倒在湖中。渐渐地,小砂岛在瓢山水域星罗棋布,零零散散分布在水域两岸,蔓延约10里地。   随着两岸砂岛群形成,这两年来,朱宏生很少在此处再看到江豚来吃渔民丢弃的小鱼。   一个原因是,瓢山水域的面积被堆积的砂岛压缩,加上渔船来来往往,江豚的实际活动范围也被不断压缩。   另一个原因是,大规模采砂后,原来距水面约两三米深度的砂床消失了。11月中旬,有朱家村的渔民用一根长篙大致测量了瓢山水域航道的湖底,已经至少有10米深。   “十米深的水让江豚生活本来没有问题,但砂床被挖走后,贝类等底栖生物的恢复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短时间内肯定会对该区域的生物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肯定也会影响鱼类和豚类的栖息。”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说。   此外,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经过常年的观察,发现鄱阳湖中有很多草洲浅滩,它们在春季便是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区域,从而也是江豚抚幼的重要场所,“一是这里小型鱼类丰富,二是这些区域水浅流缓,对于游泳能力还不是很好的新生幼豚具有保护作用。”郝玉江说。但如今,挖砂将这些草洲浅滩直接挖掉或者埋掉,这里的江豚便无处抚幼。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鄱阳湖被称为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   资料显示,长江江豚是江豚中惟一的淡水亚种,仅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及其大型支流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曾调查估算,长江中下游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约为2700头。   1997至1998年再次考察,却发现长江干流、洞庭湖的江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分析,长江干流不断下降的渔业资源、发达的航运与长江江豚急剧下降密不可分。   但是,多年的观察则发现,“鄱阳湖中长江江豚的数量一直稳定在大约400头左右。”王克雄在其已发表的文章中,将鄱阳湖称为“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   这一说法被学界广泛接受。2012年,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对长江江豚再次考察,彼时,长江流域整个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至1045头,但鄱阳湖仍有大约450头。   “鄱阳湖主要是渔业资源丰富,周边环境保持得还可以,另外往来航道没有长江干流发达,所以它是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11月16日,郝玉江告诉新京报记者。 编辑:倪雪莹